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奇趣横生的故事里
2021-08-24叶志盛
叶志盛,江山名师,教坛新秀,百优班主任,衢州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江山“劳施豪”合唱团低声部成员。19岁从教,30年教龄,25年班主任生涯。做过教研组长、年级段长、团委书记、教科主任;参加過大比武、创优课,市级比赛、地区比赛、省级比赛,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带学生一起种过猕猴桃、上街摆过摊,一起逛过乌镇、游过绍兴,一起编过杂志、出过CD。业余好打球下棋,写字看书,跑过马拉松,写过小文章。教学喜欢新花样,生活常怀平凡心。平生也无凌云志,至今偏爱陶渊明。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学界一般依鲁迅的观点概分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从广义上讲,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新文化运动之后,这种小说创作曾一度陷入了沉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内不少文学期刊开始开辟专栏发表新笔记小说。这些新笔记小说借鉴了文言笔记小说的写作手法,以极其简练的笔墨写人、记事,质朴自然,又极具幽深的怀想空间和文学审美意味,现已成为新时期小说文体中最具民族性的小说创作形式之一,比如汪曾祺的《故里三陈》、李庆西的《人间笔记》、贾平凹的《商州三录》、孙犁的《芸斋小说》等。
笔记小说的故事情节多为直线发展的笔记体,叙述的故事内容往往呈现出超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营构的鬼狐世界,充满着寓言特质,常常带有象征色彩。笔记小说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细节的夸张变形。语言表述,或浓墨重彩地铺陈,或洗练简洁地白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现代笔记小说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从追求真实性逐步发展到讲求虚构;二是篇幅从精短发展到更注重故事性和构思的艺术性,不再受篇幅长短所限;三是语言上更加贴近生活,常有点睛和传神之笔;四是注重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刻画。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多篇笔记小说供学生学习。文言笔记小说如《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狼》《卖油翁》《河中石兽》等、现代笔记小说如阿城的《溜索》等,读来趣味盎然,又有含蓄隽永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