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教材新高考下的广东政治选考模式备考策略思考

2021-08-27汪文龙任嵘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广东命题试题

汪文龙 任嵘

2021年广东新高考将正式采纳旧教材新高考的方式,面对旧教材新高考,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文本内容凸显出来,并结合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和2010-2015年广东政治X科试卷,和学生一起进行解读,明确广东2021年开始的新高考政治选考“为何考、考什么、如何考”的重大方向性问题,从而提前预判广东分省命题政治选考科目题型的最大可能性。本文将以2021年广州市高三政治阶段训练全市统一测试思想政治试题(简称“试题”,下同)为例分析解读,以期抛砖引玉。

一、“试题”的新特点

1.从整体来看,既吸取了全国卷的精华,又体现了广东卷的特点。“试题”是在2021年广东高考情况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旧教材、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而命制的,因此重在为全市高三接下来的2021年高考备考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它既吸取了全国卷的精华,又体现了广东卷的特点,如选择题第3题原题是2014年广东X科政治卷,主观题第17题原题是2015年广东X科政治卷等,又有反映时代性的新题,如选择题第5题、第6题和主观题第18题。

2.从考查方式看,既参考借鉴其他试验省,又具有广州的鲜明特色。通过查阅山东等实验区2020年高考政治试卷,由于广东旧教材新高考明确考试时间由以前的文综平均每科50分钟增加到单科单独考试的75分钟,所以题量必然适当加大。本次“试题”就在题量上采取了16到选择题(16小题,共48分)+4到大題(6个问,共52分)的模式;从题型看,同先前的全国高考一至三卷,没有变化,但试题类型丰富多样,有曲线图、传导题、表格题、古文理解题、漫画题、观点选择题、论证说明题等,选择题以二等分组合题为主,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

3.从考查能力看,强化了考查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虽是旧教材,但广东新高考对考生以上能力的考核要求不会一下子大幅降低,不限定具体的逻辑起点和终点,而是要求分析以活化的情境呈现某一大政方针得以实现的传导过程,通过命题情境去培育考生政治认同等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必须时刻主动将自己置身于新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等之中,做生活中的“社会人”。比如主观题第18题,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庄严承诺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三段材料,设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综合来看,好像主观题的设问看似简单,但稍不注意学生就很容易丢分,比如第18题,有考生以大包围的形式作答,将党的几个要点知识一一重复罗列,没有结合材料加以很好的分析,这在新高考中不仅要吃亏而且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二、旧教材新高考下的广东政治选考模式备考策略思考

1.精心备课。课堂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是否听得进、是否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师生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强烈的学科核心素养意识,在高考备考中才有了“灵魂”。要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师主导下,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思想政治学科相关文本核心内容摘录出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接下来要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给学生进行解读,明确高考“为何考、考什么、如何考”的重大方向性问题,从而熟悉高考,与高考同行。备课组既要分工又合作,搜集资料分享,再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思路调整,每个人都有鲜明的特色,再交流力求使备课质量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有效。另外,教师要特别重视情境的设置,以情境突出知识点,课堂穿插着最新视频、图片和图表、漫画、评论等,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又丰富时政、生活素材的储备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讲透练习。教材是命题之根,越是临近高考,学生越需要回归教材去感悟。当然新高考还要根据各自学情适当拓展10-20%左右的内容,探索全国一至三卷高考真题和广东卷自主命题的使用策略,摸透出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必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遵循“一核四层四冀”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意图、基本流程、命题规律,总结具体可操作的备考策略。高三全年反复进行真题训练,一轮复习对点练,二轮复习对题练,三轮复习全真练,每个阶段穿插变式训练。通过训练形成与全国高考相吻合的信息获取模型、概念理论模型,解题方法模型,答题节奏模型。基于高考真题的学科考试建模有利于避免凭感觉随意答题,减少答题失误,增强考试信心,调整考试节奏,以获取总分最大化,但切忌将模型模式化,得不偿失。研究真题的方式可以按师生共研,生生共研,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通过课堂学生好像都知道了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并且觉得弄,但在练习中仍暴露出理解的漏洞,不理解背景材料和选项内容。所以在讲评课教师的备课也不轻松,首先老师要吃透题目的相关信息,其次应该怎么给学生讲清讲透,通俗易懂。当然不能走老路,都是满堂灌。晚修段时学生很多都会问到错题不懂,老师会引导分析推导,但这时是牵着走,所以课堂可以再给学生机会讲解,这时是消化后的转化过程,学生对问题和知识加深理解。

3.整理提升。一是强调学生一定要做好课堂笔记,整理所听的重点和论证事例及过程,还有老师补充归纳的信息。最新课标指出要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整理笔记的能力;二是错题整理,把做题中遇到的一些名词和不理解的知识点补充在一起,拓宽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I卷情况来看,试题和情境都很典型,各校师生应该都有“熟悉感”,但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学生自主做好错题整理;三是话题整理,很多时候学生对讲过的话题不知不懂,记忆丧失,源于话题零散,所以把他们归为一体,更有利于复习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清晰任务,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检测学生自主自学习效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四是逻辑整理,广东新高考政治选考的考查非常注重逻辑思维,思辨能力,对信息的角度和层次要深入研究;接下来的广东高考政治选考卷将会继续延续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加强对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将重大的时政知识和书本知识做到有机的契合,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这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所能发挥作用的关键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年度间重大时政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如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疫情防控专题、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时政,老师们将最新的内容和素材文本整合后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会阅读文本,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一定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4.研究真题。2010至2015年,文综思想政治试题是广东省考试院组织广东本省的专家命制的高考试题,其命制出来的试题符合广东省的实际,其突出特点是一定会有广东当年的重大时政背景材料题,体现广东本土特色。尽管时间在变化,但估计命题者仍然有2010至2015年的大部分专家参与命题。所以,我们要研究2010至2015年的广东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比如在题型上,图表、坐标、曲线类试题是2015年以前广东政治X科试卷的典型试题,这类试题命题专家往往都会结合当年重大时政情境并以此为背景进行命题设计,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全方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深受师生喜爱和其他各地命题者的广泛研究,因此这部分试题在新课标全国一至三卷中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呈现;与此同时,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还要及时关注广东几所知名大学教授的最新学术理论研究等情况,多研读他们的最新著作,并将其核心思想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新高考。

【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2020〕26号)和2021年广州市教育规划课题(专项课题(名师专项))《智慧课堂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南沙区为例》(编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广东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广东舆情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