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协同优势及其构建探究
2021-08-26张茜蕾
张茜蕾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变得更加曲折。受到行业大环境影响,旅游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只有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让职工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向心力,为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政府、企业、职工、工会的劳动关系四维模型,并概述了该模型在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四方协同优势。随后针对影响旅游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常见因素和实际问题,分别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切实提高维权意识和强化工会服务职能等方面,总结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可行性措施,为旅游企业营造和谐氛围、发挥人才优势和实现稳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伴随着旅游行业的转型与调整,旅游企业不仅需要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而且必须保证人才队伍稳定性。对于年轻职工来说,民主的管理模式、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旅游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利益诉求不同,因此仅靠双方无法形成牢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和工会的介入,形成相互协同、多方制衡的模式,让各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探究基于主体协同优势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策略,成为当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协同优势
(一)旅游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四维模型
构建旅游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是政府、企业、工会及职工的共同责任,基于4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构建起劳动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A、B、C、D分别代表4个主体,a、b、c、d代表经营者、职工、政府和工会对旅游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形成的发展力;双箭头表示交互作用以及博弈关系。
(二)旅游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协同优势
上述模型中主体协同优势的形成,是建立在相互配合、各取所需的基础上的,最终实现了四方共赢。从政府角度,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旅游企业可以更好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政府财政税收有积极帮助;从企业角度,和谐劳动关系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让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开展,企业获得了更多经营效益,实现了健康发展;从职工角度,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他们利益诉求的表达和满足,在企业内部形成民主氛围,为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积极帮助;从工会角度,和谐劳动关系彰显了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工作中发挥政策参与、协调立场、调解矛盾、指导服务的作用,有助于工會形象的树立和自身的发展。
二、新常态下影响旅游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
(一)政府方面
现阶段我国关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完善,例如《旅游法》、《劳动合同法》等。近几年,旅游行业借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企业大量涌现,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上存在漏洞,导致旅游行业中存在许多资质与实力参差不齐,经营管理不够科学旅游企业。对于在这些企业任职的员工来说,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并且还有可能出现经常加班、拖欠工资的情况。当职工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时,基层劳动监察部门,或者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由于力量较为薄弱,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效率不高。职工遇到的纠纷、矛盾和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使得劳动关系变得紧张。
(二)企业方面
旅游行业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上面临更大的阻力。例如,旅游行业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旅游旺季由于工作任务重,职工往往连续数周没有休假的机会,许多职工难免出现抵触情绪、烦躁心理,导致劳动关系变得紧张;在旅游淡季,由于旅游需求骤减,旅游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往往只发基本工资,这种情况下也有部分职工因为收入减少出现不满情绪,甚至会直接离职。因此,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旅游企业在劳动关系处理上都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到位,管理不科学,很容易造成双方矛盾激化。
(三)职工方面
旅游企业的很多一线职工,虽然意识到和谐劳动关系对自身权益维护的重要价值,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不熟悉维权的途径,或者是害怕得罪上级领导,不能主动发声、表达诉求和提出抗议。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不断触碰职工的利益底线。而职工在权益受到侵害后,也会在工作上表现出消极、懈怠,甚至是将对旅游企业的不满情绪,发泄到游客身上。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构建起和谐劳动关系。
(四)工会方面
工会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发挥着“调节器”、“减压阀”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工会的职能并未完全体现出来,很多时候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掣肘,无法对职工的权益进行有效维护。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会定位不清,虽然收集了职工的意见,但是并未及时将这些意见、问题等反馈给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导致职工的诉求无法得到回应,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增加了职工的不满情绪,这种情况下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特别是旅游企业的一些利益受到侵害的弱势职工,工会没有主动了解问题,及时维护权益,其“减压阀”、“稳定器”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企业与员工的矛盾无法化解,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三、旅游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近些年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均有明显增加。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结合旅游行业的经营模式、用工特点,出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配套法律。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以及收集旅游企业在职员工反馈的一些意见,针对经常出现且现有法律制度难以解决的劳动争议、纠纷,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旅游企业职工的权益,从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政府部门在严格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例如开通旅游企业职工权益维护的微信公众号,让职工有更加便捷的渠道反馈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样也有利于强化约束和监督,对促进旅游行业的用工规范性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