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建议
2021-08-25范晓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文/范晓(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是上海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重要抓手。2020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涌现出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重大技术成果和产品。2021年5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当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健全发达,创新要素富集,国际化程度较高,研发创新能力全国领先,近年来,产业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也面临产业化落地有待进一步加快、医企协同有待进一步融合、创新产品应用生态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着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理顺产业、创新与人才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搭建起多层次的人才、创新、产业互相支撑,实现三者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生态。
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的重要性
(一)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概念界定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本质上是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的组织方式,通过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本文给出如下界定:
产业链:相关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价值增值为导向,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上下联动、左右关联的企业协同系统,依照生产环节可分为上中下游环节。
创新链: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科技创新为主线,通过官产学研金介用等相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创新组织系统。
人才链:以提高创新效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的,由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各类人才组成的系统。实质上是多节点人才的集合体,由原始创新人才、技术转移人才、技术转化人才三个关键节点人才统领。
(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的重要性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体现为企业间、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通过产品或技术的关联性将两者联结在一起,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是先关联、再匹配、再融合的过程。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路径。实践表明,科技成果的高转移转化率是一些发达国家位于世界科技、经济竞争力前列的关键所在,而支撑这一关键的秘诀是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人才链的塑造,通过人才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从而切实提升技术转移转化的成功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平移过程,而是一个从“理论突破—核心技术—样品—产品—商品”的复杂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要素投入与资源整合,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链来确保技术成果从创新链向产业链的平滑转移与成功转化。
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融合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完整,搭建起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进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效益。需要产业链与创新链不断实现更好的匹配,需要更好地发挥好原始创新人才、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等各类人才的作用。
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现状
(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现状
目前,上海市初步形成了生物药、创新化学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在医疗服务、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实现了特色化发展,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未来,上海将聚焦重点领域,在生物制品领域,重点推动抗体药物、新型疫苗、蛋白及多肽类生物药等产品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在创新化学药物领域,重点推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大传染病等领域药物研发,加快推动成果产业化;在医疗器械领域,重点聚焦数字医学影像设备、高端治疗设备、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诊断仪器等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快实现产业化。
(二)上海生物医药创新链现状
一是创新平台加速集聚。上海集聚了一批全球顶尖的大型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包括中科院系的蛋白质中心、上海药物研究所等,高校系统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诺华、罗氏、辉瑞等全球顶尖药企的研发中心。
二是外资研发中心发挥溢出效应。外资研发中心是上海生物医药领域重要的创新载体,在上海生物医药创新链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以诺华为例,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溢出效应:(1)与本土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合作创新,如一直在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化合物进行研究;(2)与行政部门合作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如与浦东检验检疫局合作推进科研样品和试剂进出口程序的优化,突破制约在本土开展研发活动的瓶颈;(3)与本土大学、临床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人才或推进创新药研发等。
三是创新成果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上海市累计拥有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18,261个、药物临床试验数量1472个、CDE受理I、II类新药数量2055个、国产药品获批数量3974个、国产I类新药数量18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量7个、二、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4602个。
四是创新资本投入活跃。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PE/VC投资活跃。2018年度,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累计发生融资事件130起,融资金额高达263.1亿元,同比增幅111.2%,生物医药领域融资额全国第一,亿元以上融资15起。
(三)上海生物医药人才链现状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人才不断集聚。上海依托张江药谷等产业载体,形成了四大人才群体。一是海外高层次专家和科学家人才群体,二是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三是研发人才群体,四是工程师和高级技能人才。这四类人才群体构成了张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化、专业化人才支撑。
三、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存在的问题
上海生物医药三链融合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外资企业研发资源不能发挥应有效应、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人才供求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突出等方面。
(一)外资研发中心发挥作用有限
目前,上海外资研发中心中集聚度最高的就是生物医药行业,从事医药行业的外资研发中心已占到总数的24.4%,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制药公司辉瑞、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安万特、诺华、阿斯利康、罗氏、惠氏纷纷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飞利浦、强生、通用、西门子、美敦力等世界领先医疗器械企业也在上海设置研发机构。但上海外资研发中心发挥溢出效应仍有限,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创新与上海关系不大。有些外资研发中心,功能完善、实力强大,利用上海的土地、人才等各方面资源,投入研发努力,但最终形成的成果,大多在其海外总部所在地申请专利。上海外资研发中心通常仅完成总部规定的任务;或利用贴近中国市场优势,为总部获取创新的“选题来源”。在跨国企业整体创新战略、组织安排等方面,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尚缺乏影响力。
