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2021-08-26农光耀黄正泉梁光照杨芳宁韦渊于韦显福
农光耀,黄正泉,梁光照,杨芳宁,韦渊于,韦显福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西 南宁 530199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儿童,临床主要表现为扁桃体及其周边脓肿、扁桃体肥大,患儿常有咽痛、吞咽困难、低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1-2]。由于扁桃体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常比健康儿童低,导致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这也是该疾病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3]。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方式。传统剥离术易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对患儿创伤较大,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不佳[4]。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用于临床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5]。但目前,关于该术式对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且符合扁桃体手术适应症者;(2)存在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情况,且伴腺样体增生者;(3)鼻咽部无手术史,且近1个月内无扁桃体急性感染史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咽部疾病者;(2)存在手术禁忌证者;(3)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或合并其他免疫疾病者;(4)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者;(5)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6)凝血功能障碍者。A组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19±2.35)岁;病程0.60~5.50年,平均病程(3.14±0.98)年。B组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95±2.51)岁;病程0.50~5.70年,平均病程(3.21±1.02)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术前8 h禁食、术前4 h禁水,术中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行传统术式切除扁桃体伴腺样体:患儿取仰卧位,使用开口器将患儿口咽部显露,通过镰状刀切开扁桃体周围的腭舌弓,再向其后上延长做弧形切口,后沿被膜剥离出患儿扁桃体上极包膜;通过扁桃体剥离子沿着扁桃体被膜缓慢分离至下极结缔组织,然后采用圈套器将扁桃体套扎切除;切除后注意采用棉球按压扁桃体窝2 min进行止血,若出现明显活动性出血点,采取双极电凝止血或丝线进行缝扎止血;采用刮匙经患儿口腔置入其鼻咽部进行腺样体刮除,刮除干净后使用棉球对患儿鼻咽部创面进行压迫止血;止血完成后逐级关闭创口。B组行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伴腺样体:患儿取仰卧位;使用成都美创等离子手术系统,调整切割功率为5~7 档,温度设置范围为40℃~70℃,紧贴在患儿扁桃体被膜进行切割,凝血功能设置为3档;使用开口器将患儿口咽部显露,使用404型等离子刀头,自扁桃体腭弓上部黏膜切开,将扁桃体上极充分显露,然后沿着扁桃体包膜和结缔组织至扁桃体下极行自上而下切除操作,将扁桃体完整切除;使用2根细导管悬吊患儿软腭和腭垂,于70°内镜下分叶切除腺样体;注意检查扁桃体窝,若有出血点,采用电凝止血进行处理,止血完成后逐级关闭创口。两组患儿术后均常规给予止血药及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分值0~1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疼痛越剧烈。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取患儿空腹静脉血5 ml,通过上海北昂医药科公司BEION M4-BF生物显微镜行免疫细胞芯片病理分析法检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计算CD4+与CD8+的比值CD4+/CD8+。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手术指标比较 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术后CD3+、CD4+和CD4+/CD8+均升高,CD8+下降,且B组CD3+、CD4+、CD4+/CD8+均高于A组,CD8+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3 讨论
慢性扁桃体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儿童为多发群体,常会出现咽喉部不适、低热等临床症状[6]。有研究表明,慢性扁桃体炎病情迁延反复与患儿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密切相关[7-8]。目前,临床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扁桃体,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9]。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容易对患儿周围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术后持续疼痛时间较长、免疫功能恢复缓慢,整体疗效欠佳。而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在低温条件下实施操作,对病灶周围组织牵拉少,无深部组织热灼烧,患者预后较好[10-11]。
本研究结果发现,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A组。这提示,相比于传统术式,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伴腺样体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具有创伤小、手术用时短、疼痛感轻、术后康复快等优势。传统术式中的剥离法或通过高频电刀切除扁桃体,剥离范围较广,且由于电刀切除时局部温度较高,容易灼烧咽部周围组织,加重患儿术后疼痛感,且术中出血量较大,术野欠佳,容易造成腺体组织残留。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则可以在40℃~70℃条件下进行消融、切除操作,对周围组织热损伤较小,通过导电介质于电极周围形成高度聚集等离子体层来精准分离组织,实现组织切割功能,电流不直接流经组织,无深部组织热灼烧,且对病灶周围组织前拉力也极小,在消融的同时能进行止血操作,可操控性强,不需要进行压迫/缝合止血,因此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感,促进患儿快速康复[12-13]。
腭扁桃体属于末梢免疫活性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在长期慢性炎症的作用下,扁桃体及其全身免疫应答受到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14]。T淋巴细胞参与机体识别抗原和免疫应答等过程,正常状态下其各类细胞水平保持一定比例,共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及稳定,若机体呈现免疫抑制状态,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比例降低,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术后CD3+、CD4+和CD4+/CD8+均较术前升高,CD8+下降,且B组CD3+、CD4+和CD4+/CD8+均高于A组,CD8+低于A组。这提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伴腺样体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能更好地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快速恢复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原因可能为切除扁桃体伴腺样体可以消除病灶等不利因素,解除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而改善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群体间可进行代偿性调整,而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术对患儿机体损伤较小,更有利于免疫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与传统术式比较,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伴腺样体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具有创伤小、手术用时短、疼痛感轻、术后康复快等优势,且可快速恢复患儿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