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创新发展大家谈
2021-08-27李曼段永利陈淑莲陈文英
李曼 段永利 陈淑莲 陈文英
赵治海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河北省科协副主席
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闭幕式上,聆听了科技工作者代表宣读的倡议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的大变革时代,科技工作者就要自立自强,创新争先!”赵治海是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倡议书的宣读令他记忆犹新。
他被称为“杂交谷子之父”,常年扎根田野,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最了解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条条框框不适合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将他们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性。”谈及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困境,赵治海提出的第一点就是解放科研人员。“许多科研成果都不是计划得来的,比如青霉素的发现是因为弗莱明忘记盖培养皿盖子,还有万有引力、大陆漂移说……都是发散性思维的成果。所以不要给科研人员太多的计划和束缚,减少他们没完没了的验收汇报,让他们自由而充分的发挥。”
尊重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也要自尊自爱。“国家赋予的科研经费、设施,我们要懂得珍惜,从无到有,这是多年来积攒的财富!科技工作者是为了做学问,要抵制科研环境中的不良作风,以社会真实需求为攻坚克难的方向。”他还提到,我们不仅要关注“卡脖子”问题,还要关注其他学科发展,不能让在国际上占优势的学科被西方领先,比如中医领域研究。“我们国家拥有大量科研人员从事各种各样学科,既要协同发展,也要百花齐放。”赵治海解释道。
基层缺少炉火纯青的职业人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一部分学习高深理论知识的人去做基础研究,加强原始创新;另一部分人,去学习专业的职业技能。孩子们都是很聪明的,眼睛里常发着光,可当学业压力不断加剧,到大学毕业后,我发现他们眼中失去了这种光芒。一个人可能不适合学习语言文字,但他可能适合去搞机械制造,不能只用成绩来衡量,我认为,这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职业教育成为那些不想‘死读书‘读死书孩子们的一种选择,应该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加强包括中职、高职以及本科职业类院校的比重,作为人才分流的一种办法,利用更多的教师资源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培训,培育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不是只有考好大学才有出路,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要转变,高考等应试模式也要不断改变。我建议科协可以利用平台与资源,多开展一些中小学生创新大赛,评选小科学家、小创造家,在校园中营造热爱科学创造的氛围。”
吉日木图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协主席
全方位、多角度推进科协工作“提质培优”
“习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科协代表团的基层干部,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会到了科协组织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协主席吉日木图对本刊记者说。
当被问及鄂尔多斯市科协组织如何服务企业创新工作时,吉日木图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一方面是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科技工作者创新方法与思维,引导企业科研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企业发展需求,努力形成更多原创科研成果,生產更多高端科技产品;引导企业瞄准转型升级需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围绕企业自身产品升级、工艺改进、效率提升等制约创新发展的难点问题,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广泛搭建服务平台,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科技成果展示推介平台和建言献策平台;深入开展“企校院所”合作,促进科技人员成长和企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是大力引导企业培育创新团队和职工。科协组织积极鼓励企业对创新工作抓早、抓细、抓实。充分发挥企业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引导企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团队和职工,加强实践锻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引导他们自觉投身到科协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中来,在技术创新上争第一,在工艺改良上勇作为,在产品研发上敢尝试,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吉日木图还介绍说,作为一个工业大市,目前,鄂尔多斯市科协根据企业的创新需求,正有计划、有重点地在企业内部开展科普报告、科技讲座、展览展示等科普活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把科普知识有效地传播给企业领导和职工,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同时,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建设好科普传播专家队伍、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播科普知识、推送科普资讯等方面的作用,把科普知识传播到更多企业中去,尽可能帮助企业科协完善工作机制,为企业招才引智夯实基础。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科协与企业共同成立专家院士工作站16家,引进各类高技术人才243人,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累计达131场次。
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鄂尔多斯市科协一直在行动。2020年9月,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市委宣传部、教育体育局、科技局、水利局、农牧局、卫健委、应急管理局、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举办“乐享鄂尔多斯”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科普日主题展区,分为科技展品互动体验区、应急科普展区、科普联合行动展区、科普知识竞答区、医疗健康体验区、科学文化书籍阅读区和智能VR互动体验区七大板块展区,让市民群众零距离感受科学的奥秘,体验科学的乐趣。
今年5月11日-12日,鄂尔多斯市科协、达拉特旗两级科协科普大篷车流动展分别走进风水梁小学、敖包梁小学、大树湾小学、吉格斯太镇中心小学。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天鹅绒触觉”“磁力传动摆”“画五角星”“窥视无穷”“滚出花样”“雅各布天梯”“尖端放电”等丰富多彩的科教展品,涵盖了光学、力学、电学、物理学、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大开眼界,“就是要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引领他们从小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在他们心底播洒下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种子,让他们今后努力成为敢想、敢创造的创新型人才。”吉日木图说。
一本好书,能让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一本好书,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科普大篷车流动展活动中,鄂尔多斯市旗两级科协科普志愿服务队还为多所小学免费捐赠科普图书各200余本、科普纪念品各200余件。
当然,吉日木图也坦承地指出了科协组织目前急需完善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科协作为最基层的科协,未纳入国家科协体系,科协系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纵向联系作用不明显。二是企业科协经费保障不确定,工作人员也不稳定,工作沟通起来不够顺畅。
关于接下来如何改进鄂尔多斯市科协的工作,吉日木图已经有了规划:
