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开展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能力水平评价促进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
2021-08-27白杨
白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工业设计正成为企业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的重要资本,工业设计师所带来的高附加值越来越得到产业主体和政府层面的共识,成为提升效益与拉动经济增长的全新指标。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的部署和各省市地区的推动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发展,行业规模逐年扩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设计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氛围愈发浓厚。
目前,全国工业设计公司约14000家,工业设计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各级工业设计行业组织130多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99家,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近3000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业态,工业设计师在社会、行业和企业中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职业形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工业设计行业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设计行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升级的关键。然而在行业飞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缺少优秀的工业设计师招聘路径,招人标准不清晰,人才难辨识,面试环节把握不准,人员留培率低等招不到、招不对、招不好的困境。设计师群体则面临职业进阶缺少通道和指引,专业化上升空间受限,发展驱动力不足等问题。设计行业同样存在着市场机制不健全,收费标准体系缺失,设计价值与取费标准失衡等业态混乱的现象。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打造人才供应链、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工业设计行业人才评价模式现状
随着工业设计职业形态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尤其在工业设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从业人员较密集的地区,已开始逐步探索规范从业人员资质,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建立工业设计行业人才队伍体系。如广东、浙江等地陆续开展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评价等相关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探索开展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从表1中我们看到,当前我国工业设计行业开展人才评价的表述包括“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人才職称评价”、“工业设计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程技术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认定”、“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等内容,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分地区组织开展。然而各地的人才评价在体系设置、评定标准、评定方向等方面未形成统一体系和标准。且各地的认证证书只能在本地区流通,在外地区尚未形成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和人才政策直接挂钩的机制,其权威性,尤其是所代表的设计师实际能力无法得到市场完全的通行通认。因此建立起国家级的、全国性的工业设计人才评价制度体系非常必要。
三、政府推动开展市场化、社会化的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2019年12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
从近些年我国人才评价制度的相关政策意见中,亦可以看出工业设计人才评价机制的趋势转变:从鼓励建立以政府为评价实施主体的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到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社会组织为评价实施主体的人才评价制度。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人才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见表2。
四、推动行业组织建立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能力水平评价制度
面对国家“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工业设计行业人才梯队建设的紧迫性,和当前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人才评价制度的不完善,行业组织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建立全国性、统一性、系统性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能力水平评价制度,面向全域领域开展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的工业设计人才能力水平认定。
2016年开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探索开展注册制设计师能力水平认证,先行试点对设计师的设计手绘能力、设计软件能力进行考核、认证。2020年在工信部的支持下,推出全国工业设计人才创新能力水平认定专项试点工作,以社会认可、行业需要、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向,分产业、分领域设置认定范围,联合全国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制定并发布评价标准和体系,实施工业设计行业人才能力水平认定,建设工业设计人才线上认证服务平台。这一工作的全面开展将真正发挥用人主体和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市场评价机制的作用,建立起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评价制度,实现我国专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行业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