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2021-08-23母银华

健康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炎性因子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母银华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予以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脑损伤、凝血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NSE、S100β、APTT、TT、vWF和FⅧ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突出,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还能调节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复常,加快病人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凝血指标;炎性因子;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人群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静脉溶栓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应用比较普遍。阿替普酶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在该疾病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2~3]。为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随机纳入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予以急诊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平均(62.44±1.7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4 h,平均(2.23±0.35)h。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1~75岁,平均(62.38±1.6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4~3.8 h,平均(2.18±0.32)h。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纳入病例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2)从发病到送就诊时间不超过4.5 h;(3)无意识障碍且能配合治疗。

1.2.2 排除标准

(1)存在溶栓治疗禁忌症;(2)近期使用过抗凝剂;(3)患有严重精神疾病;(4)伴有严重的肝肾脏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所两组患者均接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补液、脱水、降压,以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是否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给予调脂、降血压或降糖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初始剂量定为0.9 mg/(kg·d),剂量的前10%在1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剩余药量通过静脉滴注在1 h内输注完毕。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脑损伤指标、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通过NIHSS量表进行评估,总分0~42分,评分越高提示受损程度越严重。脑损伤指标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通过SLISA法进行检测。凝血指标主要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FVIII)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炎性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

1.5 统计学方法

将获得的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描述,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和脑损伤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TT、vWF和FⅧ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症,突发的缺氧及缺血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脑细胞死亡脑损伤,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生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急诊治疗。静脉溶栓能尽快改善患者缺血部位的血液灌注,防止神经功能遭受严重损伤。

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过程中,脑组织由于缺氧缺血性损伤导致神经细胞破裂,许多损伤细胞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其水平可以反映出患者神经受损程度。S100β、NSE是常用的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比。NSE水平对患者脑损伤程度有比较敏感的反映,病发后患者颅内大量神经元坏死,导致大量NSE进入血液循环,使其在血液中的浓度显著升高。阿替普酶可显著减轻脑组织缺氧状态,有效降低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受损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凝血功能恢复,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如下: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凝血途径被激活,其激活过程会受到各种凝血因子的调节,FⅧ作为一种调节因子,可激活凝血性链反应,然后与vWF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会使血小板附着聚集起来,促进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明显增强,导致血栓形成链被激活,从而大大缩短了凝血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损伤程度,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赵海燕.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辅助应用对行静脉溶栓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40(2):49-53.

[2]谢江文,吕国菊,俞丽,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量效时效及安全性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25(8):572-575.

[3]陈静霞.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2):127-128.

猜你喜欢

炎性因子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