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水14”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

2021-08-27王伟彪顾昊男平岳华高兴友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苗数成穗率秀水

王伟彪 顾昊男 平岳华 高兴友

(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绍兴 312000)

“秀水14”是目前浙江省绍兴市单季常规晚粳稻主栽品种之一,于2018年引入绍兴市进行种植,表现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产量高、耐肥稳产、种植容易、米质较优、食味较好,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欢迎。自2019年起,“秀水14”在绍兴市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其中2020年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0 000 hm2,约占全市单季晚稻种植面积的12%、占单季常规晚粳稻种植面积的45%。

目前,绍兴市水稻生产上广大农户为了省工、节本、增效,大多采用直播方式种植“秀水14”,而播种量是决定单季直播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探索“秀水14”直播种植中播种量对其单产的影响,笔者于2020年进行了不同播种量对“秀水14”直播种植的影响试验,以期明确“秀水14”直播种植时的最佳播种量。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年6月至11月在绍兴市越城区东湖街道五联村的绍兴市郑杜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承包田内进行。试验田前茬为冬闲田,田块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均匀,耕作层较深(约15.0 cm),土壤养分丰富,全氮含量为2.2 g/kg,有效磷含量为5.3 mg/kg,速效钾含量为57.8 mg/kg,有机质含量为32.8 g/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水稻品种为“秀水14”,于6月8日直播。试验依据播种量不同,设处理:(1)37.5 kg/hm2,(2)45.0 kg/hm2,(3)52.5 kg/hm2,(4)60.0 kg/hm2,(5)67.5 kg/hm2。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为133.4 m2。

1.3 田间管理

各处理除播种量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整地、施肥、除草、排灌水、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均相同[1]。

1.3.1 肥料施用

根据目标产量(9 750 kg/hm2),确定化肥总施用量为纯氮300.0 kg/hm2、五氧化二磷108.75 kg/hm2、氧化钾 213.75 kg/hm2。具体施肥方法是:基肥(耙田前、6月6日)施菜籽饼450 kg/hm2、碳酸氢铵300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断奶肥(秧苗3叶期、6月24日)施尿素150 kg/hm2;促蘖肥(施断奶肥后10 d、叶龄4.5叶、7月5日)施45%三元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穗肥 (拔节期待群体叶色开始落黄时、8月3日)施尿素120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2]。

1.3.2 水浆管理

水稻播种后至3叶期,秧板要保持湿润,既要防止秧板积水,又要防止秧板干裂;3叶期后(6月24日)灌水上秧板,以后薄水勤灌,干湿交替;在8月5日当在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约250万苗/hm2)时开始搁田,搁至田面开裂,此后灌薄水与自然落干交替进行,直到水稻收割前7 d断水。

1.3.3 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前(6月5日)施用直播净900 g/hm2进行第1次杂草防除,在水稻4~5叶期(7月5日)施用氰氟草酯1 200 mL/hm2加高稗斯750 g/hm2进行第2次杂草防除。

根据当地病虫预测情报进行防病治虫,具体防治方法为:7月21日用烯啶虫胺120 g/hm2、吡蚜酮75 g/hm2、康宽150 mL/hm2、纹弗1 050 g/hm2兑水450 kg/hm2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褐飞虱和纹枯病;8月29日用阿维菌素1 500 mL/hm2、康宽150 mL/hm2、烯啶虫胺120 g/hm2、吡蚜酮300 g/hm2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9月3日用阿维菌素1 500 mL/hm2兑水225 kg/hm2防治稻曲病;9月25日用吡蚜酮300 g/hm2、烯啶虫胺120 g/hm2防治褐飞虱[3]。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量对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5个处理的出苗期、始蘖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均基本相同,表明播种量对“秀水14”的生育期没有明显影响,在该品种直播生产上不能通过调整播种量来调节生育期。