首先,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定位科学、层次分明的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自治区企业重点实验室“提质培优”。结合鄂尔多斯市重点行业企业需求,深化专业服务,做到精准服务。
其次,加快完善全市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统筹推进鄂尔多斯市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突出重点行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创新,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与发展。联通省、市、自治区的优势资源,下沉到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做好试点建设服务工作,力争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
然后,综合“科创中国”平台,加快完善科技服务平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开展企业科协建设工作,继续加强科普教育功能,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科学素养,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密织开放协作网络,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落地转化,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最后,深入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在企业内开展“讲贡献、讲理想”活动,推动企业作好“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工作,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加强协助企业做好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技术人才的交流合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全方位、多维度地开展学术交流,拓宽科技人员视野,树立创新人物典型示范,突出科技人才的引领效应。科协组织包括企业科协要坚持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让科技人员有获得感和荣誉感。
赖颖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温州科协党组书记
乘“峰”而上 打造世界科创人才“青科城”
“我们在探索‘以会聚才、以才兴业产学融通生态,打造‘一器一园一基金、‘一园一城一中心创新机制。”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期间,温州科协党组书记赖颖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就如何以学术性公共外交活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地方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下简称青科会)是温州近两年科技领域最大的国际盛会,在2020年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全球疫情深度演化之际,仍然有来自9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的12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获得者和113位中外院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其中。赖颖介绍,对于温州科协来说,这两年主要工作還是在青科会这个大框架下开展工作,不管是打造产学融生态,还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青科会各项工作开展息息相关。“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辐射一大圈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温州已累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项、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15个、引进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150个,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64位,柔性引进院士和领军人才71位,成果落地综合完成率已达90%,赖颖笑称每年峰会闭幕之时,就是他们下一年峰会的筹备之日。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温州科协依托青科会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展,形成“学术交流-基金投资-科技孵化-产业发展”的创新链条,推动青科会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除了青科会,我们每年还有不少的学术会议、科学赛事,去年我们和国家级学协会的合作多达50多项,包括人才培训、成果转化、技术难题攻关等方向,也有一些企业通过我们搭建的桥梁,聘请专家、学者为技术顾问。同时,我们也会根据企业需求,定向邀请高科技人才参与其中,促进成果转化。”
赖颖希望企业能通过高频次高质量的科技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潜移默化中改变思想观念,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过去本土企业家科技观念淡薄,现在逐步意识到要向科技要利润,这是青科会带来的一种隐形收获与变化”。
在谈到温州科协下一步工作计划时,赖颖认为要乘“峰”而上,汇聚世界青年科创人才,让温州成为他们的创业乐土,打造属于世界青年科学家的“青科城”,同时,让温州成为“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的重要样板。
白树森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赤峰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促进科经融合发展
“近年来,赤峰市科协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在8个国贫旗县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2020年,在科协组织、科技资源、科技工作者的有力支撑下,我市的10个贫困旗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赤峰的产业优势明显,主要集中在绿色农牧业、有色金属等方面,在市委市政府产城融合发展布局引领下,赤峰市科协组织正全力凝聚科技工作者们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白树森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赤峰市科协的具体情况,今年他也作为代表来到了北京。
他告诉记者,今年4月,赤峰市科协就发布了《关于印发<赤峰市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有多条提到了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这也是他们这一年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扎实服务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推进自然科学科研课题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申请立项、成果评定、经费投入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集中有限资源打造集学术交流、创新驱动、智库建设和建家交友于一体的服务科技工作者平台。其次,还要启动实施‘青年人才科研托举项目,广泛开展‘金智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举办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研修班,加强政治引领的同时增强创新本领。”
结合“科创中国”行动,赤峰市科协着重安排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白树森说:“科技工作者焕发活力,释放才智,才能更好落实‘科创中国行动,助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调研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服务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协助企业引入外部优势科技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双创”为依托,联合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创新方法培训、技术创新大赛、创新集体和个人表彰等工作。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形式,提升服务水平。
