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地区夏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及防控对策

2021-08-25张小飞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夜蛾夏玉米区县

张小飞,李 菁, 徐 进, 杨 洁, 张 毅, 曹 瑛, 张 涛

(1.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文理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玉米(ZeamaysL.)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型作物,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陕西关中灌区是陕西省玉米高产区和主产区,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60%以上,总产约占全省玉米产量70%[1],2019年西安市玉米播种面积为11.63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43%[2]。由于栽培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加上多年的连作、气候变化等多重影响,每年由于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以上[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由于其具有为害重、经济损失大,寄主广、为害时间长,迁飞远、种群蔓延快,产卵多、繁殖能力强和抗性高等特殊习性,为我国粮食生产上的“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致灾生物。2016年草地贪夜蛾入侵非洲,随后扩散至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导致受害地区玉米大面积减产,严重地区产量损失高达50%以上[4]。2018年草地贪夜蛾在印度被发现,随后在东南亚各国也相继暴发为害[5]。我国2019年1月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到10 月已扩散至 26 个省(区、市)[6],目前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南方定殖[7]。2019年5月31日陕西省洋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之后在全省63个县区发生为害[8]。西安市于6月28日在周至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该文通过对2019年西安市夏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基于此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西安市辖区9个涉农区县(见表1)。

1.2 成虫监测

草地贪夜蛾诱捕器及诱芯由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诱捕器为桶形诱捕器,将诱芯置于诱捕器内,每个诱捕器放置1根诱芯,根据持效期定期更换诱芯。田间放置参照刘杰的方法[9],玉米苗期,诱捕器高于玉米20 cm。玉米成株期,调节诱捕器高度于玉米冠层。

1.3 幼虫监测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苗期至灌浆期的均可发生为害,幼虫调查每隔3 d调查1次,田间调查取样参照刘杰的五点取样法[9]。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地贪夜蛾形态识别特征及为害症状

草地贪夜蛾幼虫多呈棕褐色,也有少数个体呈绿色,体长5~40 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高龄幼虫具倒“Y”型斑,其腹部末端有的4个正方形排列黑斑[10]。成虫翅展32-40 mm,其中前翅为棕灰色,后翅为白色。雄虫前翅呈灰色和棕色阴影,前翅有较多花纹与一个明显的白点。

在玉米上为害取食形成的虫孔排列较乱,叶片同时可见半透明薄膜“窗孔”和不规则长形孔洞、叶缘缺刻,偶尔也见成排虫孔,也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是不同虫龄、心叶中不同取食方向、单株多头幼虫为害所致。幼虫也会为害未抽出的雄穗。低龄幼虫取食叶片,形成半透明薄膜状窗孔或大小不等的孔洞[11]。高龄幼虫喜好钻蛀在幼嫩的心叶、穗苞中取食为害。

2.2 草地贪夜蛾成虫监测

2019年在西安9个区县的监测点中只有蓝田县、周至县、阎良区、鄠邑区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4个区县分别诱捕到89、135、20和45 头,共诱捕到289头草地贪夜蛾成虫。其中周至县诱捕数量占总诱捕量的46.71%。从时间上看,周至、蓝田县于7月28日同时诱到成虫,草地贪夜蛾成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上旬(表1)。诱捕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集中在沿山区县,发生早且扩散蔓延速度快,呈由南向北的扩散趋势。

表1 西安各区县2019年诱捕草地贪夜蛾成虫统计

2.3 各区县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情况

2019年6月28日在周至县尚村镇首次查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面积0.13 hm2(表2)。除灞桥区以外,其他区县都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截止9月30日统计,全市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2172.81 hm2,重发面积546.68 hm2;平均百株虫量0.22头,最高百株虫量5.3头,平均被害株率0.62%,最高被害株率10.67%(表3)。幼虫主要危害夏玉米田,春玉米田块仅零星受害,其原因主要是草地贪夜蛾发生时期正值我市夏玉米生长前期,叶片组织幼嫩,食源充足,为该虫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2019年全市通过采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面积3 533.35 hm2,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有效遏制了草地贪夜蛾的蔓延,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有力地确保了我市秋粮生产安全。

表2 西安各区县2019年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情况统计

表3 西安各区县2019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及为害情况统计

2.4 防治技术措施

2.4.1 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草地贪夜蛾监测预报体系,充分利用高空雷达捕捉、灯光和性诱剂诱集、田间人工调查等方法对害虫种群进行监测[12]。玉米生长季开展大田踏查,确保治早治小。

2.4.2 成虫诱杀技术 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捕器诱虫,可搭配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12]。

2.4.3 幼虫防治技术 主要有:

(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可选择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制剂[13]。天敌昆虫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两大类[14,15]。如一些捕食性蠋蝽和益蝽和寄生蜂、姬蜂。

(2)应急防治:化学农药是应对草地贪夜蛾暴发为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当虫口密度达到每百株10头时,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选农药[16~18]。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下午4点以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

3 讨论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自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后,已扩散至包括西安市在内的26个省(区、市),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19年,陕西省草地贪夜蛾在63个县区发生,发生面积5 013.36 hm2,平均被害株率2.63%,百株虫量2.56头。其中西安市发生2 172.81 hm2,发生面积占全省的43.34%。分析西安地区发生严重主要原因有:一是每年7-8月份是由于西南季风的影响,草地贪夜蛾随季风向北迁徙,此时西安地区夏玉米正值生长旺季,雨量充沛,气候条件适宜,利于害虫繁殖,还有源源不断迁飞过来的虫源,虫源基数大;二是玉米生育期不一致,适于草地贪夜蛾的取食为害。如阎良地区甜瓜陆续收获后开始播种玉米,和正常夏播的玉米生育期不一致,由于草地贪夜蛾更爱取食幼嫩的玉米,这就给草地贪夜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三是田间幼虫从1龄期到6龄期幼虫均有,世代重叠,4龄以上幼虫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加上玉米后期植株高大,给监测与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

2019年西安市草地贪夜蛾最早于6月28日在周至县发现,而成虫最早在7月28日才诱捕到。其可能原因是田间成虫种群数量较少时,性诱方法难以诱捕到零星的成虫,成虫数量增加后,性诱监测诱捕成功率增加。对于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防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早期预警,因此需要进一步筛选更高效且专一性更强的性诱剂,保证高效成虫诱捕监测,严防草地贪夜蛾爆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保障西安市秋粮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夜蛾夏玉米区县
泸州市
冷藏条件对夜蛾黑卵蜂繁育的影响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气象条件对济南市济阳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2020年为例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