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乡镇(街道)财税问题研究

2021-08-24徐林菁

今日财富 2021年23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财税税收

徐林菁

当今社会,政府正在积极引导我国人们走上幸福现代化小康的道路,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乡镇企业打击巨大,也影响着乡镇税收的发展,不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或者说是对于我国的乡镇居民,都将对其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形势下我国乡镇财政管理体系不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乡镇财政收支分配不均衡,支出压力过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大、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形势严峻,乡镇财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等财税方面存在的矛盾性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研究新形势下应对措施。只有有效地改善了我国传统财务税收与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够推动各级财务税收工作有效地开展。

乡镇(街道)作为中国行政机构中最基础的一环,乡镇(街道)的财税分配保障制度直接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民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居民的需求发生着变化,财政税收的主体也在改变。在一些城镇化较好的乡镇,地方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物品的需求增大,财政税收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一、乡镇(街道)财税现状和问题

(一)乡镇财政管理体系不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乡镇政府领导者虽然已经意识到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在政府内制定了一系列支出管理工作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财政管理制度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完善,上层的政策法规接受较慢等。在一些地方农村地区,还存在账实不清、管理不严格、效率低下等情况,导致农村对于国有资产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最后,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和预算管理体系存在欠缺,对预算工作不够重视,预算的实际利用程度不高,并且不能保证基层一级支出完全按照预算来开支。一些偏远地区的乡镇政府并没有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缺少对预算的编制报告的绩效考核和风险评价,导致其所对应的财政支出工作缺乏科学合理性和必要性,造成财政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二)乡镇财政收支分配不均衡,支出压力过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大

我国分税制下的财政管理制度对于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事权、财权、立法权做出了明确界定,构建了分税制下财政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各级政府在财权范围的划分上不尽合理,可以为乡镇基层地区提供专使用和调控的财力极为有限,加上2006年以来我国正式颁布法规取消农业税,在根本上降低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但也直接导致了乡镇地区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各地区之间财力分配不均衡,经济较好的乡镇地方税收越来越高,而贫穷偏远的乡镇对于上级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越来越大。随着城镇化特别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乡镇乡村一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凸显,这些需求使得乡镇一级对于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和针对民生的建设上的投入增长过快,只能通过负债获得,乡镇财政的负债规模和范围正在进一步地不断扩大,政府债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不成正比,财政国库偿债压力增大。

(三)疫情防控影响经济发展,税收增速下降

2020年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企业停工停产,经济运行近乎停滞,对各级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冲击,一季度财政收入呈断崖式下降,大部分企业举步维艰。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内很多地区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方式,防控疫情。多个国家实施入境管制措施,中国国内以及国际经济活动受阻,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产生了严重冲击。2020年一季度实际GDP负增长6.8%,名义GDP负增长5.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6.4%。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受疫情冲击出现负增长,新冠疫情对乡镇财政收入的负面冲击比甚至2008年金融危机还严重。税收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策性减税降费效果显现,减税降费主要是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疫情防控新出台的免征增值税减收政策及去年减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受疫情防控、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原料价格波动、工人不足等影响,多数乡镇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订单数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导致利润下降,纳税减少。虽然二三季度经济回暖,但碍于国际形势严峻,税收收入无法持续增长。

(四)乡镇财税工作人员负担较重,专业能力有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对于乡镇财务和税收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从事财税管理的部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较低,对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乡镇一级的工作量和待遇不成正比,一些乡镇财税人员不仅从事本职工作还有日常民生保障工作,例如脱贫攻坚、征迁拆迁、护林防火、疫情防控、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基层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作超负荷,工作压力巨大也导致了积极性不高。再者,庞杂的财政税收工作容易引起人员产生厌烦心理,基层人才流动渠道过窄,机制不畅,一些人员仅局限于本街道、本单位内流动,人员更新较慢,乡镇一级留不住人才,人才外流严重,老同志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不够,这些也会影响乡镇财税工作。

二、新形势下乡镇(街道)财税优化策略

(一)创新并完善会计核算和财政管理制度,优化财政预算体系,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完善,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衔接,更好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效率、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基础作用。首先,应完善有效的财政支出的管理系统,对不同的支出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其次,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加强对县级以上财政支出经营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严格审查各级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持续优化各级财政分配关系,构建事权、财权与支出责任相统一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机制;最后,各级政府应根据现行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具有当地特色的预算管理制度,合理的编制预算编制表与风险评估表,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计不同的预算制度以增强制度设计的创新性、时效性。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财税税收
“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构建
乡镇财政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乡镇财政改革中的激励机制与财政管理的研究
试探乡镇财政管理问题及建议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重塑乡镇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