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瞄准环境资源、乡村振兴、医药卫生等领域,发动科技工作者多角度、全方位、高精度的开展调查研究,开展可操作性强、成效明显的高质量建言献策,让科技工作者参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鼓励支持企业科协自主创新。赤峰市科协将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舉办创新方法培训班、创新方法大赛,在企业科协中组织开展“加强基础研究和科学普及,扎实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主题活动。
谢慧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江西省宜春市科协主席
“三化融合”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以国家级创新驱动示范市为平台,紧紧围绕我市锂电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中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进‘学会+地方+企业合作模式,精准服务我市重点产业。”江西省宜春市科协主席谢慧对本刊记者说。
谢慧介绍说,宜春市科协通过“三化融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服务重点产业精准化;强化对外科技交流,探索合作渠道多元化;建立高效推进机制,对接高层次人才常态化。
首先是“借脑”发展,先后与20多家全国学会、省级学会开展合作交流,建立学会服务站11个,推动学会专家与重点产业对接,举办国家级学会与宜春市重点产业对接会、高峰论坛等活动13场,解决企业产业技术难题120多个。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航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国技术交易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宜春瑞彩公司研发中心。共推动院士专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多项,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11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4亿元。
其次,宜春市科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元化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成效明显。举办海智项目对接活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通过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产学研合作会议、高峰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面向海外征集2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共促成13个项目与宜春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36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2家,推广应用科技信息服务产品注册企业164家,取得专利应用成果案例15项,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770万元,新增间接经济效益950万元,节约研发投入149万元。
最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谢慧对记者说,宜春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共宜春市委关于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宜春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宜春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1+4+N”工作模式,引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推出“人才服务卡”,积极探索“人才飞地”创新模式。
通过“三化融合”战略,宜春市已初步构建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新体系,有效提升了科协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
彭英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理事长
为企业科协建设献言
出身企业、充满激情的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理事长彭英,近年来,一直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上,积极践行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建。5月28日,长沙市被确认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成功跻身全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行列。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要求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指出,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谈及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以及企业科协的服务职责,彭英有真知灼见。当前科学研究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学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在彭英看来,未来创新最稀缺的是掌握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她建议国家要加强对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以及相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让创新高质量发展,让服务创新工作的能力得到真正提升。
她告诉记者,中国科协打造的“科创中国”平台是加速创新发展的最好实践。因此她建议加快形成“科创中国”在中央、地方、企业的三级联动机制,构架互通互联的网络体系;建议充分发挥地方独特优势,发挥上下联动枢纽作用,拓展形成“国家-省-市平台一体化”发展;完善平台合作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统筹吸引、借力和撬动各方创新资源、主体、服务积极融入“科创中国”平台生态,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部分省市已经陆续建立了新型企业科协联合会组织,为激活基层企业科协活力,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更广泛地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科技工作者已超过1亿人,其中有3/4以上在企业,所以,她建议成立全国企业科协联合会,将其打造为全国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娘家”。
如何在开展技术服务、创新要素聚合、科技成果转化等专业化工作逐渐成为企业科协的重要内容,而现在大多数企业科协负责人为兼职,缺乏相关的专业服务能力,因此必须加大对企业科协负责人的能力建设。针对于此,彭英提出,建议中国科协和各级地方科协把企业科协负责人队伍建设列入全年工作计划,通过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科协负责人队伍,推动科协工作更好地服务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真正筑牢“科创中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朱焱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江苏省科协常委
将“院士工作站”引入校园
今年,江苏省科协常委、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朱焱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他在普通高中探索设立“院士工作站”,开设了“院士1课堂”,让高中生与院士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朱焱是将科协工作延展到高中教育的一位实践者。
“我先后经历过五个学校,在每所学校都从事与科技创新有关的工作。我认为如今的教育生态遇到了一些瓶颈,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无限细化与分割,尤其是高中生,没有充足课余时间做喜欢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他们的创新天性。因此,我愿意做出尝试,借助科协的力量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朱焱说出他创立“院士1课堂”的初心。
