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求实创新 质量兴校
2021-08-26谢扬烁
谢扬烁
在人文荟萃的湘北平原,在蜿蜒动人的资水河畔,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益阳市第十五中学。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茵遍地,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
益阳市第十五中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益阳市赫山区兰溪古镇,系公办普通高级中学。校园绿草如茵,树木葱茏。1996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学校”,2009年,被授予“市级示范化普通高级中学”。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30个,教职工109人,在校学生1500余人。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倡导“因人因需施教、分类分层教学”的办学理念,营造“立志拼搏、创新卓越”的学风,以“树科学素养,塑人文精神,具担当意识”为办学宗旨,以德育为本,师资发展为先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各种能力和基础,从而实现学校特色内涵式发展。
师资引领,推动学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班集体是学校的支柱,班主任是教育的先锋”,学校校长吴军特别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他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已经拥有了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为了推动班主任成长,学校开办了班主任论坛,班主任交流经验,校长点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成长步入“加速度”轨道。
“我认为,班级管理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班主任论坛中,各位班主任老师积极发言。教师徐伯雄就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发言,得到了在座班主任们的一致认可;教师汤进道出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带班实例分享了如何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多位老师的交流研讨中,学校师资水平正不断提高。
“此次活动一方面是以历次德育工作会提出的问题为导向,总结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得失;另一方面提出、探讨、整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措施与建议。”吴军告诉记者,班主任论坛是学校促进教师成长多种方式之一,而班主任论坛给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一起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取长补短,切实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的能力。
专业成长是教育的永恒话题。为了给教师提供快速成长的平台,学校坚持“青蓝工程”的教师培养机制,助力年轻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张元是2019年学校新进的化学教师,她的“师傅”樊新剑十分珍惜这样的师徒关系。
“刚到学校带班时,我压力很大,担心课上不好,所以只要自己没课,就会去师傅樊新剑老师的班级,坐在最后一排听他上课,备课时遇到疑问,师傅也总会帮我分析解答。”对于师傅樊新剑对自己不厌其烦的帮助,张元十分感激。
张元会利用起一切课余时间尽可能地打磨课件,做到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哪怕是一堂常规课程,她都会备课到深夜。“最晚的一次备课到了凌晨4点,我不想让同学们上一堂索然无味的课。”张元说。
5年来,该校落实“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致力于打造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不少新进教师已经承担起了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德育+文化”,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发展
“我们班的‘学雷锋黑板报又上新了!”“快看,操场上的学雷锋标语是我们班写的!”
今年3月,学校团委在校内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奉献;在校外则组织“献爱心、讲环保、学雷锋”活动,这些活动曾受到了益阳市义工联的高度赞扬。
实际上,这正是学校着力打造“滋兰”文化品牌,倾心培养品德高尚的有用人才的写照。而校园文化的创建,也正是围绕“滋兰树蕙”这个中心词来展开。
校门两边的围墙,被打造成了两道文化艺术墙,古训、立德故事、文明礼仪守则,应有尽有;教学楼前,屹立着图文并茂的宣传橱窗,各种方针、政策、学校活动方案,陈列其中;教室内外,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励志标语,大方而醒目。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人文气息,承载着育人的功能,成了学校一道道亮丽的教育风景线。
求学先立德,行事先做人。为了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生命价值,彰显办学特色,学校积极探索特色学校创建规律,结合全封闭寄宿制特点,整体规划了以“立德”为基础,“树人”为目标的学校文化体系,打造了“立德树人”文化主题。
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每年按月份都有固定的活动安排,被称为“每月一主题”。
“每月一主题”活动包括“一月谈安全”“二月文明过新年”“三月学雷锋”“四月诵经典、祭英烈”“五月成人礼”“六月讲诚信”“七月八月社会实践活动”“九月唱经典革命歌曲”“十月庆国庆”“十一月艺术节”“十二月庆元旦”等活动。
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法制和感恩教育。每年的六月份和十二月份,学校都要举行专门的安全法制讲座,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疏散演练,使学生能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保护自身安全,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2016年、2018年、2019年,学校均被赫山区教育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学校被评为益阳市“安全文明校园”、益阳市“文明校园”。而在今年,学校根据《赫山区教育系统“一镇三优、一校一品”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制订了以德育为主,“滋兰”文化为主题的“一校一品”创建实施方案,目前学校正大力推进“滋兰”文化建设。
立德树人,打造全面发展育人新通道
在师资队伍与德育文化的双重建设下,学校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育人的新通道。近几年来,学校按照立德树人、求实创新、质量兴校的工作思路,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课内外活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今年的高考中,来自益阳市第十五中学的学生朱之谦取得了益阳市非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最高分628分的好成绩。
不仅如此,该校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更是让原本品行、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得到了质的改变。3年前,学生周家玺在入学时中考成绩只有250多分,成績不太理想,再加上性格内向,周家玺对学习没有兴趣,而在学校全面发展育人方式的影响下,周家玺的改变被老师与家长看在眼里。在今年的高考中,周家玺考了540分,超过本科线106分。
因育人成效明显,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益阳市“基础教育质量进步奖”、益阳市“中小学安全文明校园”、赫山区学校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而师资队伍建设也初具成效,学校历史学科在2020年荣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学科组,学校教师高薇在“全国第二届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学术年会”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起点,承载新的希望,驾驭新的机遇,益阳市第十五中学在校长吴军的带领下,将以更开放的视野审视教育,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以更扎实的工作迎接挑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向打造品牌学校的目标阔步前进,在全面发展育人的教育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