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2021-08-23陆珮君

求知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陆珮君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全新攻略两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93-02

引 言

优美的旋律不仅能带给人们感官上的刺激,还能让人身心愉快、放松心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人们逐渐对音乐欣赏教学有所重视,但大部分教师还是秉持应试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转变思维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活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要利用多种教学攻略,优化教学过程,让小学音乐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一、音乐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生活

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能通过音符和节奏使学生感到愉悦,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比如,对于内向腼腆的学生,教师可通过欢快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嘀哩嘀哩》为例,欢快的音乐一响起,学生大多会跟着动感的音乐动起来,主动打开心扉,消除内心的紧张,顺其自然地融入音乐中。其次,在学唱《嘀哩嘀哩》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轻松而又具有弹性的演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同时在歌曲中让学生模仿小黄鹂鸟的叫声,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有重要的作用。音乐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优美动听的旋律,还能使其从不同的乐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全貌和风土人情。学生可通过动画、场景和歌词,感受宽广的大草原、绿绿的麦田、皑皑的白雪,还能感受到异域风情等。

例如,《新疆之春》采用新疆风格的小提琴独奏,并用钢琴伴奏,先后用D大调和A大调表现了新疆人民的风土人情和欢度节日的热情,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认识到了不同的乐器。所以,一首曲目能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产生联想,获取更多的知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在小学阶段,学生会逐渐在活动中形成协调能力,而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团队协调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第一单元中《小手拉小手》时,教师可让学生手拉手共同感受音乐的欢快,把身体上的接触作为互动的桥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潜移默化地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交流。在开展大合唱活动时,教师也应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让学生感受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遵守团队的纪律,让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这样的音乐训练不仅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有助于学生增强记忆,开拓思维

记忆的形成和发展特点依据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成长轨迹而各不相同,而小学是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最佳时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身边的事物、环境、乐器或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春来了》为例,“山青了,水绿了,小草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教师可以“春来了”为设计背景,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生活,通过学唱3/4拍,在“唱一唱、听一听、认一认”中体验音乐的韵律,从而感受柳树吐新芽的春景,以及小鸟悦耳动听的歌唱,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全新攻略

(一)转变思维模式,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

从当下的教育现状来看,虽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可相较于其他应试学科而言,音乐教学仍处于劣势地位,致使音樂教学的发展非常缓慢。基于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开展《玩具进行曲》的音乐欣赏时,如果教师仅仅给学生播放音乐,传达音律和节奏,学生就会感到音乐学习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更别说提高欣赏水平了。对此,教师应革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并将玩具依次排队,根据音乐的旋律让玩具也跟着一起律动,接着,让学生扮演玩具中的小动物,学习小动物的特征和走路姿势。这样,动感的音乐就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能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的世界,还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教学有很高的期待,加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1]。

(二)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和轻松的课堂环境

音乐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优美的旋律不仅能很好地通过音符和节奏表现出来,还能让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音乐情感,并释放情绪。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并愿意敞开心扉,释放天性,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例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资源,通过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提升其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2]。例如,《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欢快俏皮的音律让人想起雪景、圣诞老人。在教学时,教师可加上冬季的雪景、雪橇和圣诞老人的温馨画面,使学生在享受悦耳动听的音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来自视觉的冲击,并自觉融入歌曲的欣赏氛围中。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