表1 各处理生育期比较

2.2 播种量对苗情的影响

由表2可知,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与播种量成正相关,即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随之增加。其中,处理(1)的播种量最小,其相应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也最少,分别只有125.52万苗/hm2、387.25万苗/hm2、298.78万穗/hm2,处理(5)的播种量最大,其相应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最多,分别达202.81万苗/hm2、490.60万苗/hm2、360.18万穗/hm2,分别比处理(1)多77.29万苗/hm2、103.35万苗/hm2、61.40万穗/hm2。成穗率与播种量成负相关,即播种量越大,成穗率越低。其中,处理(1)的成穗率最高,为77.15%,处理(5)的成穗率最低,只有73.42%,比处理(1)少3.73%。分析原因主要为:(1)播种量越小,基本苗数相应越少,且个体发育较好,从而使无效分蘖相应减少;(2)播种量越小,到达最高苗数的时间越迟,在本试验期间,当处理(5)到达最高苗数进行搁田时,处理(1)还未达到最高苗数,但由于各处理处于同一块田中,同时进行搁田,故处理(1)的成穗率较高。鉴于此,可在“秀水14”直播生产中通过调整播种量来调节有效穗数,进而实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达到高产的目标。各处理的株高、主茎总叶数均差异不大,表明播种量对株高、主茎总叶数的影响不大,在“秀水14”直播生产中不能通过调整播种量来调节株高和主茎总叶数。

表2 各处理苗情比较

2.3 播种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的产量结构表现不一,播种量对产量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有效穗数与播种量呈正相关,即播种量越大,有效穗数越多,其中,处理(1)的有效穗数只有298.78万穗/hm2,比处理(5)少61.40万穗/hm2。(2)每穗总粒数与播种量呈负相关,即播种量越大,每穗总粒数越少,其中,处理(1)的每穗总粒数最多,为127.9粒,比处理(5)多14.5粒。(3)每穗实粒数与播种量也呈负相关,即播种量越大,每穗实粒数越少,其中,处理(1)的每穗实粒数最多,为116.2粒,比处理(5)多15.3粒。(4)千粒重与播种量的相关性不大,5个处理的千粒重只相差0.1 g,表明播种量对千粒重几乎没有影响。

表3 各处理产量及其结构比较

2.4 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的产量差异较大,且不论是理论产量还是实际产量,均以处理(3)为最高,处理(4)次之,处理(1)最低。其中,处理(3)的实产为9 792.0 kg/hm2,比实产最低的处理(1)增产972.3 kg/hm2,增幅达11.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处理(2)增产705.5 kg/hm2,增幅为7.76%,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处理(5)增产672.5 kg/hm2,增幅为7.37%,增产达显著水平;比处理(4)增产311.0 kg/hm2,增幅为3.28%,增产不显著。

经分析发现,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与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关系密切,其中,播种量越大,有效穗数越多。如处理(1)的有效穗数为298.78万穗/hm2,而处理(5)的有效穗数为360.18万穗/hm2,相差61.4万穗/hm2,但随着有效穗数的增加,个体发育会受到影响,稻穗会变小,每穗实粒数会减少,如处理(5)的每穗实粒数为100.9粒,比处理(1)少15.3粒,这就使每穗实粒数偏少成为了制约“秀水14”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根据“秀水14”的品种特性来选择合理的播种量,使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之积达到最大值。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处理(3)的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之积为最大,故在绍兴市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秀水14”直播时以播种量为52.5 kg/hm2较为适宜,在此播种量下,该品种单产最高。

3 结 论

在绍兴市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秀水14”作单季晚稻直播种植,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须走穗粒兼顾的高产路线。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秀水14”大田直播种植的播种量以52.5 kg/hm2较为适宜,在此播种量下,该品种产量较高。

猜你喜欢

苗数成穗率秀水
崎山秀水
不同硅肥用量与栽插苗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不同栽插苗数和密度对华航31 号群体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不能叫你的名字
穴苗数对龙粳31穗部性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分蘖期控制灌溉对土温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
灵山秀水福运来
险峰·秀水·奇洞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