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业小学:红色校史伴成长

2021-08-25姚瑶龙力

科教新报 2021年25期
关键词:徐特立校史红色

姚瑶 龙力

拥有118年历史的长沙市修业小学在湖南省中小学中,有着一份非比寻常的“红色履历”。这里是五四运动时期著名刊物《湘江评论》诞生的地方;毛泽东、徐特立、周世钊、欧阳梅生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工作,得天独厚的红色底蕴不仅成为了激活学生红色基因的最佳“入口”,也是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6月17日,记者来到修业小学,探寻校史中的红色密码。五甲班学生邬宛臻正落落大方地站在徐特立雕塑前,为前来参观的客人讲述徐特立的故事。作为学校的小小讲解员之一,她早已对学校的历史如数家珍。在她看来,故事里的偉人有血有肉,似乎就在自己身边。

校长陈风华告诉记者,每一个进入修业小学的学生,第一堂课就是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红色历史: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学校会把红色主题教育植根到常态教育中;每周三的《红色大讲堂》,老师们会化身为红色讲师,为大家讲解校史人物的光辉事迹。

教师陈晖最爱跟同学们分享的就是毛泽东的读书故事。“距离学校几百米的南门口,是城市最热闹的地方,毛主席曾在那里看书,这份闹中取静的学习精神,曾深深感染了学生时代的我。”陈晖说,因为了解到毛主席酷爱读书,并且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希望以此激励同学们承伟人之志,做有为少年,并让大家有意识地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使阅读更有成效。让他备感欣慰的是,授课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成为了毛主席的‘小粉丝。”

“当孩子们走进校园,《湘江评论》主题纪念碑便映入眼帘;当孩子们徜徉在操场边,即可在毛泽东诗词文化墙、名人故事墙前细细品读。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孩子们接触校史、党史的最好去处,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养分。”陈风华表示,学校每个学期还会定时按年级推进百舸体验营拓展课程,围绕毛泽东在长沙的足迹,引领大家走进校史馆、天心阁、湖南第一师范等地,分年级开展爱国主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感知红色文化底蕴,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徐特立校史红色
红色在哪里?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追忆红色浪漫
校史文化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