据了解,“院士1课堂”已经上了3堂课,未来3年,还会陆陆续续上满100节课,同学们对此十分积极,踊跃地与院士交流互动,家长们也赞同用这样举措来解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这是对朱焱此次尝试的最大认可。
当然,“院士1课堂”的开展,也有令他烦恼的问题。一是需要方向的引导,比如教育改革,在中小学期间,不能仅仅是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停留在思想层面还很肤浅,可以设置可行的考察方案;二是要设置系列课程,让院士课堂延续下去;三是要有一个快捷渠道,让其他对此有兴趣的组织也参与进来。
在中国科协“十大”谈论会上,朱焱发言说:“作为省科协常委、省青科协常务理事,我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科协各级组织如何切实发挥作用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对于基础教育、基层学校、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我们热切盼望科协组织能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做科学家和青少年学生之间的纽带。”
他建议,科协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科协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可以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平台,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在校园建设课程,既是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平臺,也是科技工作者发挥科普与教育引领作用的一个路径。同时,让教育成为科协众多工作中的一个落地抓手,以项目化的运作来落实政策与决策。
建议科协为科普建立更加强有力的机制,尤其是要向下扎根,做有利于在基层学校中挖掘一大批有科学潜质的中小学生工作。“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通过日常观察,我发现,科学家一方面可以自然生长;另一方面,更是可以悉心培养的,科协组织有必要和基础教育深度携手,协同做好‘悉心培养工作,给予他们引领,激发他们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梦想,在这方面,我认为科协大有可为。”
钟兴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卫星型号总师
开展航天科普教育 推动领域技术创新
“公司科协成立于2019年,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落实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关于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促进企业内外科技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对社会公众开展航天科普教育;激发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和创造力。”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卫星型号总师钟兴对记者说。
公司科协围绕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建设和航天信息服务的核心工作,搭建平台,集成资源,在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建言献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了“星光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了行业专家就学科前沿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使公司具备了整星以及先进光学载荷的研制能力。“吉林一号”高分、光谱、视频、宽幅等多型高性能卫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多项技术指标和功能模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公司内部通过培训讲座、现场讲解、实操教学等方式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员工知识结构得到延伸,在实际工程项目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此外,公司科协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吉林一号》企业内刊的组稿、编审工作,让长光卫星“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文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深入人心。鼓励企业科研人员不断总结提升,取得的成果不仅要形成技术报告,更要从理论角度提炼后形成学术论文。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出版经第三方专家审稿合格后编纂的内部论文集2本,收录论文上百篇。使得公司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钟兴表示,为动员公司科技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公司科协积极参与各类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并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同时,公司自筹资金500万元建设了长光卫星及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长光卫星航天科普基地由三条科普长廊、科普教育厅、光影体验厅等五部分组成,总面积超过5000㎡,可同时容纳500人参观。参观人员可以直观地通过展板、壁画、光影、互动体验,以及现场授课形式生动地了解海量航天知识。
钟兴告诉记者说,龙泽公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自2018年10月免费对社会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超过25000余人,成为了吉林省普及航天科普知识的重要平台之一。此外,企业科协立足航天科普,连续多年组织4.24航天日大型活动,承担了2021年科技周主场活动。在长春市多个中小学校开展了常态化送课进校园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高尚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湖南省科协常委
细针密缕的企业科协联合会
湖南省科协常委、长沙科协兼职副主席、长沙市企业科协联合会理事长、湖南安邦制药副总裁兼总工程师,身兼数职的她却井井有条的开展各项工作,热切的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服务。高尚是一名真正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科协工作者,今年,她作为湖南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中国科协“十大”。会后,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连线采访,结合长沙市企业科协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的工作,她提出了许多想法。
“我最初是从自家企业科协工作做起的,所以很了解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缺少什么,再后来担任了联合会的理事长,我的工作目标也就变得很清晰。企业科协联合会要集合长沙市的资源与平台,协同创新,有针对性的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来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引导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当前,湖南省的企业科协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工作,对于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科协对外可以对接科技资源,包括政府资源、专家资源及平台资源,利用公共创新平台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内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工作者服务,提升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让企业科技工作心无旁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高尚向记者介绍到,自2019年联合会成立以来,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已经初显成色,开展了七大平台的建设工作:
