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作文评价之我见

2021-08-27卢广沛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符号习作作文

卢广沛

小学作文教學在小学语文素养中占主导地位,而恰当的作文评价是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评价尤为重要。小学生作文评价是教师基本功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时既要从学生个人的角度纵向比较评价,也要从全体学生的认知角度横向比较评价。这种纵横交错,有纵有横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平衡而平稳地提高。

一、协商性评语的采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作文优秀的学生,遵循他们的创作思路,评价语言中肯定他们作文中的优点,会有与他们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文字引导,同时,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例如:“你的创作思路真奇妙,老师喜欢你。”“你的作文能否加多点修辞手法,运用多一点四字词语,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价用语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习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写作方法,而且更加认知到自己作文的不足。

二、评价符号彰显个性

一般来说,在句子下面画波浪线、横线、圆圈是惯用的评价符号,作文后面会用一两句文字写上总评或直接打上等级或分数,这种评价模式比较单调。习作本发到学生手中后,有的学生第一时间先看等级或分数就把习作本装进书包了,有个别学生会用心感受一下被老师画出来的词句,看看那简单的总评就认为做到很好了。小学生的天性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除了传统的符号,还应加上其它符号,比如在作文本子上添一个笑脸一颗星星一个点赞的手势一朵小花,学生会因为老师的特别奖赏而欢喜满脸,会因为老师的特别关注而自豪,会因为老师的特别评语而进取。细节见成效,一个小小的符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不要吝啬丰富多彩的评价符号,大力鼓励,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提升写作能力。

三、评价内容突显层次性

评价的内容要突显层次,注重针对性和多样性,评价作文的好处和差处,体现激励和指导,评价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体现人文和鼓励。比如赞美性的评价:“在你的笔下,处处皆风景,池塘的美已深深地吸引我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找个机会带老师和同学们去领略一翻哦。”又如:指导提示性的评价:“公园的喷水池美极了,但是,喷出的水花是怎样的?在阳光照耀下是怎样一幅美景?水花随风吹散美吗?你能再观察仔细点,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听,可以吗?”……

四、评价形式体现开放性

评价形式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评价对象的定位,教师与学生、教师于家长、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相辅相成。学生的写作素材源于生活和学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深入细节的描写,那么就可以创造一种多角度全方位、充满活力的习作评价环境,让学生有话要写,有感可抒。其次,作文评价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时,由学生进行大胆的自我评价,字迹工整清楚,给自己竖起大拇指;词句优美,送自己一朵大红花或笑脸。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小组内学生相互交流,对照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优秀的地方要大方表扬,不足之处恰当提醒和帮助修改,避免二次犯错。这种自由互助互改的评价过程,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佳作,又能在互评互改中提高写作水平,一举两得。互改完,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再对作文本身进行评价。学生本人在课堂上、分享会上可以有感情的朗诵自己作品,也可以朗诵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互相欣赏,共同进步。制订评选“小作家”“作文小能手”的方案,人人参与,人人互评,人人点赞。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创新和开展丰富的评价形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录人,切实培养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习惯,这种评价方法的应用,将会克服学生作文难的心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习作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深深爱上写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符号习作作文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