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者
2021-08-27魏冶
魏冶
下午接近五点,下起了闷热预谋整天的雨。
浓重的乌云让人胆战心惊,但就像走出沙漠的人不能大口喝水一样,雨滴降临的起始,还算是温柔的。
夏天的大雨,是倒悬的浮岛把水分倾泻下来,总是一片移动的云,急急地且飘且落雨。我们所处的地方,毫无疑问是云朵的中心。目光看向马头山后面的高铁站方向,那里还是晴空万里,依云朵的规模和速度,它很难覆盖到那里。
不论多小的气候,都能够洗刷一切,我们在灰色的天光里,看见雨丝被大风吹着,沙沙地落向江面。江水被风吹起无数菱形,交汇,碰撞,消失,雨丝在变粗,速度在加快。
靠近对岸的江边,我们看见一个时起时伏的头颅,微小而清晰,那是一个泳者。
我会游泳,也喜欢游泳,但不会在闽江里游,水太浑,味道太冲太野。
呀,真够拼命的,这样的天气还出来游泳。同事说。
我们看见他身体出水的幅度在变大,他在向岸边游。离岸最近的平台已经被水淹了半截,没有很好能着陆的地方。前几周涨水的时候,这个平台被藏在水下几米。
雨势忽然加大,风也更狂,像鞭子抽在水面上,抽得江面四处迸起水雾。
这样大雨,在江里游泳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不到雨?有同事说。
不,抽得很疼,我把手掌伸出窗外,雨已經成了鞭子了。要是我,就先不游了,踩踩水保持体力就好,这样大的雨,容易心慌,浪费体力。
事实很快证明我说的不对,泳者似乎停止往前游,这导致他正离岸边越来越远,他在水中保持垂直,头颅露出时间的间隔越来越长。
大雨模糊了视野,雨雾蒙蒙中,再次看见他的头颅,是在好几米开外,那里更靠近江心,水流很急,波流像坐跷跷板一样往下滑。头颅消失,再一次出现,隔了挺久。
从发现泳者就开始的担心得到了证实,我打电话报警了,详细告知了地址和情况,声音甜美的接线员说马上有救援人员赶到。
和电影里如出一辙,做决定好像总是在操心过头和来不及之间,隔哪个都是薄薄一层。报警之前多事的疑虑,在报警之后变成慢半拍的焦急:雨变得更大,几乎已经看不见江对面了。
几分钟之后,码头的救援船只出动了,和警车一样,它也有警笛和信号灯,它一出动,雨小了许多,我们又看见那个时沉时浮的头颅,船只正迅速向它靠近。
快拍照,记录这珍贵的一刻,有人提议。
但是事情却发生了变化。救援船只在离泳者好几米的地方停下来,我们看见泳者的半个身子跃出水面,他伸出手臂朝船只急切地挥手,带出湿淋淋的水花,他返身一个自由泳,又接着一个仰泳,显出他正自得其乐。他的动作急促、快速,表示他对自己感到骄傲。船只一下停在那里,像一个被拒绝的青年,有点想回头的意思,又有些心有不甘,慢吞吞地朝旁边绕了个圈,意思仿佛是,这次出警,不能白费,至少也得在周围巡查一番。
平台上端的阶梯,有穿着蓝制服的人打着伞走向江边,应该是派出所的民警,他们在水边站住,看向水里。救援船只也明白过来,调转回头,继续在泳者身边几米处停住。警笛呜呜响,那意思很明白。古人云:善泳者溺于水。饶是你游泳技巧再高超,这样的极端天气里,你还是得从江里起来,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我们工作职责所在。
我一下明白了他那些动作的缘由。他离岸边越来越远,是他不愿放弃在这样难得的暴雨里和水流嬉戏,他的头颅出现在水面的间隔不断变长,是他潜水,避雨。潜入水底半米深,喧如雷声的暴雨就消失了,水里是一成不变的静谧,抬起头,依然可以随时观赏切割水晶、凿开冰雪、打碎银瓶、扬起飞沫。这对一个喜欢水的人来说,有多大的诱惑力,我的双脚都不禁跃跃欲试。
大暴雨是生命里的惊奇,这惊奇不常有,因而让人流连。
然而对我们这些观者来说,到底能明白几分呢?观者也有观者的责任。
暴雨里的游泳,在他自己那里或许是自得和骄傲,在旁观者那里是不安,在治安管理者那里,则是安全隐患。
泳者终于慢吞吞上岸之后,我觉得安全了,尴尬也随之消失。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苏轼的一首词,应在这事这景上,似乎很恰当,又似乎很不恰当。这首词我最熟稔的倒不是脍炙人口那几句,而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一种自得其乐的满足,一种不为人知的寂寞,一种对造物无尽的享用和不可避免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