科技经济融通平台。联合会创建了“科创长沙云平台”,联合各类创新主体,共建共享集政产学研用金于一体、创新要素供需双方直接对接的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渠道融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优质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
科技志愿服务平台。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动员各类企业科协组建行业型“技术经理人团队”,重点围绕长沙22条产业链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定期组织队伍到企业中走访调研,培养基层企业科协的工作队伍,评选先进的企业科协组织树样板,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联合会的队伍中。
人才技术服务平台。联合会有效利用专家库资源,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供方案;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支持创新团队与企业共建专家工作站,发挥院士讲坛、企业科协创新论坛、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等活动的推动作用,举办人才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
海外智力创新平台。联合会依托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及高校资源,建设了“一带一路”(长沙)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依托海智基地和长沙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资源,建立了“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易促进协作机制,构建了以长沙为载体的国际技术交易服务“微循环”体系,吸纳了众多海外机构、海外人才的参与。
投融资服务平台。依托长沙银行科技支行等金融機构资源,联合会开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整合服务,缓解企业创新融资难题。
企业科普平台。联合会以企业科协组织为主体,探索企业科普创新模式,倡导企业科普意识、提升企业科普服务水平,推动产业融合与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开展企业科普参观体验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企科之家”服务平台。围绕企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能力提升、职称评定、荣誉表彰、健康关怀、生活关心等实际问题,组织相关专家与机构开展健康义诊、情感关心等主题活动,组织“最美企业科技工作者”系列评选活动,强化企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
建组织、搭平台、促服务、办活动、建科技工作者之家,联合会全面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众多的成员企业谋福祉、推改革,多次组织专家调研、开展技术对接、产学研合作对接、银企对接、咨询培训等,每年服务企业近50家。举办科技成果交易会、企业创新年会、湘江院士讲坛、科技人才交流会等各类科建活动,参与近三千人以上。
“当前,长沙市科协以创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第二批)为契机,深化科技与经济融合行动,大力引进全国学会及专家资源,推进‘会地合作‘会企合作,为全面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贡献力量,科创中国湖南中心已帮助我们组建长沙分中心,目前正在做企业专家入驻、成果、需求征集工作。”作为试点城市,联合会的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细致而全面的工作,得到了联合会内的近一千家成员单位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其中。随着联合会队伍的不断壮大,高尚前进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中国科协“十大”上,她积极为企业科协接下来的建设工作献计献策。
一是建议中国科协制定《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管理办法》。她建议要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尊重经营者意愿,满足科技工作者成长需要,体现企业长远发展要求,研究和采取适合企业运行规律的方式,稳步推进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研究制定新时期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条例,明确企业科协的职责和义务,出台企业科协扶持政策。
她告诉记者:“我希望可以完善企业科协组织联系协调制度,加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科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产、学、研跨领域开展科协联盟建设,完善企业科协联合会运行管理办法或从中国科协层面建立中国企业科协联合会。”
二是建议建立健全企业科协工作长效机制。她还建议中国科协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以地方政府支持,地方科协为主导的工作原则,建立为企业科协服务的网络体系,努力推进企业科协工作的机制、体制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对企业科协干部职工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队伍整体意识水平;加强检查考评,推进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对企业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给予表彰表扬,对企业科协给予项目扶持。 蒋晓云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为科技工作者打造有温度的“家”
“能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热点和企业难题上,那是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和幸福”,湖南省科协第十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蒋晓云对本刊记者说,“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科协能够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创新中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平等的参与企业创新的机会”。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科协的努力工作和创新发展。
蒋晓云介绍说,能让这些科技工作者有家的感觉,能时刻感觉到科学是有温度的,这是科协的使命和价值。去年以来,湖南省科协开展学会党建“三个一批”传帮带活動、开展“五美”评选宣传活动、推进科技人才托举、创新驱动助力、科普惠民提升、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四大工程”等工作,目前取得了积极成效。
“科协组织通过企业科协可以组建产学研用的创新联合体,来促进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成果转化,科协帮助企业走出去,参加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断提升企业科技人员的视野、知识,让他们尽快成长提高。比如我们省科协为了服务好企业创新,成立了湖南省企业科协联合会,引起了我们省科协党组的高度重视,华时捷环保公司贡献出一层楼(2200多平方米)支持企业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地的建设工作”,蒋晓云说。
身为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她和省科协其他党组成员一道,不仅建立了企业科协联合会,而且在半个月时间内,成立了14个地方企业科协联合会,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体系机制。同时,身为企业科技工作者,2008年回国后,蒋晓云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加入华时捷环保公司从事工业企业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研发工作。研发生产出国内第一款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目前有30多项指标可以应用在污染源(企业排放口)、地表水(河流,水库,湖泊)、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检测等领域。
