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2021-08-26胡玉春张林
胡玉春 张林
萧华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先遣队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年轻的上将。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还饱含深情地创作了由12首诗歌组成的《长征组歌》。后来,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4位曲作者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歌进行谱曲,最终汇成了一部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长征组歌》已演出了1000余场,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并被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围绕《长征组歌》诞生前后所发生的故事,永远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
长征途中的小首长
萧华1916年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一个泥瓦匠家庭,因家里贫困,寄居在萧家祠“大夫第”里。聪颖好学的萧华,以每年考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祠堂的奖励,得以读至初中一年级。
萧华的父亲和叔叔,都是革命干部。萧华12岁参加少共组织,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4岁参加红军,1933年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时,还不满18岁。
长征途中,一位年仅20岁的小战士吴宗汉,去给萧华任警卫员,吴宗汉刚见萧华时,有点胆怯,不敢抬头。萧华问他:“你几岁啦?”“20。”“比我还大一岁哩,还害羞?”吴宗汉抬头一看,萧华原来是个年龄、个子都比自己小的首长。
长征途中,萧华是红军中年龄最小而独挡一面的将领,他经历了长征中的主要战斗,是这场艰苦卓绝征战的见证人。他亲眼看见身边的无数战友倒下,但红军队伍仍像钢铁长龙,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从危难走向胜利。长征的历史,一直在萧华心头激荡,但数十年的戎马倥偬,他无暇诉之笔端。
西子湖畔铸《长征》
1964年2月,长期超负荷工作的萧华积劳成疾,患了肝炎,在北京住院治疗。同年4月,他转到杭州疗养,每天打针吃药。周总理曾叮嘱他别做工作,专门休养。
1964年9月,萧华在病中被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担负起全军政治工作的重任。10月,是中央红军长征开始的30周年纪念,一些部队刊物邀请萧华写回忆长征的文章。长征的悲壮历史,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虽然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疗养,但长征中艰苦卓绝的生活、牺牲的无数战友,常使他夜不能寐,爬起来奋笔疾书。
萧华在写作回忆录的同时,觉得激情用文章还不能全部宣泄出来,必须用凝炼、隽永的诗歌,才能形象地表达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他经过反复考虑,确定以组诗的形势,选取长征中最有代表性的12个典型事件,即告别、突破封锁、进遵义、入云南、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来安排组诗结构。并几经摸索,确定了一种“三七名、四八开”的格式,即每段诗歌用四个三字名、八个七字名,共12行68字,押一个统一的韵脚。这种格式,既有旧体诗词的形式美,又不受平仄、对仗的局限,铿锵有力,便于表现长征的悲壮场面,又易于记忆朗诵、谱曲歌唱。
1964年9月至11月间,萧华在西子湖畔的一座小楼里,投入全部精力进行《长征组歌》的创作。他忘记了疾病,终日伏案写作,直至深夜还吟哦不绝。后来他曾多次对曲作者、演员们讲述写作的情形:“我写《长征组歌》,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面流泪一面写的。想起长征中的艰难困苦,牺牲了那么多的好同志,怎么能不难过呢?遵义会议確立了毛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终于历尽艰险,战胜敌人,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大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想起这些,又怎么不高兴呢?难过、高兴,都会使人流眼泪的。”
萧华把12段组诗写完后,借用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标题,让秘书送到北京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被分别呈送给周总理和在京的一些领导人传阅。领导们都说,用十二首诗来概括长征全过程,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组诗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
