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引领,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2021-08-26刘茵

求知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刘茵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夯实学生信息知识基础、发展学生计算素养的学科,在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的形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素养安排分层学习的活动,能够有效优化传统课堂,让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活”起来。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9-007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加快,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开始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调整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使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准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仍旧存在缺陷,使得班级中两极分化严重。因此,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主动地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和当前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對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依托自身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究。而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也应当意识到课堂导入环节在整体教学框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动地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导入环节的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画城堡》这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趣味性的元素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先为学生提供几种基本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并不限定图形的个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图形进行重组,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思索这些图形可以如何搭接和重组。在学生利用这些图案搭建了冰箱、电脑和汽车后,教师向学生提出“老师课前也在简易图形化编程软件里利用这几种图形进行了创作,你们想看看吗?”的问题,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在简易图形化编程软件里利用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制作的城堡。紧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们是否好奇老师是怎么做的呢?”的问题,从而通过这一问题引入新建积木块来画组合图形的内容,开启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显而易见,教师利用开放性的话题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将目光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并让学生基于趣味性的话题主动地走进信息技术学科,结合教师的言语产生对新课探究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强化合作,增加学生活力

合作是新课改强调的一种创新型学习手段,能够助力学生之间的互动,打破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封闭,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当主动地转变过去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利用集体智慧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建构。在实际讲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合作探究的任务,并结合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便学生在思维互补中快速地完成合作任务。

以《便捷访问网站》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的小组,引导学生在相互协助中展开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利用书签、网址列表和历史记录进行网站访问的方法,为学生开启合作学习奠定基础。紧接着,教师为学生设置“使用书签收藏谷歌搜索网站”的合作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使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可以实现互补。在分组完毕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共同探讨使用书签收藏谷歌搜索网站的方法,促使学生利用集体智慧逐步掌握这一技能,并提高对书签使用方法的认识。

在教师为学生设置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要激发自身的兴趣,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完成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切实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体验到操作成功的喜悦,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问题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提问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重视问题的提出,尝试结合信息技术学科中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巧妙地设置问题,在保障问题难度适宜的同时,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完成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欲望,并主动地展开自主探究。

比如,在《插入表格》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你见过表格吗?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表格呢?表格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回答教师的这些问题,主动地意识到表格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插入表格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随后,教师为学生引入插入表格的实践活动,并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个五行五列的表格是怎样添加到文档中的呢?”的问题,开启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为了让我们的表格看起来更具条理性,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同时,主动地探究与“绘制斜线表头”有关的内容,以便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进行斜线表头绘制的方法。在课堂的最后,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使学生强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

可以看出,教师将问题贯穿在课堂的始终,能够引领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以问题为指引,对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从而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建构的效率。

四、尊重差异,激活学生信心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且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计算机能力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会因为彼此之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如果教师长时间运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特别关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以便学生在契合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中增强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使用云盘储存》这一课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你是否使用过云盘进行资料的存储呢?”的问题,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如对于经常使用云盘进行信息储存的学生,教师将其划到提高层,而对于没有使用过云盘的学生,教师将其划到“基础层”。紧接着,教师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出“注册和登录云盘的方法”“将本地文件或文件夹上的内容上传到云盘上”等知识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学注册和登录云盘的方法,并让学生完成管理云盘文件的实践活动,以便他们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云盘的使用方法,提高使用云盘管理文件的能力。而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详细为学生介绍注册和登录云盘方法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步夯实基础,为之后进行云盘管理文件方法的学习奠基。

教师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學习任务,能够让学生利用与自身能力相契合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便在完成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中,坚定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息,确保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稳步发展。

五、补足短板,激活学生评价

教育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评价,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改进的方向。然而,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教育评价形式较单一,这使学生收获的评语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以致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评价进行改进。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课堂上评价的作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环节中,赋予学生评价主体的身份,以便学生可以获得多元化的改进意见,从而在相对客观的评价中,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收发电子邮件》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形式,让学生收获更加客观、更加多元的评价意见。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使学生从同伴的视角认识到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并倾听同伴的意见,了解自己未来可以进行改进的方向。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获得专业性的评价意见,学生倾听教师的建议,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补足自身知识存在的短板。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反思,使学生整合多元化的评价意见,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弥补自身的不足。

可见,教师对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传统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能够增强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更主动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之后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意识到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价值,主动地调整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以便在优化教育方式的过程中真正地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尉子持.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革新,2020(4):52.

[2]杨丽丽.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科技资讯,2020(15):145-146.

[3]周业祥.如何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81.

作者简介:刘 茵(1991— ),女,江苏南通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