随着“科创中国”平台的上线,蒋晓云说湖南省科协深刻认识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按照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把科协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课题,团结带领全省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做出新的贡献。 刘俊辰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行业高效发展
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协常委、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俊辰接受了本刊采访,就如何更好发展农业科技等问题和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和看法。
蒙清农业始创于1996年,2005年5月正式成立,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杂粮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育种农资、大田种植、合作社管理收储、农产品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餐饮服务、农业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性公司。
刘俊辰深知科技对农业进步的促进作用,“我们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专业合作社及订单农业实现规模化种植,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已经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刘俊辰说道。目前蒙清农业已在清水河、和林、朔州、赤峰、辽宁建平等地建立多种作物的合作种植基地,先后获得“清水河小香米国家地理标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第六批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等一系列资质荣誉。
谈到科协在蒙清农业发展中提供的支持,刘俊辰认为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他认为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要重视科技创新,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蒙清农业有着大量的科技工作者,但在刘俊辰看来,光靠企业内部创新还不够,同时还需要来自企业外部支持,科协在这块做了大量的工作。“科协根据我们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搭建平台,为我们对接了很多资源,不管是信息资源、专家资源还是技术资源,高效促进了企业发展,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作为一家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企业,蒙清农业非常重视农村科普教育,比如在清水河县高茂泉窑村建立了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为了解决农村创造力不足和培养新型农业专业人才,还成立了“蒙清创优乡村创客中心”,吸引大批科技工作者和农村青年投身到科技兴农、乡村振兴实践中。
谈到下一步发展,刘俊辰计划构建一个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通过“科协+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小院+乡村孵化空间+大学生”的创新联合体模式,打造一个大学生、新农人实践教育基地和新技术新装备实验应用基地,形成农村创业创新的新模式,进一步汇聚起现代资源要素的合力,将人才、资金、技术等拧成一股绳,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石楠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作为科技社团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全国学会是中国科协接长手臂,服务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政府决策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是一家拥有65年历史的国家级学会,近年来在服务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科建设、行业发展做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探索实践出发,就学会如何更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会员、服务政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探讨。
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完成了一系列关于城乡规划学的基础性研究,出版了“城乡规划学学科研究三部曲”。三部曲的第一部《中国城乡规划学学科史》,对城乡规划学学科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二部《城乡规划学名词》,第一次系统地从科学技术角度梳理了城乡规划学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概念,客观反映了城乡规划学的学科现状,解决了国家层面上城乡规划科学技术名词规范“有”与“无”的问题,促使城乡规划学支撑和服务的各级各类规划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第三部《城乡规划学科技术路线图》,在对学科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科未来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三部曲的研究编撰是一个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从中我们感受到学会的发展和学科及行业的成长是同步进行的。今天我们学会取得的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代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会一直把服务会员、服务学科建设、服务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学会发展最核心的位置。”
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学会的服务效能?石楠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出发,提了四点建议,试图为学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寻找一条新路。
首先,規范会员入会制度。无论是个人会员,还是企事业单位会员,在入会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都会做深入的调研分析,对会员的资质以及入会目的、需求等进行充分了解,尽量满足会员的期待。“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政府接长手臂、跟各个行业更好衔接拥抱的一个有效手段。会员在学会可以了解到更多党和国家的政策,可以从更高的站位来理解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新的方针、路线、政策、指导思想等,这也是大多数会员入会的重要目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会员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媒介。”石楠说。
其次,营造轻松的学术氛围。学会是学术团体,其核心工作是组织学术研究、交流和分享。“无论什么身份,大家加入学会的一个共同诉求就是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石楠认为,学会应该打破对机构行政层级、企业规模大小、个人身份差别等的限制,大家在学会进行学术交流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科技工作者,学会应该成为他们平等交流的平台,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术交流氛围。
他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年会为例向记者说明,学术年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规划专题会议之一,每年都有近万人参加。为了更好地服务行业里的企事业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专门设计了“开门办年会”活动,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企业,由企业自己提出构想。“学会搭台,企业唱戏。大家都觉得这个平台很好,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了解到最新的政策信息;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相对公平、开放的平台,科技工作者在这里可以平等地交流交往。”石楠说。
