加强生态修复 守好绿水青山
2021-08-27张中强
张中强
初夏时节,繁花遍地,绿树成荫。走进鹤壁市黑山头玄武岩矿矿山生态治理项目,废弃的矿坑变成了人工湖,原本破碎的山体上树木繁茂、绿意盎然,沿着环山步道登上山顶的观景台远眺,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这个曾因采石而残破不堪的矿山,如今已是当地人休闲的好去处。
鹤壁市黑山头玄武岩矿生态环境的蜕变是近年来河南省实施露天矿山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三级”包矿和“两级”包片责任制,强化部门联合执法,扎实开展以“三区两线”范围内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重点省辖市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为重点的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累计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45.25万亩,其中,生产矿山治理面积19.08万亩,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面积26.17万亩,推动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巨变,为建设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茂的美丽河南做出了积极贡献。
统筹施策,露天矿山整治成效明显
在露天矿山整治工作中,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原则,河南坚持一矿一策,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统筹推进露天矿山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法治效果、社会效果。
矿山布局不断优化。河南省启动以露天矿山布局优化为核心的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调整,印发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7个市、36个县(区)规划设置的露天矿山开采规划区块由原来的662个减少到297个。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在规划调整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露天矿山布局,有效解决了露天矿山规模小、布局分散等问题。
开发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河南省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本着保障当前、着眼长远原则,坚持“关小上大,总量平衡”,全省持证露天矿山由992个减少至551个。全省定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加强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指标管控,积极推广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11项技术纳入国家《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执法监管保持高压态势。河南省构建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齐抓共管,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及公益诉讼协同联动工作格局,采取实地暗查暗访、异地联合执法等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越界采矿、违法采矿、非法挖砂取土等行为。省政府对违法采矿问题比例较高、违法打击不力的7个县(市)政府进行了警示约谈。“十三五”以来,全省立案查处非法采矿案件3318宗,没收违法所得7164.9万元,没收矿产品232.4万吨,处以罚款8549.2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51人,起到了打击一批、震慑一片、穩定一方的作用。
生态修复力度逐渐加大。河南省治理“三区两线”范围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10.44万亩,郑州等8个重点省辖市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4.96万亩。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和河南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等17项工程,特别是2018年打响蓝天保卫战和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以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治理面积逐年递增,累计治理43.2万亩。
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河南发布实施《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7个绿色矿山建设系列地方标准,制定《河南省绿色矿山建设评估及入库办法》,建立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价体系,成立“河南省绿色矿山建设专家服务团”。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2家矿山企业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聚焦难点,持续加大整治力度
“虽然露天矿山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露天矿山整治工作任重道远。”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结合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河南省明确从5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加大露天矿山整治工作力度。
强化规划引领。主动对接全省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加快编制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河南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等,进一步优化露天矿山布局,明确矿山整治修复任务和路径,同时,推进各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加快建立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
严格项目管理。加强生态修复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针对以生态修复为名行非法采矿之实的,严格依法惩处,实行失信联合惩戒。加强财政资金项目监管,严把招投标、设计、监理、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资金绩效管理。
抓好重点区域治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一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项目,优先部署黄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两岸各10千米范围内废弃矿山整治修复工作,高质量完成中央下达的2021年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任务。
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结合各地矿产资源开发实际情况及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分区域、分矿种、分规模制定“十四五”时期全省及各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同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及公益公诉协同联动工作力度,坚决做到该移交的移交到位、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到位,坚决遏制并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
严格问责,全面提升整治实效
“对工作进展缓慢、打击不力、压案不查、弄虚作假的,要充分运用公开通报、挂牌督办、约谈问责等手段,严格督促各地抓好违法问题查处整改。”4月27日,在全省露天矿山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省领导的讲话掷地有声。
露天矿山整治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部门多、触及矛盾多、工作难度大。为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和协同力,河南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指导、创新融资机制等方面入手,要求各地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共同推进,全面提升露天矿山整治实效。
压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压实政府矿山整治的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验收责任,从严监督矿山企业落实矿山生态保护和升级改造责任。
创新融资机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加快生态修复进度。
加强宣传引导。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宣传作用,加强露天矿山整治成功经验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整治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的矿山和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形成对违法违规企业的高压态势。
强化督促指导。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公开通报,问题突出的实施挂牌督办。加强对整治工作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跟踪问效,对工作扎实、任务完成较好的进行激励,对工作不力、任务完成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
河南省自然资源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将强化问题导向,聚焦中央要求和群众关切,围绕生态强省建设目标,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部门联动执法力度,深入推进露天矿山整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定不移开展露天矿山整治,守护好河南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