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意见不合,我该讨好谁?
2021-08-26马菲凡
马菲凡
为什么爸妈总是意见不合?为什么我总是因为讨好妈妈反而让爸爸更生气了?我到底要怎样才能让爸妈同时都满意?
老师,我是一名普通初二学生,以上是一直困擾我的噩梦。从小学到现在,我爸和我妈经常意见不合,我爸说往东,我妈就一定要往西,两个人整天整夜闹矛盾。
作为家中的第二个男性,我想着我妈处于弱势地位,他俩吵架时就尽量多帮她说话、讨好她,结果这就引发了我爸的不满,他觉得自己在家中没有地位,经常一个人生闷气。
更难受的是,我妈不会因为有人帮她说话就消停,她时不时地恶意诋毁我爸,我听不下去反驳她,她就反过来质问我站在哪一边。
每天回家都要照顾他俩的情绪,真的很烦,我想两边都讨好,却总是两边都不讨好。
同学你好:
其实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你无需讨好任何一方。心理学家西蒙兹将双亲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划分为七类,你的父母属于第七类:意见分歧型。
意见分歧型的父母典型表现如你信中描述一般:因意见不合争吵,并要求你选择一方站队。
无论你选择支持谁,未被选择的一方都会受到伤害,被选择的人反而因为得到支持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爸爸的生闷气和妈妈的恶意诋毁正是你选择后的结果。
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选择的结果并没有缓和家庭矛盾,反倒给自己增添了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讨好不是你表达爱的方式,父母与孩子的爱应是双向的,不是任何一方卑微讨好求来的。
父母长时间的意见分歧不会因为你的讨好就发生质的改变,更何况你有一位要求你站边的母亲,你很难做到在迁就母亲的同时不伤害父亲。
那么,如何才能让父母同时满意?首先是不能顾此失彼,即照顾了妈妈的情绪,却忽略了爸爸的感受。你需要改掉讨好的习惯,站在与父母同等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就事论事,切忌把问题焦点引到情绪、情感方面。
这样,父母意见的分歧归结到一件事情的判断上,这件事情的正误可以通过客观事实评判,就减少了主观的臆断。你只需要说出这件事情的结果,不选边站,最终的谁是谁非,父母自然了然于胸。
在争执之后,人会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有人在吵架后一小时就能平复心情,有人则需要几天后才能情绪稍缓。你需要找出父母各自冷静时期的规律,挑出合适的时间点来开展家庭会议,当一个小主持人,把双方的错误挑明,由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你再结合自己的感受表明对他们未来行为的期待。
以上做法是针对父母争吵的情境,平时你可以多做预防,尽量使父母避开争执的点,当一个小大人,教会他们宽容地看待家庭成员,参与家庭活动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天平,父母分别站在天平的两端,假如天平严重往父亲这边倾斜,那你当然能走向母亲那一边维持平衡;但倘若父母的份量相差不大,你走向哪端都会超重。不如站在天平的中央,在适当的时候按一按高起的一端横杆,不去为了讨好谁而选择加入对方。
不站边,才是最好的讨好方式。
编辑/李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