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计量学看近20年梅尼埃病相关研究的发展
2021-08-27田芳洁任丽丽
田芳洁,任丽丽
梅尼埃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耳源性眩晕疾病,发 病率 约50~200/10万,主 要为40~60岁患者,从1861年提出梅尼埃病至今,医务工作者对梅尼埃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梅尼埃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3]。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对文献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4]。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数据库上2000年至2019年之间有关梅尼埃病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研究,分析了梅尼埃病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梅尼埃病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数据库[5]为检索对象,检索时间设置为2000年至2019年之间,数据库更新和检索时间为2020年10月5日,期刊影响因子采用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Edition 2019[6]。
1.2 方法进入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数据库,选择基本检索界面,在检索主题中输入meniere's disease,或者meniere disease,在时间跨度中输入2000年至2019年,将检索结果中部分内容输入到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中,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近二十年梅尼埃病相关文献共2 352篇,从2000年74篇增加到2019年209篇,总体呈增长态势,国际上对梅尼埃病研究的重视程度、科研投入呈现增加态势。
图1 年发文量变化图
2.2 国家和机构分布排名前5位的国家发文量1 494篇,占比63.52%,其中:美国599(25.47%)、日本317(13.48%)、德国248(10.54%)、意大利170(7.23%)、中国160篇(6.8%)。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中美日德意和其他国家相比,具备明显优势。
德国和美国的文献以21.63次、19.95次的篇均引用次数居发文量前10位国家的前两位,在国际上受到更多的关注,学术影响力较强;中国的篇均引用次数较低,国际影响力较弱。
表1 年发文量前10名的国家
排名前5位的机构发文量240篇,占比10.20%,其中名古屋大学66(2.81%)、慕尼黑大学58(2.47%)。排名前10位的机构发文量413篇,占比17.56%,是梅尼埃病研究的主力军。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和麻省眼耳鼻医院篇均引用次数最高,说明其发文质量较高,受到同行较多的关注。大阪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坦佩雷大学篇均引用次数最低,学术影响偏弱。
表2 发文量前10名的机构
2.3 期刊分布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发文量1 057篇,占比44.94%,是梅尼埃病领域最重要的期刊,其中:Otology Neurotology 271篇(11.52%)、Acta Oto Laryngologica 238篇(10.12%)、Laryngoscope 131篇(5.57%),10个期刊平均影响因子(1.6642),数值偏低,说明梅尼埃病研究学术影响力较弱,表3。
表3 发文量前10名的期刊
2.4 关键词和研究热点从研究方向角度,梅尼埃病共涉及到77个研究方向,具体为耳鼻喉科学(1 582,67.23%)、神经科学与神经病学(666,28.30%)、研究与实验医学(169,7.18%)、听力和言语病理学(154,6.54%)、外科学(143,6.08%)、普通内科(103,4.38%)、放射学核医学及医学影像(62,2.63%)等。
统计范围内共出现3 238个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依次为梅尼埃病、眩晕、内淋巴积水、VEMP、听力损失、头晕、庆大霉素、内耳、核磁共振、耳鸣等。
出现五次(含)以下的关键词3 054个,这些研究关注点延续性较差,占比94.32%,其中出现一次的关键词2 379个(72.16%),出现二次的380个(11.74%),出现三次的153个(4.73%)。
近20年来梅尼埃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眩晕、内淋巴积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听力损失、庆大霉素、前庭性偏头痛、核磁共振等,其中第一个五年(2000-2004年)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眩晕、内淋巴积水、庆大霉素、听力损失、内耳、耳蜗电图、鼓室内等;第二个五年(2005-2009年)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眩晕、内淋巴积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庆大霉素、内耳、听力损失、前庭性偏头痛等;第三个五年(2010-2014年)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眩晕、内淋巴积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听力损失、核磁共振、前庭性偏头痛、庆大霉素等;最近五年(2015-2019年)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眩晕、内淋巴积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听力损失、前庭性偏头痛、核磁共振、耳鸣等;这些研究热点的出现次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最近五年对眩晕、听力损失、耳鸣等临床表现,内淋巴积水等病理,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核磁共振等检查,以及前庭性偏头痛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中国发文量共160篇,在国际中排名第五,处于上游,但是和美日德等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篇均引用次数相对较低。中国发文量排名前列的机构分别为台湾大学医院(26篇)、复旦大学(23篇)、辅仁大学(11篇)、华中科技大学(10篇)、台湾大学(10篇)、第二军医大学(10篇)、山东大学(9篇)、上海交大(8篇)、首都医科大学(7篇)。
