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2021-08-23杨波

新农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需水吸收量

杨波

水稻要高产,配套技术是关键。近几年,随着凌海市水稻配套技术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也相应的有所提高。

1 水稻高產栽培群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根系发达,生活力强;叶片挺立,功能期长;生物量足,谷草比大。

2 选择水稻优良品种

2.1 选择品种的原则

水稻品种一定要选择稻米品质好、种植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高产、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具体来讲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应我地区水稻优良品种;其次就是根据人们对稻米食用口感的要求,选择米质好,口感纯正的品种,且具有较强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第三要选择综合抗性高的品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上常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要强,例如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水象甲等;最后一定要选用通过审定的品种及综合性状好、待审定的品种。

3 培育壮秧技术

适时稀播:稀播种育苗是水稻育壮秧的基础,施足底肥是培育壮秧的保证。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除品种以外,栽培措施也非常重要,首先是培育壮秧技术,其次是配方施肥与病虫害及时防治技术。第三是带蘖插秧技术。

育苗方式:由于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大多数采用大棚育苗盘育苗技术。

育苗营养土的选择:选用基质育苗效果较好,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种子消毒处理:选择发芽率达95%以上的种子,在播种前晒种、用盐水选种、用高锰酸钾或水稻灵浸种等进行种子处理。

播期及播量:凌海市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旬,采用育苗盘育苗,每盘播种量100克。

秧田管理:通风炼苗,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4 稻田整地技术

整地要求:地要整平、整细,无坷垃,上松下实。

整地方法:田块泡透后进行机整地。

5 插秧技术

适时早插,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做到合理密植。

插秧方法:现在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采用机插秧。

插秧质量要求:为了不影响水稻早返青,插秧时水层不要过深,一般以2~3厘米为宜。在插秧质量方面,一定要做到行直、穴准、不丢穴、不缺苗,如有丢穴、缺苗现象,要及时查田补苗。插秧深度不超过2厘米,否则会影响水稻返青与分蘖。

6 合理施肥技术

6.1 合理施肥原则

水稻施肥的原则是重施基肥,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和土壤的供肥能力进行施肥。科学施肥只能掌握促进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施肥手段,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朝着高产方向发展。

6.2 水稻吸收养分规律及特点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吸收氮量最多的时期是分蘖至穗分化,占全吸收量的65%~70%;对磷的吸收自分蘖开始至成熟吸收量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多时期还是分蘖至穗分化;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约占60%,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约占35%。抽穗后基本不吸收。根据上述水稻吸收养分规律及特点,提出以下高产施肥技术供以参考。

6.3 水稻高产施肥技术

肥料种类及用量:有机肥2000~3000公斤;水稻专用肥40斤每亩;水稻返青肥25公斤每亩。

施用方法:采用前重后轻3段5次全层施肥法。

基肥:重施基肥。分蘖肥,巧施分蘖肥。穗、粒肥,猛攻穗、粒肥。

7 节水灌溉技术

7.1 水稻需水及灌溉技术

水稻对水分的要求有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二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

7.2 节水灌溉技术

正常稻田水分管理:一般2~3天放一次水,见干见湿管理。

盐碱地灌溉,排盐洗碱。

适时换水,当土壤盐分>0.2%时,一般4天左右换一次水。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需水吸收量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菜豆对铜镁钠吸收利用的特点分析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建平县生态需水保障程度研究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
5种蔬菜和基质对土壤重金属吸收量及土壤钝化的影响
北运河河流生态需水分段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