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施方案
2021-08-27李碧霞
李碧霞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基,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多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习得苑,让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本文从我校“习得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总体目标、基地建立、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方面拟定基地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不是简单的户外劳动与课外活动。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学生能从中获得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以“习得苑”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载体,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二、建立基地
2017年秋,在东莞市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陈碧瑜老师的点拨下,我校将一片闲置空地约2000平方米(3亩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习得苑。“习得苑”是一个融科普、体验、观察、写作、绘画、劳作、感悟等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园,是我校校本课程规划的一个载体。“习”是一种实践的方式方法,“习而得”就是让同学们在“学中做,做中学”,逐渐成长,最终“修成正果”,故为园子取名为“习得苑”。
(一)土地规划
与普通的菜园不一样,“习得苑”共分时蔬区、地瓜区、无土栽培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各有特色。
(二)设计理念
时蔬区:采取“一米菜园”的设计理念,形状各异的菜园让人赏心悦目。
(三)文化元素
地瓜区:设定来源于“大番薯”的佳话,种类各异的地瓜在同一片土地上争香斗艳,美不胜收。
三、活动实施
(一)实施目标
1.以劳树德。孩子们通过开垦、播种、育苗、移苗、剪枝、护苗、设计等一系列活动,逐渐学会了团结合作、同甘共苦;学会了尊重蔬菜的生长规律,耐心等待;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锲而不舍、以礼相待。
2.以劳增智。学生通过选种、育苗、设计宣传牌等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对比、不断思考和不断改进。
3.以劳强体。学生参与育苗、护苗、除草与捉虫等农事劳作,还要预防来自人为和天气的破坏等因素。这些都是对同学们的考验,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力。
4.以劳育美。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感受各行各业劳作的辛苦及伟大。
(二)过程实施
1.准备阶段——选种
我们结合季节、气候等,进行选种子,对习得苑“春季”“秋季”兩个学期的植物内容进行班级规划。
2.实施阶段 ——种植
种植阶段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除了播种、育苗、移苗外,还有剪枝、护苗等。学生们每天巡查菜园,保证蔬菜不被随意破坏,为菜园创建了一个优美、舒适、干净的环境。
(三)探究阶段——提升
在习得苑里种植着品种多样的蔬菜,有些甚至是市场罕见的品种,如:樱桃、以色列小青瓜、苦菊、珊瑚生菜、乌塌菜等。我们引导同学们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咨询长辈等方式了解蔬菜的特点,设计出具有蔬菜特色的宣传牌。
(四)展示阶段——拓展
种植多时的蔬菜终于成熟了,学生、家长、教师一起享受采摘的过程与乐趣。采摘后,同学们穿上围裙、戴上帽子、手捧蔬菜在我校录播室外广场进行义卖。
(五)整理阶段——封土
一个学期的种植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自觉地做好清洁、打扫等整理、封场工作,为下学期的劳动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当然,劳动教育要取得应有的成效,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必不可少。我们建立了自评、小组评、师评和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机制,从活动表现、活动能力、活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机制的引导、激励作用。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