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结合早期下床运动对肠梗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以及切口愈合的意义分析
2021-08-25付盈计丽冷雯陈钰
付盈 计丽 冷雯 陈钰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疾病,主要为肠内容物淤积导致的,从而引起胃肠道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生理障碍,严重者威胁生命。多数患者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研究显示,术后恢复与手术对患者同样重要。目前,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机制很多,因此没有固定的治疗方法,这往往成为外科医生的难题。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轻便灵巧,价格不高,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伤口的愈合,有效的降低伤口感染率,是术后促进伤口愈合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保证患者术后运动的安全。早期下床运动又称快速术后康复,最早由丹麦Kehlet 教授提出。早期下床运动治疗的目的,是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措施,减轻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实现术后快速康复,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作者将早期下床运动和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联合起来,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年龄58.2~79.9 岁,平均年龄(65.4±4.84)岁。试验组年龄58.2~79.9 岁,平均年龄(65.4±4.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协助患者下床和静脉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试验组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 天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1 次/d,30 min/次。具体方法,将切口暴漏,注意保暖,之后接通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的电源,打开开关,让机器预热4~6 min后可以直接照射手术后的切口,注意照射的距离要保持在30 cm,术后切口的照射温度要控制在40℃左右,同时询问患者是否舒适,以患者舒适为宜。在照射过程中要经常巡视,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并且调整照射头的温度和高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温度一定要适宜,防止发生烫伤。注意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对患者进行照射时,照射部位一定要裸露,但是要重点保护患者的双眼,不能被照射。早期下床运动:①术后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苏醒后指导其慢慢活动四肢,逐步从靠坐到下床扶物行走;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告知其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可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腹胀。定期检查患者伤口,对其进行消毒护理,预防感染。使用注意力分散法或对伤口周围进行轻柔的按摩,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②鼓励患者下床运动,一共分7 步。第1 步:肢体运动,包括提臂、屈肘、转肩和握拳;第2 步:胸部运动,包括深呼吸,让患者在卧位的情况况下,放松全身,双手放于小腹上,做复式呼吸,教会患者掌握动作要领,鼻缓慢吸气,吸气时腹部鼓起、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在最大值时停留1~2 s 后呼气,呼气的时候最缩小成吹笛子状,使气体缓慢呼出,让腹部缓慢回缩,5~6 次/min,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咳痰;第3 步:下肢运动,包括抬腿,膝关节屈伸和踝关节提举练习;第4 步:床上全身运动,包括主动翻身,和提臀;第5 步:仰卧起坐,用功能训练带,在床边仰卧起坐,包括2 min 后的握力训练,将臀部移到床上后落在双腿上;第6 步: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包括协助患者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支持床上活动;第7 步:起床训练,包括起床、室内活动、室外步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切口换药次数、清洁时间、伤口结痂时间、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1、3、7 d 的VAS 评分。采取VAS 评分对患者的术后伤口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别对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情况进行评分。两组患者愈合分级,甲级:切口平整,愈合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欠佳,伤口可见感染裂开,并且有红肿、硬结、积液但是没到化脓的程度;丙级:指切口全部裂开化脓,临床上需要切开引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切口换药次数、清洁时间、伤口结痂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切口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清洁时间、伤口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换药次数、清洁时间、伤口结痂时间比较()
表2 两组切口换药次数、清洁时间、伤口结痂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术后伤口疼痛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1、3、7 d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伤口疼痛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后伤口疼痛情况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试验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肠梗阻为目前胃肠外科的常见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排便困难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精神上的负担,手术室治疗该病的最主要方法,术后康复是临床工作研究的重点[4]。为了提高术后胃肠道功能,减轻胃肠道炎症反应,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尽快下床运动,尽快进食,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是胃肠外科手术的重点[5]。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促进伤口的愈合为下床活动提供基础。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以其轻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由33 种元素组成,辐射板由特种搪瓷制成,由瓷质涂层组成。特定的电磁频谱通电加热后,大量的红外线,和含有特定频率电磁波辐射出去[6]。红外线和含有特定频率电磁波能改善受损组织的功能,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患者的新陈代谢能力,研究发现电磁波治疗仪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环,修复人体局部创伤[7]。有利于消炎和修复受损组织,缓解肌肉紧张,因此对于疼痛患者,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软组织,及损伤部位的效果,对于切口感染,及伤口愈合效果显著[8]。研究显示,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电磁波治疗仪灯照射的热疗效应,可以加速细胞分子的运动,产生局部热能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和消退,促进肠道蠕动,以达到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效果[9]。早期下床其主要内容,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笔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主要采取7 步法,先活动肢体,之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在在锻炼下肢,身体得到康复后,进行全身运动,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笔者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运动,采取循循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从床上运动开始,是患者术后关节肌肉得到恢复,之后尝试下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早期下床运动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缓和胃肠功能,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