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2021-08-23宋玥亭

健康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儿科护理

宋玥亭

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应用于儿科护理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给予儿科常规护理+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沟通;护患关系

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较小,在诊治期间易出现哭闹现象,为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需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在国内独生子女占比较大,一旦患儿生病家属极其担忧。所以,临床除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还需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将护患沟通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有效消除患儿、家属的负面心理,满足其心理需求,争取获得患儿、家属的配合,有效缩短护患沟通的距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1]。本研究主要探究护患沟通应用于儿科护理对护患关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病历资料完整,且家属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异常、沟通障碍、智力残缺、患儿与家属不配合研究的病例资料。将68例患儿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医学实验的开展需求相符。见表1。此次研究的进行获得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落实常规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测、心理安抚、家长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护患沟通。(1)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沟通时要注意第一印象,平时要衣着整洁,一般建议儿科护士穿粉红色的工作服给患儿以亲切感。在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可向患儿、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基础设施,以免患儿、家属因周围环境过于陌生而出现紧张、恐惧感。(2)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时,要注意语言技巧与语言修养,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家属介绍病情的诱因、症状表现、治疗措施、治疗流程、成功案例等,从而增加患儿与家属对疾病的治愈信心,积极参与疾病的治疗中。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时,需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时患儿、家属会感到自己受到尊重,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另外,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交流时,不可以随意打断其谈话,要耐心倾听患儿、家属表达的意思,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和引导。(3)护理人员在与患儿沟通时,可以通过竖起大拇指、贴心话语的方式缩短与其的距离,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另外,护理人员在与家属沟通时,应以真诚、同情的心来对待,给予其更多的信任與亲切感。

1.3 观察指标

(1)护患纠纷发生率。(2)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法(百分制),分值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分值越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护患纠纷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年龄等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儿科护理人员是患儿的重要看护者,每天需要为患儿提供一系列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该将患儿作为重心,学会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分析问题,掌握护理沟通与交流中的相关知识,运用恰当的护患沟通技巧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多方面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从而拉近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冯雪萍.浅谈儿科护患沟通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36.

猜你喜欢

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儿科护理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浅谈处理儿科护患关系的技巧教学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