第三,丰富学会服务形式。目前,科技工作者对于学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学术论文发表、会议讨论,而是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服务形式来刺激他们的学术神经。
“比如说标准,随着国家标准化的改革,不仅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现在还鼓励团体标准。我们学会专门成立了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来组织制定城市规划领域的团体标准。团体标准的产生和国家标准不一样,国家标准通常是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委托给各家单位来做,而团体标准更多的是来自于基层、服务于基层,是自下而上的设计,可以真正体现基层一线的需求。”石楠说。
去年疫情期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参与了传染病医院、方舱医院等的规划设计,并以最快的速度立项,制定了应急医院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等团体标准。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学会发现不仅国内对团体标准有需求,国际上也有需求,他们就在国际会议上分享了团体标准,并将该标准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国外同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探索,不仅为基层一线提供了最及时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同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第四,更大程度发挥会员的价值。学会会员大多是行业里的精英,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希望对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希望参与到救灾、扶贫等国之大事中,奉献专业知识,贡献智慧和力量。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一时间在有关主管部门单位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向全国规划师发出倡议,呼吁规划师们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呼吁不能去现场的规划师捐献技术资料,分享技术经验,同时在本地城市做好防灾规划工作。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大灾大难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专家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投入救灾当中。在国家脱贫攻坚中,城市规划学会的专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学会搭台,学会乡村规划学术委员会和历史文化保护学术委员会的专家,都直接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去,对山西省岚县的文物保护、遗产保护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一些专家甚至自己出资给村民改造农房,建样板示范工程。
“中央提出‘四服务,中国科协启动‘科创中国平台,这些做法打通了很多中间环节,使我们各项工作开展更顺畅。学会是一个学术团体,就是靠服务体现价值,只有服务到位了才会受欢迎,所以自身的定位一定要很清楚。”在采访的最后,石楠憧憬着学会能够更好发挥服务效能,以优质服务赢得更多人的青睐。
汪杰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北京化工大学安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集聚资源 共建校地合作模式
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探索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路径、科研与市场化运营模式和校地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新路径,也是推动“政产学研资用孵”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北京化工大学安庆研究院是安庆市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共建的产学研一体化示范性研究院,安庆研究院以自主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攻关为主,以科技咨询、技术支持、资源共享为辅,把人才培养贯穿于研究院运营全过程,立足安庆高新区促进安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探索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路径,推进学校示范性地方研究院建设。”安徽省科协十届代表、北京化工大学安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萌芽发展
汪杰介绍说,2016年安庆市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签订“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12月北京化工大学安庆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落地安庆高新区揭牌运营。
“由于北化院是一个新事物、新平台,从装修设计、项目筛选到实地走访企业,都要亲力亲为,从北京来安庆之前,我的选择不被家人、同事、朋友所理解。在我迷茫与困难的时候,安徽省长李国英和常务副省长邓向阳、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都对安庆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思路和规划给予肯定,给了我莫大的激励与鼓舞。”汪杰说。
通过五年的运营管理,北化院逐步建立起“研究院+众创空间+行业/学术协会+中试平台+服务示范平台”的集成式创新平台,构建了“实验研发—中试熟化—成果转化—资本投产—市场推广—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链,以及“项目(企业)引进—创新研发—创业发展—反哺科研”的科创+产业发展的动能环。
在产业研发方面,北化院建设有1个分析测试中心、1个涂料性能检测中心和2个小试放大车间,6个专业领域实验室,1个院企联合共建实验室。2018年安庆研究院荣获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荣誉称号,“化育天工”众创空间成功备案安徽省科技厅。为给长虹化工集团解决一项技术难题,汪杰先后带领专家教授赴企业交流5次,邀请长虹化工技术专家赴北京交流2次,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正是因为拥有良好的企业基础,汪杰联合了5家化工新材料企业,发起成立安庆市化工新材料协会,围绕企业关心的问题召开座谈会和沙龙、举办专题学术报告,逐渐形成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长效机制。
创新成果
汪杰告诉记者说,“北化院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学校学科建设宗旨,在‘自主研发、科技成果、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引智合作七个维度上推进校地科技创新工作。同时与安庆当地企业开展7项成果产业化项目、7项校地技术支持项目,攻关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优化本地产业结构。”
攻关自主研发。2020年,北化院精准聚焦绿色化工化学与先进材料领域,有5项自主研发项目在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完成年度阶段性目标任务。2020年新申請发明专利8项,授权10项,共计申请发明专利66项。
深化校地合作。2020年北化院深入推进校地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攻关,加深校企共赢合作。一是在产业化项目方面,与企业联合攻关7项校地产业化项目,其中1项工艺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项项目年产值超千万。二是在技术支持方面,北化院为企业技术支撑项目7项,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制约性问题,实现校地合作共赢目标。三是在未来拟建设项目方面,北化院正积极开展专利或实用技术的中试化、成熟化和商业化开发服务,与当地化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未来拟建设相关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合同总价值预计500万元。
