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2021-08-25何红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切口

何红霞,唐 春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乌鲁木齐 832001)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5%~8%,早产儿发病率更高,病因尚未完全明确[1]。近年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新技术主要包括导管、球囊、手术等治疗,而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首选[2]。患儿的康复除手术医生技术操作外,术后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尤其是术后切口护理。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操作流程复杂,操作不当极易出现高危风险[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是通过对失效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率等进行系统评估,辨别存在的患者安全风险,预先建立相关预防措施,改善工作流程,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指数的一种结构化的系统安全管理工具。与根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相比,HFMEA是一种前瞻性、预见式的风险管理工具[4]。因此,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中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患儿年龄均出生后13~28 d;患儿符合《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技术规范试行》[5]相关规定;患儿所患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均为肺动脉瓣狭窄,且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标准》[6];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并签有同意书。2)排除标准:患儿年龄均>28 d;患有其它类型疾病;除肺动脉瓣狭窄以外的其它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中途退出,未签有同意书者。经严格纳入排除后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6例作为A组,其中男35例,女21例,平均出生天数为(25.1±2.4) d,采取常规术后切口护理流程;2018年6月-2019年2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60例作为B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出生天数为(24.9±1.3) d,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术后切口护理流程。2组的性别、平均出生天数等一般资料比较,计学差异无统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A组 行常规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镇静药物的使用,保证患儿充分镇静,交替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减少外界刺激,呼吸道管理避免二氧化碳毒瘤、合理气道湿化、吸痰、临测血流动力学,早期积极利尿,保持心包引流通畅,补充血浆蛋白,纠正贫血。

1.2.2 B组 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术后切口护理流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制定主题: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的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整理记录,头脑风暴、专家咨询确定“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中的应用。2)组建团队:专业医师5人,新生儿心脏专科护士8人,医护合作进行护理质量的管控记录及评价。3)护理流程:实施前要进行操作前的准备,对病房内的环境充分消毒,保证病房环境的舒适性,医护人员严格洗手。操作准备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风险,保证一切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进入ICU后,对患儿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评估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考虑四季对患儿手术切口的影响,如夏季切口容易感染,做好预防措施。4)执行危害分析:将存在的失效模式,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议,客观讨论危害,执行危害分析,罗列潜在失效点。充分考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切口可能出现的危害,并进行分析,考虑切口的干燥于次日将胶布、纱布撕掉,保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准确识别患儿皮肤的变化情况及时预防。

1.2.3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危机值评量 依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关于儿科危机值的确定,结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切口护理危机进行综合性统计,制定然机值的评量,并确定失效评价标准。见表1。

表 1 失效严重度(S)评价标准

1.2.4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失效频率评价 失效即指一些不当的护理操作,通过失效频率的确定,评价先天性心脏疾病患儿术后的切口护理的情况。见表2。

表 2 失效频率评价内容

1.3 观察与评价标准

1)2组的临床一般情况比较:主要评价内容包括两组患儿发生感染情况、发生感染后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8];2)2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术后切口未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及时处理后无影响为有效、伤口轻度发生感染并经及时处理感染得到控制为显效,无效为患儿发生感染并经处理仍然无效[9];3)2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比较:采用Comfort评分方法[10],该方法适用于新生儿至17岁之间,共18个指标,血压、呼吸反应、警觉程度、平静或激动、体动、心率、肌力张力、面部紧张程度,每个指标评分为1~5分,总分为40分;4)2组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评价内容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11]。

1.4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录入SPSS 20.0 数据库,进行双人核对后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频数或百分比(n,%)描述;计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一般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临床一般情况比较(±s)

表3 2组临床一般情况比较(±s)

注:与A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感染率/% 感染消退时间/min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住院费用/万元A组 56 8(14.30)82.39±5.89 21.36±1.45 3.94±0.98 B 组 60 2(3.33)#20.58±0.43#14.13±0.89#1.78±0.31#

2.2 2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见表4。

表4 2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例(%)

2.3 2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2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比较 例(%)

2.4 2组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6。

表6 2组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前身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12],最初FMEA被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分析中,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高危风险采取防范措施,由于该分析工具在工程领域取得的成效,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更多领域,如临床医疗领域中的一些高危护理操作,通过对该工具方法的有效使用,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研究[13-15]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复杂,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新生儿本身免疫力较低,身体各机能均未发育完全,处理不当会导致患儿感染,若未及时处理,患儿有可能发生残疾或死亡,导致手术失败率增加。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以制定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的操作前准备、计划,并充分检查护理人员的及病房所处状态,针对可能发生的感染源,提前给予防范,确定可能发生的医疗失效模式重要点,并进行罗列护理过程的重点,对干燥、无红肿渗液的切口选用银离子敷料覆盖,有红肿或伴渗液切口使用含有硝酸银的汇涵术泰清洗创面。有感染、渗出量大的切口用藻酸盐类敷料进行填充。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最为准确性的护理预防措施,对于有感染的患儿给予及时性的处理,保证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16]。

研究[17-18]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的制定至关重要,通过有效合理的制定护理流程,并按照护理流程执行操作,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因感染延长住院时间所花费的费用,减轻家庭住院费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的先心病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消退时间明显高于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患儿术后的一般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先心病术后切口护理中,能够规范术后切口护理流程,并且通过失效点的确定,严格按照重点加强相关失效点的护理防范,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成功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19]。研究表明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先心病术后切口护理中,能够确定术后镇静为关键失效模式,减轻新生的疼痛程度,避免哭闹造成的切口愈合问题产生,因此充分镇静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的规范性,一定程度地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失效引发的危险事故发生。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切口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GJA8基因错义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遗传分析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