中国发文中65篇文章为国际合作文章,占比40.63%,其中美国30篇、芬兰10篇、印度7篇、瑞典7篇、加拿大4篇、日本4篇,国际合作对中国的梅尼埃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排名前列的关键词依次为梅尼埃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内淋巴积水、眩晕、庆大霉素、核磁共振等。中国的研究热点主要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核磁共振等检查,内淋巴积水病理,眩晕临床表现,以及庆大霉素治疗,总体与国际研究保持一致,但是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地塞米松、钆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国际水平,对内淋巴囊、耳蜗电图、前庭神经元炎的关注度显著低于国际水平。
中国的研究热点总体与国际研究热点保持一致;科研产出处于国际前列,但与美国、日本、德国差距明显,而且与发文量居前的国家相比,篇均引用次数相对较低,学术影响力较弱。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对梅尼埃病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以提高科研产出,跻身国际顶级水平;中国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分享科研成果,优选学术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发文,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力争量质齐优。
表4 出现频率前10名的关键词
表5 梅尼埃病研究热点
3 讨论
近20年来,梅尼埃病的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稳定上升,预计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美、日、德、意、中等国家处于本领域研究的领先地位,德国和美国的学术影响力较强。名古屋大学、慕尼黑大学发文量大幅领先,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和麻省眼耳鼻医院学术影响力较强。Otology Neurotology、Acta Oto Laryngologica、Laryngoscope等是梅尼埃病国际研究中最重要的期刊,但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眩晕、听力损失、耳鸣等临床表现,内淋巴积水等病理,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核磁共振等检查,以及前庭性偏头痛等相关疾病是梅尼埃病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国在梅尼埃病研究领域的科研产出有了大幅提高,处于国际前列,但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在临床表现方面,有研究表明[1,3,7-11],眩晕、听力下降、耳鸣或耳闷胀感是梅尼埃病典型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梅尼埃病患者发病时眩晕比例约50%以上,听力功能下降与眩晕相关,耳鸣常常为低频、持续性的,耳鸣的严重程度与耳鸣的响度、持续度及睡眠质量有关,因此,梅尼埃病的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降低眩晕的发作频率,其次是恢复听力功能、降低耳鸣。在病理方面,有研究表明[1,3,12-13],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有关研究多为梅尼埃病的病理学特征,也就是内淋巴积水的形成机制,也有研究认为内淋巴积水是耳蜗前庭障碍的原因而非梅尼埃病的病理,但内淋巴积水仍是公认的潜在病理。国内研究认为[1,14-17],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核磁共振是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的检查项目,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梅尼埃病的诊断、病程发展、听力评价及前庭疾病鉴别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作用,核磁共振可以显示前庭及内耳的内淋巴积水情况,以及治疗后迷路变化的效果,可以作为诊断梅尼埃病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水平,但美国指南认为当前无充足的证据确认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有用性[2],以及并非所有梅尼埃病患者都可以显示内淋巴积水,因此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和核磁共振不应列入常规检查。梅尼埃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与前庭性偏头痛相似[2],相互交叉,但各自独立,当患者同时符合梅尼埃病与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时[18],可诊断为共病,需同时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1-2,19-21]在治疗方面,梅尼埃病治疗首先考虑保守治疗,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节是中国和国际指南中首要推荐的治疗方式,这和本研究中高频关键词生活质量相对应;药物治疗的关注热点,和本研究中高频关键词庆大霉素相对应;对于经药物及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内淋巴囊手术是最常用的保守性手术,内淋巴导管夹闭术可能成为内淋巴囊手术之外的可选手术方案,三个半规管阻塞术可用于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但机制尚未明确,内淋巴囊手术联合半规管阻塞术控制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眩晕、耳鸣效果较好,半植入式微管跨膜控释给药能够有效控制或减轻梅尼埃病的眩晕。
综上所述,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系统地展示了2000至2019年间国际和国内梅尼埃病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这对中国学者了解梅尼埃病国际研究情况,开展梅尼埃病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