二是创新药物专利未能落地上海。以默沙东为例,虽然其已在中国上市40多个药物,但大多不是诞生在中国的产品,其专利自然未在中国申请。而唯一诞生在中国(上海)的产品Zepatier,默沙东全球总部考虑到公司的战略部署,也未将专利落地在中国。
当然,也存在一些政策问题限制了外资研发中心的溢出效应,包括进口税规定增加临床试验成本、不能享受上海支持本地生产的政策、招标采购政策不足以鼓励创新等。
(二)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
上海是全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最强的地区之一,依托雄厚的基础科研力量,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产生了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基础科研优势并不等同于产业优势,上海各项生活、生产成本都较高,对于环保、土地、节能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不利于大规模的生物医药企业生产和扩大发展。同时,由于上海生物医药科研与产业之间缺乏紧密有机的结合,大量自主创新活动及人才都偏重于基础性研究,产学研结合水平较低,不能突出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出现了研究多、产业少,院所多、企业少的现象,甚至在某些产业前景普遍看好的领域中出现了大量高端人才跳离企业重返高校的情况,不利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本市研发成果转化缺乏竞争力,而上海周边地区已从原先发展生产制造逐步向上游挺进,以联合研发、共建实验室、设立企业研发分中心等形式吸引上海高端研发资源流向当地。院所方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生化细胞所在苏州建立基地。企业方面,江苏恒瑞、浙江华海等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支持和灵活的运作方式,以协作研发、共建实验室、成果转让等形式获得上海市大量的研发成果,并有1/3成果向当地转化;艾力斯公司开发的抗高血压创新药物艾力沙坦在深圳进行产业化;拥有数种新药知识产权的上海和记黄埔公司、睿星基因、健能隆、亚生公司等分别将生产基地落户在苏州、北京和泰州等地。
(三)人才供求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突出
一是人才供求矛盾突出。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最为集中、行业产值在全市占比最高的浦东新区为例,经过二十多年迅速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全球集聚到创新引领的快速发展,建设了全球瞩目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成为研发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快速涌现、新技术新模式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地区。
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浦东生物医药人才总体短缺和结构性紧缺日益突出,2020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云聘汇”获取的数据显示专业人才供给缺口较大。
同时,面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加速进步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细胞治疗等一些前沿领域需求旺盛的背景,制剂、临床、质量等领域中高端人才供给较为紧张,亟需加大海内外中高端人才供给力度。招聘会从恒瑞医药获取的信息显示,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全球性布局,生物大分子、小分子研发人员较为紧缺,对有经验的海归优质人才需求较为强烈。而众多优秀医药企业表示,除了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生产和管理类人才。在信息科技+生物医药行业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企业对既懂得系统数据分析、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又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流程和相关技术的人才需求强烈。
《浦东新区2018年人才紧缺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八大行业中,生物医药业等三个行业的重度紧缺和紧缺岗位占比较2017年有所上升,其中生物医药业紧缺程度加重,由2017年的紧缺变为重度紧缺。就生物医药子行业而言,医药研究与试验发展紧缺程度加重,由紧缺变为重度紧缺,尤其是对于研发工艺工程师、基因工程师这类岗位需求大。另外,检测工程师、药物制剂技师、新药研发员、DNA合成技术员、分子生物学研究员、微生物或发酵研究员等也是重度紧缺岗位。《报告》认为,浦东生物医药业岗位紧缺的加重与张江科学城已成为全国新药研发势头最猛的区域具有密切关系。
二是人才结构性问题突出。上海生物医疗人才的结构性问题表现在:(1)高端领军人才的优势在下降。虽然上海的两院院士人数全国排名第二,但是从年龄结构看,平均年龄偏大。从每届增选院士数量看,所占比例已经低于目前院士的比例,上海高端人才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在减弱。(2)中端人才流失问题日益凸显。对生物医药企事业单位的调研座谈发现,生物医药产业里的中端人才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但针对中、基层人才的相关政策和便利措施还明显缺乏,中端人才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流失最为严重。上海生物医药制造环节外流加剧这一趋势。(3)青年人才缺口和未来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上海在青年人才培育、后备领军人才储备方面有明显的隐忧,短期可能看不出太大影响,但是未来5~10年将比较明显。上海高校、研究所针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岗位不够多,导致很多年轻人才只能到外地。上海在吸引海外青年归国人才方面,与江苏、广东等地相比,力度远远不够。
(四)区域间缺乏联动发展
虽然上海在2020年4月进一步授权建设五大生物医药特色园,将实施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的园区经济。但实际上各产业园仍存在重点发展领域高度吻合现象,也并未打造出从基础研发到高端制造产业链条的整体布局。
同时,上海较早提出优化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比如“研发在张江,生产在金山、奉贤”等,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形成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反观北京市,形成了“北部基础研发、南部高端制造”两大产业集聚区,北部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在医药健康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的科研优势,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南部在土地空间规划利用中,加强对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和项目集中布局,进一步提升高端制造聚集优势。
四、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上海市内区域协同
一是把握好五大新城建设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临港新城的产业定位为高端产业,且具有自贸区的先行先试优势,嘉定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好,奉贤新城也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等。五大新城建设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带来发展红利集成,人才环境、土地成本等将可与上海周边城市媲美,今后五大新城将成为上海生物医药生产制造,乃至研发的重要承载地。上海要充分利用五大新城建设带来的产业导入机遇,在新城优化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化环节,更好实现“张江研发+新城转化”。
二是继续发挥好“张江研发+金山转化”的优势。未纳入五大新城建设的金山,是上海市六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特色逐步显现,已成为金山区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之一,通过与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合作,实现两地联动发展,金山区逐步成为张江研发创新成果的产业聚集地和张江高端绿色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承接地,建议今后继续发挥好“张江研发+金山转化”的优势。
三是努力实现上海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之间的协同,避免低层次重复竞争,立足各自优势,努力形成错位有序发展的态势。
(二)多措并举,解决好人才供求矛盾和结构矛盾
一是上海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政策,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供求矛盾和结构矛盾突出的方面,加大力度引进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各类专业人才。
二是充分利用好五大新城建设机遇,政府相关部门,如发改、人社、规划、科委、经信等加强协同,不断完善人才环境建设,吸引、留住、用好生物医药生产制造乃至研发所需的人才。
(三)完善制度环境,为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研发提供便利
一是进一步提升研发用样品跨境流动的快捷性,酌情降低研发用药品/医疗器械的进口税,以减少其在沪研发创新的成本并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