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之人
2021-08-24大鱼
大鱼
电影《天下无贼》里葛优大爷有句著名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事实证明葛优大爷的话很准确。其实,无论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人才都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主要力量,都应备受重视。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有才华的人十分推崇,关于有才之人的典故流传下来很多。下面我们先读一段相关的小古文吧!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段文字出自南北朝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文中所说的“谢太傅”就是谢安,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其家族也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那句著名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谢”指的就是谢安一家。上面这段古文讲的就是谢安家里的事,记叙了谢安和子侄辈的日常问答。
简单翻译一下: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内部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谢安大笑起来。这个女孩就是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谢家的家教家风。以谢安为代表的长辈非常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会为家里的孩子营造注重才华、展示才华的家庭氛围。当然,谢家的子孙也不负所望,小名为“胡儿”的谢朗少有文名,《世说新语·言语》篇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引《中兴书》说他“博涉有逸才”。而这个文采明显压过谢朗的女孩,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才女谢道韫,她因小时候这个“咏雪”的故事,被称赞为“咏絮之才”。正是因为谢家子侄辈裙钗不让须眉,谢安“大笑乐”。从此,人们便用“咏絮之才”来形容有诗词才华的女子。
如果说“咏絮之才”是对女才子的专有称呼,那下面要介绍的“八斗之才”就男女通用了。这个典故出自谢灵运之口: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在这句话中,有谢灵运对曹子建才华的盛赞,也有对自己的才华的自信。谢灵运把才华这种很虚幻的东西做了量化。他说,如果天下所有的才华有一石那么多,曹子建自己就独自占有八斗,我谢灵运有一斗那么多,剩下的一斗才华由从古至今的人共同拥有。
我们先把这里的计量单位搞清楚,一石等于十斗。谢灵运认为“曹子建独得八斗”,就是说曹子建占了天下才华的十分之八,而他自己“得一斗”,也就是只占了十分之一。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谢灵运对曹子建的推崇,他认为曹子建的才华是远远超过自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谢灵运就很自谦了,因还有最后一句“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这句话是说古往今来的人一起去分剩下那十分之一的才华,古往今来之人不计其数,每人才能分得多少?所以,谢灵运其实是说,我承认曹子建的才华远远超过我,可是除了曹子建,剩下的人根本没法跟我比。比才华,他谢灵运是毫无争议的“万年老二”。
不过,大家还是愿意记住冠军,所以这个典故成就的不是谢灵运,而是曹子建的“八斗之才”。“八斗之才”一直沿用至今,用来形容人富有才华,也作“才高八斗”。
好了,讲到现在,我们了解到了古人对有才之人的两种不同称呼——“咏絮之才”和“八斗之才”,我们也清楚了它们的含义。那么,除了这两种古人对有才之人的称呼,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对人才的专有称呼呢?老师来给同学们拓展一下:
江郎之才——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他年轻时很有才气,是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不过,到了晚年,他的文思渐渐衰退。所以我们更熟悉的词是“江郎才尽”。
夺席才——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有点儿像我们现在的辩论大赛。于是刘秀就让百官中能谈“经”的,在正月初一进行辩论比赛。凡是辩驳失败者,就将座位让给辩胜者。侍中戴凭熟读经典,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因而他连续取胜,一连坐了五十余個席位。后人把这种善于舌辩之才称为“夺席才”。
扫眉才——扫眉,就是画眉毛。听到这儿,我们就能猜出来这也是形容才女的。唐代有位才女叫薛涛,她以其才华与美貌并重,以及与文人骚客的诗书唱和,成为当时卓有成就的女诗人,被称为“扫眉才子”。
与人才有关的称呼还有很多,典故也不少。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人才的重视,现在让我们再读一段历史上论述有关人才重要性的古文《齐威王论宝》: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读过此文,我们知道在魏惠王的眼中,宝为夜明之珠;而在齐威王眼里,宝为国之人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对人才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导致两个国家的盛衰之别。所以,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优秀的民族,首先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同学们也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