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重点表述(十)

2021-08-27寿洪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字组范本章法

寿洪

摘 要:在书法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目标叙写或表述,应包含书写基本技法的行为性目标的内容,这是书法课堂教学目标内涵的必要构成。书法课程的总目标,与培养学生的行为技能密切相关,而这个行为技能,就是让学生的眼、脑、手等生理器官有机地发生逻辑联系,不断促进学生行为技能水平的提高,这是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开设的实际价值与功能。

关键词:书法课程 教学目标重点表述

鉴于书法课程性质与任务的特殊性、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操作性,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目标叙写或表述,理应包含书写技法实践的行为性目标内容,这是书法课堂教学目标内涵的必要构成。在书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学生“眼的观察力”(读帖:文本与图形),“大脑的思维判断力”(取象:分析点画、结构形态),手的表现力(书写:临摹、创作),从而形成眼、脑、手的学习逻辑链(比对与修正:眼、脑、手二次调适)。书法课程的总目标,与人的行为技能密切相关,而这个行为技能,就是让学生的眼、脑、手等生理器官有机地发生逻辑联系,不断促进学生行为技能水平的提高,这是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开设的实际价值与功能。

在今天这个崇尚理性实用的时代里,如何学习传统的汉字书法艺术,并让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密切结合,既实现汉字书法的文化价值,也开发学生的素质潜能,的确是值得探究的课题。那么,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达成的理想状态或境界呢?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应该在书法课堂教学目标中,基础的、抽象的知识“一般目标”,应与具体的、精准的技法“行为目标”密切结合,并付诸教学实践,才能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书法课程的价值功能。

所谓行为目标,即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的学习行为,以此用来表述的教学目标,在书法课程中通常表现为临摹、创作、欣赏等有目标的作业训练行为。按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R.F.马杰的标准,有效的行为目标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外显的行为表现),二是规定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三是规定行为现应遵循的公认准则或符合要求的作业训练标准。一般的课程本质上都有这三大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即通过课程应该“获取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和“达成的情感与价值观”。大多数课程研究者认为,至少前二者可用事先预定的行为目标来加以陈述,而相对于“情感与价值观”所内涵的“社會价值及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则有其局限性。这是因为行为目标一般只关注学生外在行为的变化,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复杂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的变化过程,并且两者不一定总是一一对应的,即外显的行为变化是否能够与学习过程的变化相适应。不仅如此,学生身上产生同等的行为变化,并不意味着他们相应的学习过程是等价的或同质的。

尽管如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书法课堂的教学目标中,强调对行为目标的表述,并且努力做到陈述得具体、细致、精准,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书法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既抽象,也应具象,即应将书法基础知识概括性的一般目标表述,与具体的书写基本技法行为特殊性的行为目标表述结合起来。书法课堂教学的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没有具体行为目标,一般知识目标就会因失去依托而显得空洞;没有一般知识目标,具体行为目标就会失去统一的指导,书写技法实践就会支离破碎。

本文继续以课程教学案例的方式,选择智永《千字文》为教学范例,按每单元4课时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重点表述,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

第十单元 巧用形势

【教学目标】

一、本级重点进行临创训练。临帖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临摹中贯彻创作的思想,创作中依据临摹的经验;创作有境界的高下,临摹也有功底的深浅,两者互为彼此,各有取舍。临摹须有主体意识的浸润,创作是对传统的掌控;临摹与创作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实践过程,应有方法、步骤、标准。

二、通过对形式、填空、风格、空间、节奏等内容的训练,掌握楷书创作的基本要素和形式。创作内容、选材、形式、章法、落款、钤印等是创作的基本要素;大小中堂、条幅、条屏、楹联、斗方、横幅等是创作的丰富形式。

三、按要求、步骤、方法进行楷书创作的实践训练。

第一学时 形式改造

【教学重点】

一、训练目的:解析与重构原帖章法;重点解剖单字结构、字组、行列关系等要素之间的变化。

二、训练方法:改变原作章法,将其临摹成斗方、扇面、立轴、中堂、对联等样式。

三、训练步骤与要求:

1.以书家范本为例,先对临,章法、字法,字组、行字数,虚实关系、书写节奏等要素逼近原作。

2.分析并掌握原作章法结构,一般规律,画出章法分解图。

3.设计对联、条幅、中堂、斗方、扇面等形式的章法草图,然后进行形式改造。

【练习范本】

(两个范本均在20字以上)

第二学时 填空补字

【教学重点】

一、训练目的:通过补白填空练习强化学生对原帖笔法、结字章法的理解与记忆。

二、训练方法:由易到难,顺次遮住原帖范本中的几个字、进行补字填空练习,第一层次为补原作的内容,第二层次补填任意内容,但必须符合所遮字数。

三、训练步骤与要求:

1.仔细分析字帖范本中的单字及字组构成特征,找出一般规律。

2.做出它们的字轴线、字组轴线及行轴线。

3.遮住某字、字组进行背临。

4.以非原帖(碑)内容、字、词、句等填补所遮挡位置。

5.判断填补部分笔法、字法、字组关系等因素与原作的相似度。

【练习范本】

(两个范本均在20字以上)

第三学时 提按速度

【教学重点】

一、训练目的:判断、控制书写时所使用的力量、速度以及认识改变原有线的粗细、节奏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二、训练方法:仔细分析字帖范本中,进行接近原作线条粗细、提笔(比原作线细)、按笔(比原作线粗)、速度变化的练习。

三、训练步骤与要求:

1.用三种不同提按、速度方式临摹某一经典作品,观察提按不同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2.用三种不同光洁度与渗水性不同的纸张进行提按、速度转换临写并加以比较。

3.用三种不同硬度的毛笔进行提按、速度转换临写比较。

【练习范本】

(两个范本均在20字以上)

第四学时 空间重组

【教学重点】

一、训练目的:感受并分析自主与段落,重新构造组合所形成的新的风格样式。

二、训练方法:重新构造原帖范本局部与整体空间。

三、训练步骤与要求:

1.将原帖范本分字组、分行剪开,重新拼贴,拼贴时增大或减小字距、行距,临摹时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各种关系的和谐。

2.观察并分析临作与原帖空间异同给人的不同的感受,比较各种状态中情调的差别。

【练习范本】

(两个范本均在20字以上)

(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浙江绍兴)

猜你喜欢

字组范本章法
找字组名言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青”字组字歌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拜拜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之吉林范本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1《洛神赋图》:爱情范本,古典绘画的瑰宝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