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埠闲话(二)

2021-08-24

杭州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南浔闸门西塘

“大扈”与“埭坞”

杭州城里夹城巷和长板巷,隔了一座老德胜桥。早先,靠一座德胜坝吃饭的坝夫、脚夫、车夫、挑夫、力夫,河上河下,熙熙攘攘。他们大多是下三府的苦人儿,住了坝头提供的披屋,也有住倒覆的破船底下,也有住竹篾席子的滚地笼。他们和南来北往的船夫一搭话,总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赶紧,带上一句话,捎回一封家信。

坝夫开腔,总是问“哪da/wu咯啊?”“哪”带一点“耐”的吴音腔。

船夫也是要套一点近乎的,有了乡情,船落坝的时候,坝夫的绞绳放得悠,船头也会少打进一些水。船夫赶紧回话:“吾咯da/wu是南浔!”这话回得慢慢悠悠,舌头软番得像粘了糯米年糕,“吾”也是带有一点“耐”腔。南浔属于湖州府,腔调倒有点像临近的水乡嘉兴府,水一样的软软。南浔船夫这“da/wu”,要是中规中矩写出来,也有讲究。

钱乃荣先生说,上古的吴地多沼泽,“wu”是一种渔具,也就是竹编的篱,拿一个倒置的“T”型支架,往里赶鱼虾。后来有了文字,也是依照这篱的称呼,叫“扈”。早先的吴人,称所在的水乡为“大扈”,也是想往大里说了。上海早先叫“扈”,也这意思,后来加了“三点水”,成“滬”了。

河中坝下,又来了一只白壳子船,一支桅杆,船仓棚有前后两间,中间略低,像个“凹”字。坝夫问,“哪da/wu咯?”船夫说:“埭溪咯!”埭溪在吴兴,和南浔一样,都属湖州府。不过,埭溪人说的da/wu,就不能写成“大扈”了,认真说,应该是写作“埭坞”。

是的,埭溪也有流水,不过,山里山,弯里弯,流水总归是潺潺溪水为多。吴地人好说:“耐害我一埭一埭跑。”可见,“埭”指的是地埂、土坝,一趟一趟来回跑,也像是在说数目。《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小陆兰芬插嘴道:‘阿姨,耐说格阿是老爷?前埭老爷屋里做生日。”表示的就是“前趟”“上一次”,也是拿“埭”计数了。

这“埭坞”的“坞”,是指山坞,从wu音而来。这要是说到文字初起,就只一个wu音。后来的后来,为了区分,加了“土”傍,加了“火”傍,都有。

吴语鼻腔音重,不管说“da/wu”,还是“dai/hu”,或者“dang/hu”,在老杭州人看来,应该都是“大扈”。毕竟,从前的从前,杭州也是一片好大的水域。

斗门

当坝夫和船夫问答了“哪da/wu咯”以后,也有的船户会狗尾续貂添上一句,说是某某斗门来的。譬如奉口斗门,或者何家斗门,或者天竺斗门。本意也是讨坝夫的话头。“斗门”,是一条河的上游的闸门,也是溪流的尽头。闸门以上的山乡,船只是很难上了。

斗门,也称“陡门”。“斗”与“陡”,古汉语相通。相比之下,说“陡”的历史就更为悠久了。斗门,或者陡门,往往处于溪流的高处。随汛期、旱情的不同,泄洪、储水,开闸、闭闸。于是,溪流或翻闸滚滚而下,或略泄小水向下潺潺而流。

五十多年前,斗门就是船只的出发地或者到达地,是挂在船夫、纤夫嘴边的常词。奉口斗门在西塘河尽头,何家斗门在宦塘河上游,天竺斗门在余杭塘河的起源处区域。它们的变化现在太大,要是有人再问“斗门”,当地的后生都当是“天问”了。

每一条由山涧形成的溪流下泄时,逆流而上的船只,纤夫是一步一蹇,吃煞苦头。仅仅在何家斗门附近,也就是老余杭仓前的吴山和北面的径山之间,再早还有王家斗门、西涵斗门、统天斗门、運其斗门。要是大雨连续三天,这些溢出斗门而下的滚滚溪水汇成的宦塘河,浩浩荡荡,汹涌下奔,逆流的船只都要停航。

有斗门,就有南来北往的船客,有乡民的聚居,有集市的赶圩,有货运的逶迤。日伪初期,何家斗门还是日本人重兵把守的一道封锁线。因为过了何家斗门再往西、往北,就是国民政府浙西行署的游击区范围。来往何家斗门的各色人等,鱼龙混杂、生死暗伏。

西塘河尽头的奉口斗门,也写成“奉口陡门”,可见历史悠久。奉口陡门附近有一座庙,久古,名“實厢奄”。庙中有铭文说,此庙原本唐朝前期所建,为纪念筑造奉口陡门时因疲劳过度而落水身亡的两位将军。奉口陡门建造在东笤溪大塘和西塘河的接口处,但陡门的原址,如今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对照古地图,西塘河的上游就是东笤溪,相合于上牵埠村北侧。试想当年,汛期之时,东笤溪大水,奔腾而出,多少桑田农家,或为鱼鳖。难为当年的古人,要建笤溪大坝,要建陡门,要有一条原本是溪水,后来称为西塘河的泄洪水流。要是没有實厢奄所纪念的那些英雄,后来的西塘河也不会那么从从容容地从北往南,流过良渚、勾庄、祥符桥,经小河,过会安桥,汇入大运河。

这一天我们终于见到了奉口陡门的原址,在上牵埠村的一座木桥上,桥下是西塘河的古河道。站在木桥上,一位当地的乡人指点说,顺河北望,不远的高处,有一座螺旋式提升闸门,从前的奉口陡门,就在螺旋式闸门位置。它守着的,正是东笤溪大坝的泄洪口。当闸门在非汛期关闭时,北来的笤溪并无流水。

返身,站在桥上望南看,西塘河在上牵埠村分成两路,一路拐向东,一路正南,通向大运河。西塘河上的船要是从大运河过来,可以在木桥南拐向东去,通往塘栖的大运河段。这一段西塘河挖掘于元末,是大运河南端改道以后形成的,也是当年西塘河所起到的又一支漕运补充。

古奉口陡门前的河道悄无一船,上牵埠村静谧少人,一个世代烧酒的农家酒坊,醇香满溢。酒坊的章姓女主人50多岁,她说:上牵埠村也叫“上纤埠村”,她幼时,奉口陡门前的船只整日很多,村中的一条老街也蛮热闹。就这一句话,我似乎听见了纤夫的号子,在陡门前徒然响起。也似乎看见纤夫们弓腰光膀,哈腰煞力,拉船的纤绳绷得笔直。

应该还有,货物的转船换船,船客商人的匆匆来去,或是住宿,或是继续北上渡了东笤溪。还有,酒家栈房的幌子,买卖的招揽吆喝,交易的讨价还价,都因为奉口陡门,在村中的老街上呈现了出来。

猜你喜欢

南浔闸门西塘
海闸门
烟雨西塘
去西塘发呆
男神APP
水利工程渠道闸门运行管理及技术探讨
西塘古镇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智破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