助力创新创业。2020年北化院推进“化育天工”众创空间,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共享研发平台+产业平台+政府红利+社会资本”的空间运营模式;形成“高等院校+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公寓+专业孵化+智囊团队+科项准投”的创新创业综合生态圈;构建“实验研发—成果孵化—企业(团队)发展—反哺科研”的垂直科研成果产业化体系。同时搭建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共享实验室、中试平台等,聘用校内外导师,提供创新创业资金,聘请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
注重人才培养。北化院设立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安庆站),并成功引进安庆师范大学博士教师进站攻读博士后、设立工程硕士培养点,接收10名工程硕士在研究院学习工作,为安庆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建设奠定人才基础。目前在院师生三十余人均来自北京,他们也已成为北化院建设与发展的开拓者。
未来规划
在“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部署中,汪杰已有规划。
他透露说,下一步北化院将以“学校和地方、研发和孵化、科技与市场”三个融合为抓手,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协议,进一步释放北化院创新活力。一是制订框架。进一步深化校地协议内容,制定十四五科技创新战略框架,推进下一个五年度校地战略合作。二是扩充体系。计划部署“4+1校地协同创新体系”(4个平台,1个制度),并与“121创新平台(1园、2基地、1聚集区)”形成彼此关联、互动互补的生态格局,打造“研究院+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中试基地+科创中心”的创新高地。三是引入团队。接下来打算引进北京化工大学长江学者科研团队在院成立研发中心,壮大研究院高水平自主研发科研队伍建设,延伸与细化化工新材料科研领域。四是促进转化。开展专利或实用技术的中试化、成熟化和商业化开发服务。五是增设平台。拟新增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未来,北化院将打造成科技创新自主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服务全面升级、校企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的示范性建设单位。
王涛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山东省科协兼职副主席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关键在于青年人
5月28日,王涛作为山东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中国科协“十大”。王涛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高级专家,山东省科协兼职副主席,她是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位科协工作的实干家。
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快速成长是胜利油田科协工作的一大重点方向,为此,胜利油田科协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年轻人夯实基础,不断鼓励年轻人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调动年轻人的科研积极性。传道授业解惑,胜利油田科协开展了咨询服务工作,为年轻人答疑解惑,平时遇到的问题,技术上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向企业科协反应。
“我觉得现在的青年人还是很想干事的,这就需要我们企业给予正确的引导,并且后续的配套发展机制也要跟上,来保持年轻人对创新创造的热情。”胜利油田科协归口科技管理部,联合组织部定期开展“青年动力营”培训班,不断回炉锻造青年人,请各层级专家给入职一年、三年、五年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授课,全方位进行培养,包括行业知识、领导力、心理咨询、沟通艺术等课程,培育出了众多的复合型人才。
胜利油田科协还利用科协平台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立项和设奖。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选题和成果往往是小创新小改进,在高手云集的省级及市局级奖项评比中很难入选,所以胜利油田科协设立了油田青年科协优秀成果奖,青年人的努力得到认可,会更愿意继续钻研学习,做出更优秀的成果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启动资金,申请优秀的项目,支持他们大胆开展项目,胜利油田企业科协全心全意地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筹谋,仅2020年,就成立了35个“接榜挂帅”的攻关小组,引导基层科技群体不断探索新技术。
其实,王涛是一位深藏不漏的科技工作者,她先后主持承担或参与17项国家重大专项、863及中石化科技攻关项目,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省部级局级科技进步奖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发表科技论文55篇。她带领团队研发的技术成果为油田效益增油50余万吨,创造了十几亿元的经济效益,还在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她呼吁,希望今后国家可以加大对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她说:“企业是创新的主阵地和主战场,而现在国家的人才政策、青年托举项目都是针对基础研究领域的高校院所,希望未来国家能出台更多惠及企业的政策、项目及机制,促进企业领军人才及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快速成长。”
李冰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
吉林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立足本职工作 服务企业创新
“能现场聆听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对于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而能连续作为‘八大、‘九大、‘十大科协代表参与盛会,我更是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荣耀。”吉林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林省科技創新创业研究会会长李冰对本刊记者说道。
李冰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长期助力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累计引进推动中科院600多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带动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与产业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9年,李冰主动向组织申请离岗创业,全力打造中科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出任吉林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开辟了发展科技产业的新征程。该创新平台是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在东三省唯一一家新型科技创新机构,一经诞生即承载着中科院和吉林省的共同愿景,借助中科院和吉林省院地合力,吸引众多优质科企星火相聚。“吉林国科创新聚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以引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正逐步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及联动创新产业园三种特色平台建设类型,辐射带动吉林省高校院所高端人才的成果孵化培育,规划形成‘科技项目孵化+企业成长+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全周期载体网络,成为中科院服务吉林产业创新的新业态。”李冰介绍道。
创立至今,吉林省国科创新孵化投资有限公司得到了吉林省科协大力支持,也合作开展了各类科技成果对接会、洽谈会、项目路演、双创培训以及双创主题活动,提高了省内科技企业创业创新能力。此外,平台已先后孵化培育光电芯片、智能飞行器、化学分析仪、特种工程塑料等高精尖科技型企业50余家。创业投资基金先后对14个科技项目完成投资,投资总额已达2.63亿元,为全面推动中科院与吉林省高质量发展助力。
作为科技工作者,李冰一直有着非常强的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服务企业创新”是她在采访中反复被提及的一句话,她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方面能继续为吉林省引入更多优质的科研成果,引凤还巢,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加强孵化具有创新活力和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持续为吉林省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