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

2021-08-27聂炳福

闽南风 2021年8期
关键词:躺椅凳子阿婆

聂炳福

因为妻子身体出现状况,再一次住进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与两年前我所见的医院相比较,算是旧貌换新颜了。住院部是一座崭新的大楼,一切设备都是先进的。病房内按三个床位一个标准间设计,内有卫生间和壁橱。卫生间配有淋浴设备,坐便器安有扶手,还装有报警器,一切都从病人的方便或健康出发,住入医院会让你有回家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护士对待病人或陪护人员的态度也不像从前那样冷冰冰的了,给病人更多的照顾,成了医务人员工作的一项考核内容之一。人性化服务化的管理,提升了软环境的质量,上帝的天使在人们眼中越来越可爱了。

好心的送饭阿姨

一日三餐,阿姨都会把饭送到各病房的门口,用勺子敲了两下,再叫床号提醒拿饭。阿姨50多岁了,普通话讲得很标准,我没问她哪里人,但她对各病房的病号和随同而来的陪护家属都是蛮好的。

早上供应稀粥,她给病号打完饭后,剩下的都会给我留下一份。午餐打饭时,多给我舀上一勺,如果有剩饭,她第一个考虑的是我。有时还给我买些午餐票。这是员工才能享受到的权利,她把这个便利给了我,让我省去一些钱。来到上海医院,碰到第一个好人就是这位送饭阿姨。为了表示我的一点谢意,我送给她一包土特产,她在推辞之后接受了我的心意。邻床的病友告诉我,她不仅对你,对所有的病人都这么好。

出门在外,受人点滴之恩,犹如小草接受太阳的光辉,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别小看这一碗粥一碗饭,这是一种情分,这就是人情味。在人情越来越商品化交易化的今天,能感受到别人给予的温暖,就如寒冷的冬天吹来一股暖风。

一个中午打饭时候,我偶然间听到阿姨轻声哼唱歌曲,尽管只有不多的几句,但音质清纯旋律悦耳。我突然发现,我眼前的阿姨不是个普通人。“阿妈,您音质那么好,真看不来,你还有这样的歌唱水平。”阿姨神秘地一笑:“我过去也是个音乐家呀!”真想不到,阿姨不仅心好,在她心里还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习惯了凳子当床铺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体验出门在外的艰辛,你就真正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陪爱人来上海看病,最重要的是钱,能省的就省。每天晚上,我只能以凳子当床铺,尽管全身不舒服,但心里挺实在的。

医院里晚上有出租躺椅,这是便于陪护人员过夜。我原以为睡躺椅会很舒服,想不到睡在躺椅上几个小时和受刑没多大差别,因为躺椅不是平面的,人躺上去全身往下陷,身体就有个曲度,头上无法平放,整个身体呈“N”形,一个晚上下来,头落枕了,疼得我第二天头转不回来,这种“舒服”我再不想享受了。

睡凳子成了我的新发明。医院里给每个病员配一把凳子给陪护人员用,只要和病友们搞好关系,把属于他们的凳子借来,几条凳子拼凑一块就成了一张小床,不够用时再向护士站借上一张,答应第二天一早就还。自带毛毯盖盖,就打发了在医院的一个个漫长的夜晚。

睡习惯了席梦思的我,和那硬邦邦的凳子打交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开始的几个晚上,折腾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尽管有一床垫被为我支撑着,但骨头仍旧是生痛生痛的。多挨了几个晚上,也锻炼出真“功夫”了。有时我想,多吃点苦也不是什么坏事,多吃苦才能品味到舒服的滋味,才能珍惜自己享受到的幸福。

和上海阿婆聊天

在泌尿科病房里,患者多是中老年人,在這些住院的老年人中,子女来陪护的不多,多数人请护工,护工成了大上海的一种热门职业。是因为子女们工作太忙?还是因为他们的亲情太淡薄?我想两者兼而有之吧!

在与邻床病友阿婆聊天中,让我触摸到上海人渐渐淡去的亲情。阿婆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有房有车,小儿子公司倒闭,工龄被买断下岗,现在开摩的拉客维持生计。阿婆跟女儿生活,女儿女婿待她很好。她说,大儿子一个心眼盯在父母的房产上,不想为父母承担一点义务和责任,只想分得他所要的一份,连父母生病也没来医院看上一眼。确实的,在阿婆住院的几天中,只见她女儿女婿在前前后后忙着,小儿子也来看望过几回,大儿子的影子也没见着。阿婆说,她年轻时拼命挣点钱,这点钱只够自己老来看看病。要是等子女们拿钱看病,那早就没命了。儿子们这样对待父母,他们的子女们将来也这样对待他们,这样恶性循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过不了多久,也将烟消云散了。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孝敬父母是子女的本分。作为子女,无论有多忙,无论生活有多苦,你要抽出时间常去看望父母,要在父母需要帮忙时帮助父母。没有父母给予你的生命,你能看到这精彩的世界,享受这美好的生活?感恩父母,才能让亲情一代代延续下去。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啊,当你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美好的同时,千万别丢掉心灵中那份最珍贵的亲情呀!

猜你喜欢

躺椅凳子阿婆
踢凳子
几何:凳子一摞摞
阿婆
寻找凳子腿
会走的“石凳子”
良心椅
阿婆的汤勺
英国躺椅加码应对肥胖者
英国人“抢躺椅”遭德媒吐槽
躺椅也创新小憩有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