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2021-08-25申萍
申萍
卵巢囊肿作为一种高发的女性肿瘤疾病,良性占比较高,仅有少数为恶性,主要采用手术剔除进行治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界对于卵巢囊肿研究的不断深入,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凭借其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逐渐在各大医院中发展起来,成为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式,有助于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卵巢功能。但关于术中选取哪种止血方式可保障患者的卵巢功能的讨论越来越多,电凝与缝合止血哪种方式对于卵巢的损伤更小存在一定争议。有学者指出,电凝止血可能损伤卵巢,而缝合止血对于其卵巢功能具有保护作用[1]。本文于2015 年2 月~2016 年2 月选取98 例患者,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2 月~2016 年2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52 岁,平均年龄(38.04±10.57)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5~52 岁,平均年龄(37.68±10.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单侧或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治疗;病历资料与临床档案完整;术前月经以及性激素水平正常;术前尿常规、心电图、B 超检查均正常;在参与实验前6 个月内未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或分泌疾病史;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脏、肝、肾等脏器合并严重器质性损伤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存在恶性肿瘤、自身性免疫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者,无法正常沟通;曾经做过全子宫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术者;术中或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恶性、交界性肿瘤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全麻),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对照组术中实施电凝止血:使用双极电凝刀对卵巢创面进行灼烧,直至卵巢皮质内翻成卷状,不做缝合处理。设置电凝功率为300 W,时间0.5~2.0 s。观察组术中实施镜下缝合止血:使用缝合材料(3-0 薇乔可吸收线)在腹腔镜引导下按照“8”字缝合,缝线结节位于卵巢内面,确保卵巢外形恢复良好。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积极抗感染。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性激素指标水平,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排卵及月经情况。①性激素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测定E2、LH、FSH 水平,叮嘱患者在月经第2~5 天内到院门诊,抽取静脉血,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②手术时间、出血量。③排卵以及月经情况:包括排卵异常、经量过少、经期延长、卵巢早衰,当FSH≥40 U/L 即为卵巢早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术后3 个月,两组患者E2、LH、FSH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观察组E2、LH、FSH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排卵及月经情况比较 观察组经量过少、经期延长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卵异常、卵巢早衰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排卵及月经情况比较[n(%)]
3 讨论
卵巢囊肿集中发病于20~50 岁女性中,生育期女性发病率更高。目前,临床对于卵巢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既往传统手术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患者术后恢复慢,发生并发症可能性大,加大了患者生理与心理压力,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取代。但腹腔镜下手术仍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也会在术中破坏或切除部分卵巢组织,卵巢床出血是无法避免的,性激素受到影响发生系列异常变化,甚至是不可逆性改变,患者卵泡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患者临床表现出月经、排卵异常,严重者出现卵巢早衰[2-5]。
本文中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有卵巢早衰现象,虽可能与患者术前身体条件、疾病本身的影响等诸多因素相关,但也可据此推断出卵巢囊肿剔除术会对患者卵巢激素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止血环节尤为明显,采取不同止血方式对于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不同。卵巢作为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其具有分泌激素、维持生殖功能的作用,卵巢功能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女性日常生活质量。而卵巢功能取决于皮质内卵泡、神经血管实现,当患者皮质以及卵泡数量受到破坏时,直接导致激素异常,临床表现出系列症状[6]。因此,术中应尽可能避免过多损伤卵巢血供、最大限度保护卵巢组织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项目。腹腔镜下电凝止血常见规格有单、双极,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是目前绝大多数腹腔镜手术的止血方式,其中单极电凝中利用小面积电极接触人体组织实现止血,但同时产生的电凝具有向远处扩散形成热损伤的风险,对卵巢功能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尽可能少用单极电凝止血[7-9]。与单极相比,双极对于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但在多次或长时间使用电凝止血时,极易对卵巢血液循环进程造成不良影响,未达预期止血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 个月,观察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SH、LH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在术前、术后3 个月对患者卵巢激素分泌功能损伤相近,术后6 个月时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减小,同时可实现止血目标。传统开腹手术中常使用缝合止血,止血牢固,不易对残余卵巢结构造成伤害,保证卵巢生理功能正常。可能是由于电凝止血中使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热效应促使组织凝固、坏死实现止血目的,时间稍长则会对卵巢组织造成辐射伤害,破坏血供以及卵泡组织,而缝合止血则有效保留了卵泡以及血供。可能是由于卵巢位置处于相对游离状态,具有不固定性,且缝合时需兜底缝合才可实现止血目的,缝合、打结等操作直接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所致。
随着我国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缝合、打结等操作早已不再是手术的障碍,术者需掌握较好的基本功以及手术技巧,且缝合止血能够降低经量过少、经期延长的发生,本文中,观察组经量过少、经期延长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讨论相符。再次说明了实施缝合止血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卵巢功能,即使是相对延长手术时间、加大出血量也是值得的。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实施镜下缝合止血,对于维护患者卵巢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有效减少卵巢损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