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使科学探究真正发生
2021-08-27曹丽轩
曹丽轩
教师该如何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合适的情境,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真正发生?
一、家庭资源的运用
1.借助真实情景,启发思考,培养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常常启迪着人们,科学知识源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科学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蔬菜长在哪里》教学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蔬菜长在哪里?蔬菜,每餐都会在餐桌上出现的食物,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它的生长产生好奇?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日三餐讲起。家庭,就是最好的学习出发点。在上课之前,我布置了亲子作业:周末跟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菜,认识蔬菜,然后跟爸爸一起做饭。“暗中”跟家长约定:买几种长在不同地方的蔬菜,特别买带泥巴的红萝卜,回家让孩子帮忙洗菜。约定一个家长录下一段视频,视频里,家长与孩子一起洗红萝卜,家长与孩子有下面一段对话:
妈妈:今天买的红萝卜、玉米都特别新鲜,只是红萝卜上面有泥,得先把它洗干净。我们今天煲红萝卜玉米排骨汤。
女儿:玉米那么干净,红萝卜上为什么那么多泥呢?
妈妈:因为玉米和红萝卜是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上课的时候,播放这个视频,让学生回到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
老师提问:“妈妈说,玉米和红萝卜是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听了妈妈说得话,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问题考考其他同学吗?由于有家长的配合,学生有前面一段生活经历,老师一点拨,学生会纷纷发言,“蔬菜长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应运而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再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视频播放把孩子带到亲身经历过的熟悉生活情境当中,他们大胆积极发言;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点:玉米干净,红萝卜上有泥,是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地方。老师引导并教给学生通过比较玉米与红萝卜不同提出问题的方法。
2.亲自体验,实地考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蔬菜长在哪里》设置了活动:到菜园采摘蔬菜。教师安排了第二个亲子作业:周末跟爸爸妈妈到菜园摘菜,把你摘到的蔬菜名称及生长地方记录下来,填写好亲子学习任务单。(见表1)
百闻不如一见,让家长带学生亲自到真实的菜园里摘菜,通过找蔬菜,采摘摘菜,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借助亲子学习任务单的任务布置,引导学生通过眼睛看、动手挖,动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有些蔬菜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有家长引导孩子按照顺序一块地、一块地观察,寻找,寻找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问题,与他人交流。
二、校内环境资源的运用
收集、运用实物素材,激发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粤教科技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枫树与竹子》,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观察枫叶和竹叶;观察常见植物的叶。目的是通过观察知道不同植物叶子不同的特征,并用合适的词语进行描述,在观察过程中,体会自然植物的神奇,产生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
南方地区的气候,不适合种植枫树和银杏树,教材中提供的植物叶子素材,也不全有,没有真的叶子,就谈不上真正的观察。于是,老师想到了校园里的植物,上课前,老师让学生在校园里收集落叶,完成学习任务单,上课的时候把收集到的树叶带回课堂中,在学习小组中与同学交流。(见表2)
树叶形状各异,颜色不一,学生本来就很感兴趣。课堂上,老师布置学习小组按照《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轮流在小组中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葉子,并且提示:如果你观察到叶子还有《学习任务单》登记的其他特点,也可以跟同学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1:这是竹叶,它是绿色的,叶片窄而长,边缘顺滑,一头圆,一头尖尖的,表面很滑。
学生2:我不知道这种叶子的名字,它是红色的,跟枫叶的颜色一样,但是很小,也不像枫叶那样裂开,边缘顺滑,也是一头圆,一头尖,表面很光滑,比较软。
整个学习小组都没有同学知道学生2收集的叶子的名字,于是有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及时回答了他们的疑问。由于有真实叶子作为交流的素材,老师及时答疑,点拨引导,学生观察更加细致,在总结环节,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他们收获不少知识。
学生1:我知道了叶子有叶柄和叶片,叶片里有叶脉。
学生2:我知道叶子不只有绿色的,也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花色的,它们像花一样,也有各种各样颜色,也很好看。
学生3:我知道不同的叶子大小差别很大,像香蕉叶,大得可以当雨伞用,有点很小,像松树叶,像一根针那么小。
对身边事物的研究发现,使学生懂得,科学研究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