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记者,成为记者
2021-08-26季天明
季天明
大学期间,我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那时候,我们也需要练习写很多文章,例如影评、剧本以及拍摄脚本的撰写,但这些创作与纸媒的文字标准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在成为一名见习记者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好文章的标准就是语言的优美以及词藻的华丽,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的文采。实际练习中,我发现这样的写作思路根本行不通。“要把你当作人物本身去写当事人的感受。”这是杂志社编辑部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对话场景既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图书馆,而是在午后散步的小路上。
回家后,我一个人细想了很久,联想到了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反复翻阅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在书中,作者认为“如果演员在虚构的舞台时空中,不能获得在实际生活中同样的自我感觉,不按照实际生活的逻辑去进行思考、行动、感受,就不能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我想,这和写文章时所要求的“落地”感是同样的。写作也好,戏剧表演也好,都需要我们把自己当成当事人,代入其中,体会他的感受,写出来的文字、表演出来的角色才是带有温度以及真情实感的。
如果说,一名演员的自我修养是将自己完全代入所要表演的人物,一名记者的自我修养则是将自己代入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中去,用真实的细节代替漂亮的词藻,让文字“落地”。
第一次进行人物采访时,我没有经验,对于被采访人的一些个人经历,总是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以至于通篇文章都呈现出了一种不真实的漂浮感。后来,在编辑部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明白,采访不是把约访函中的问题问一遍,而是要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抓住对方内心最为触动的点,与其进行深度交流。从这个角度写出来的文字,比单纯地叙述履历更加能够体现人物的特质。
走近记者是第一步,要成为记者还远远不够。对文字近乎疯狂的“严谨”,是我三个月来跟着编辑部老师学习的另一感悟。小到一个根本不起眼的标点,大到成篇的文章,我看到的每一个字都是反复推敲后的结果。
我曾参与青春刊专题策划的采写,练习写稿初期,文字都是随心来写,不太关注字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初稿写完时,我自觉不错,可交稿后,再看经过三审三校后的定稿,才发现我的初稿漏洞百出,成长的路还很远。“记者本身就担有编辑的职责,从决定采写开始,編辑、校对就提上了日程,也只有从自己的文章中不断找出差错,才能真正进步。”编辑部老师说过的这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三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到今天,我的见习记者体验也画了一个句号。“多实践吧,也多思考!”这是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个爱文字工作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