周总理更是非常高兴,也非常喜欢,尤其是对“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特别赞赏,说这是“神来之笔”。当时正在搞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间惟独没有长征的内容,周总理说,这下好了,先把《飞越大渡河》放进去,于是“组诗”开始变为“组歌”。
1964年11月中旬,《解放军歌曲》的一位编辑到杭州,萧华把组诗交给他,让他交给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谱曲,要求谱成通俗、易唱、具有民歌特点的曲子,用于1965年“七·一”或“八·一”演出,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
战友文工团经过几个月创作完成了曲谱,当时考虑到组诗的后两段,是长征胜利后的内容,故只谱了前10段的曲子,并在题目下加了副标题——长征组歌。所以,《长征组歌》是10段,《长征组诗》是12段,原因即在这里。
《长征组歌》运用了红军传统歌曲和江西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调,结合长征主题,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把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比较完美地融合起来了。
1965年4月,战友文工团派晨耕、生茂、唐诃、李遇秋等4位同志到杭州,向萧华介绍了谱曲的情况,并将10支曲子逐一试唱,征求萧华意见。萧华对曲谱比较满意,共同讨论了几条修改意见后,战友文工团即投入排练。
1965年7月,《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同时发表萧华的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萧华已从杭州转到天津疗养,战友文工团在天津预演了《长征组歌》。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公演,立即轰动全国。报纸、电台连续报道,全国掀起了一场忆长征、学英雄、讲传统的运动,长征组歌一时家喻户晓,成为革命传统的象征。
1965年8月,萧华病愈出来工作。《长征组歌》在全国各地连续公演,连香港的合唱团也排演了《长征组歌》。1966年6月至9月,周恩来总理还带着战友文工团,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演出了几十场《长征组歌》,受到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同年9月下旬,战友文工团还应邀到日本公演《长征组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将军与作品共命运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萧华抵制林彪、“四人帮”在军队中造反的阴谋,不断受到他们的打击迫害。1967年1月,林彪在军队中的“造反派”开始向萧华发难。他们罗织“莫须有”的罪名,竟然说“《长征组歌》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为萧华自己树碑立传”。1967年8月,萧华身陷囵圄。不久,“造反派”秉承林彪、“四人帮”的旨意,组织对《长征组歌》的批判,百般诋毁攻击《长征组歌》,颠倒黑白,宣布《长征组歌》为“毒草”,禁止演唱。
1974年国庆节前夕,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7年之久的萧华,获得了解放。1975年7月,萧华恢复工作,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这年10月,正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在邓小平、陈云的批示下,萧华对《长征组歌》的詞曲作了精益求精的修改,战友文工团、总政文工团重新排练演出。萧华不顾“四人帮”的阻挠和威胁,多次到剧场去指导排练。不久,《长征组歌》的昂扬歌声,又回荡在中华大地上。
周总理最爱唱的歌
《长征组歌》是周恩来总理最爱唱的歌,据统计,他生前共17次观看《长征组歌》的排练和演出。他曾请著名的男高音独唱演员贾世骏,一句一句地教他唱,直到从第一曲《告别》到终曲《大会师》都能准确熟练地唱出来才罢休。
《长征组歌》的创作和排练过程,周总理也十分关心。他曾让萧华把曲作者和歌唱演员都带到中南海他的办公室,听他讲述歌词中涉及的长征史实,并对每段唱腔,都提出自己的品评意见。
1965年7月,《长征组歌》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当时战友文工团在北京平安里1号的排练场,非常简陋。周总理看彩排时,人们把唯一的一台风扇放在他身旁。周总理看见指挥唐江累得汗如雨下,就亲自把电扇搬到唐江身后,说:“你比我更需要电扇”。
1967年3月3日晚上,周总理为保护《长征组歌》词作者萧华,在人民大会堂向总政全体干部、战士及职工说:“萧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他写的《长征组歌》,你们能写出来吗?对毛主席没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是写不出来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传神之笔嘛!《长征组歌》我都会唱,你们为什么不唱呢……”
周总理生前,只要北京有《长征组歌》演出,他就千方百计去观看。有一次,北京人民剧场演出《长征组歌》,座无虚席。下半场时周总理突然赶来,悄悄坐在最后一排警卫席上。
1975年年底,卧病在床的周总理想听《长征组歌》的录音,可“四人帮”把持的文艺团体拒绝提供。战友文工团的干部和演员得知后,单独演唱了一场,让中央电视台为周总理转播实况。
(综合《江西日报》1996.11.8.凤凰网20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