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整体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2021-08-23张红蝶
张红蝶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中的實际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利用“Excel表格”将其纳入主体分为对比组(一般护理)和研究组(整体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整体护理;应用效果
2型糖尿病是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导致,血糖升高是该病的主要表现。冠心病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病,患病后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功能[1]。当两种疾病合并发生,复杂性、凶险性会大大增加。研究发现,在对症治疗同时辅以有效干预,能够更好控制病情。本研究纳入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比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利用“Excel表格”将纳入主体均分为两组。对比组40例实施一般护理:男22例、女18例,年龄61~87岁,均值数(72.3±4.5)岁;研究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6岁,均值数(72.1±4.7)岁。纳入主体均符合2型糖尿病、冠心病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比组:监测病情、指导用药、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基础生活护理等。研究组:(1)认知干预。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都不是非常了解,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观看视频、一对一指导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使其全面、正确认知疾病,提高依从性。(2)心理干预。因本病属于慢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且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为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与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其心理情绪变化情况,进行疏导和鼓励,引导其说出内心的困惑与问题,耐心给予解答,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饮食对疾病进展与康复影响较大,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清淡食物,严格控制钠盐、脂肪等摄入量。(4)运动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鼓励与指导其参加适量有氧运动,包括慢走、打太极等,通过运动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过程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5)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叮嘱与监督患者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睡眠,戒烟禁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分析两组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4.0软件计算处理研究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信息,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糖水平、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2型糖尿病、冠心病均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且基本无法完全治愈,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造成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心血管,并发血管并发症,大大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复杂性。另外,冠心病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当两种疾病合并发生时,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为确保治疗效果,需要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糖水平、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整体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理想,分析原因在于整体护理重视患者的主体地位,是以现代护理理念为基础,从认知、心理、饮食、运动、生活等方面给予其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护理质量、服务水平较高。
综上,给予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肖可.全程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