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视角下中西方景观可持续发展探索研究
2021-08-23林家慧
林家慧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意识到由于城市的大力发展而带来的一些环境、生态问题“双修”理念也在这种大环境下孕育而生,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理念从两个方面出发为了最好的解决“城市疾病”,用更科学的方式改善社会群众的生活环境,很好的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推动了我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脚步。
关键词:城市双修;绿色设计;可持续
1.何谓“城市双修”?
近几年在我哥各大城市规划会议中都涉及到“城市双修”的循环可持续理念,其不仅是着力于修复生态环环境中问题,更是将“修”的理念贯穿其中,对城市进行翻修,提升城市的特色,也为城市注入新鲜的血液。
1.1“城市双修”的意义
“城市双修”理念虽说是我国提出,但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在全球已然不是新鲜事,甚至早在我国开展一系列生态建设时他们就已有成熟的规划体系了。如德国埃姆歇河生态恢复与滨水空间更新发展,虽然德国埃姆歇河在1906—1920年间就曾经历了改直、加深及渠化河道的阶段,但自1981年起,EG委员会就致力于由渠化状态转变为自然河道的生态修复工作。埃姆歇河生态修复的项目,堪称程碑式的示范项目极好的引领了埃姆歇河生态修复和景观再生的前进方向。在那之后,出现了“雨洪未来更新”的可持续雨水管理项目、“可持续和可达的城市景观”及“新埃姆歇河谷项目”等,都充分体现了笔者文中所提到的“城市双修”的核心理念,这样看来中西方对于生态的保护及修复再生都是极为关注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城市双修”道路的基本落脚点
我国“城市双修”的理念巧妙融合了国情,在城市与生态建设上做到了统筹兼顾,能够形成更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风貌,其都执行规划的原则如下:首先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以增加人民福祉为首要目的,在城区问题集中且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敏感区域进行修复,能够进一步的关切到老城区内的弱势群体的权益。其次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且系统的制定“城市双修”的执行规划路线,在落实的过程也要高效精准。最后是“尊重自然”,落实发展理念与自然和平共处,为生态修复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边修复边破坏的情况发生,保护优先,科学推进。
2.2“城市双修”的全球化探索
(1)“修复”的国内外案例分析
国外选取项目位于美国,占地28英亩,是该区域业主对于所许下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坚定不移。曾经为了支持快速发展的城市基础建设,这里几乎是消耗殆尽,而通过Design Workshop的跨学科设计团队的生态修复设计成功地将这片似乎已无可救药的区域转变成了不惧恶劣天气与短暂生长季节的挑战,它极具生命力且富有高山生态系统,几乎是焕然一新(图1)。数十种植被群落重新来到这片区域,包括山杨林、针阔叶混交林、艾灌林、草甸、滨河植被等等,重新重建了场地内重要野生动植物与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也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多方面的生态修复,始于对周边环境状况的深度分析,包括植被群落、物种结构与密度以及微气候皆被列入研究范围之内,并贯穿始终,影响着整体方案的确定。完整的基地分析还显示出了当地从十月到四月发生的极端气候变化,如日光暴晒,盛行风,温度波动以及扩大的冰雪覆盖面积等。此外,一项针对区域内山地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显示,十种各具特色的植被类型被引入或是回归到了这片地区,包括松林、混合针叶林、杨树林、滨水杨木、滨水柳木、干草甸、湿草甸、自然出现的莎草湿地、山地灌木丛和开阔水面等。这样周密深入的设计很难不达到如此好的效果。
国内选取项目位于中国魔都上海,名为楔形绿地城市设计及景观概念规划。设计团队在场地制造出一个生态栖息地。不仅仅在植被上加以修改,还几乎是重建了水生系统,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善水体系统使得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图4)。项目全方位的进行了场地的严密布局,从空间、种植、盛行风、及地形等方面提高了整个空间的生态改善作用,包括提升区域空气质量、通过微气候循环来缓解魔都上海的热岛效应问题等等。在社会群体共鸣方面,项目也嵌入多种模式的公共设施,设有公园以及较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各个地区更加紧密的进行发展,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平衡可持续发展。该項目的全面化使其能够很好地融入城市之中,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总和区域,不仅从气候生物等生态角度出发进行深度的专业探究,还不乏公共交通等综合娱乐场地,将生态与群众需求较好的融合在一起,成为城市中新的风景线,促进了群众与“城市双修”之间的关系,使其接纳程度也有所提高。
2.3设计人的设计引申
(1)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
目前全球城市建设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我国如今较为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问题,均是发展较快的工业所带来的弊端。政府目前进行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措施,如:加大高污染企业的监管,紧缩高污染产业的规模;或将高污染产业转移至二三线城市。但这些只可解一时之忧,近几年“城市双修”理念才是能从根本上缓解环境问题,为快速发展的城市提供修养身心的栖息地。
(2)新老城区规划的差异性
“城市双修”理念实施的范围在我国来说是应该更广泛的。由于我国地广人稀且东南西北跨度较大,城镇发展有较大差异,所以理念的统一实施程度也是较难的。我国的双修理念不仅要顾及到区域差异,还要顾及到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差异,在统一化的规则面前就根据我国的国情是比较难做到的,故我国实行“城市双修”理念的难点也在寻找系统化的规划方式上。
(3)社会群体的共鸣性
社会群体不仅是建设城市的一份子,更是享有城市公共资源的主体。在“城市双修”理念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到适用人群的福祉。在生态修复上让社会群体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城市修补上更要结合地方特色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空间改造项目,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引起社会共鸣,得到社会群体的大力支持,对于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现场推进都有着不言而喻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翯.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3):136-137.
[2]王敏,叶沁妍,汪洁琼.城市双修导向下滨水空间更新发展与范式转变:苏州河与埃姆歇河的分析与启示[J].中国园林,2019,35(11):24-29.
[3]郭微.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规划设计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