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文字剧场
2021-08-23高翔
高翔,文学博士,创意写作导师,诗人,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政法学院中文系讲师。曾获第44届香港青年文学奖,拥有创意写作教具“编剧大师卡牌”专利。
作家究竟是怎样写出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呢?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详细记录了他创作戏剧故事时采取的独特方法。他说:“笠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此其所以观听咸宜也。”在这里,李渔把作家创作故事的过程,比作是在搭建文字剧场。作家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还是演员。当作家拿起笔的时候,灵魂就已经顺着笔尖进入到了所写的故事情境中,他跟随着人物去行动,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同时又能跳出来,以导演的视角把控全局。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
首先,我们从亚里士多德那里获得故事场景写作的第一个秘诀:熟练运用“动词思维”。
具体来说,就是在提笔写作故事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动词。学会运用足够多的、准确而富有变化的动词,去展示人物的行动,以动词来勾勒出一波三折的故事场景。为什么动词如此重要呢?因为没有动词,人物就是静止状态,那样就没有故事发生。试想,在童话里,如果小红帽乖乖地坐在家里,而没有提起篮子走向丛林深处去为奶奶送蛋糕,也就不会有故事发生;如果灰姑娘只是靠着窗口发呆,抱怨着不公平的生活,而没有走到王宫去参加舞会,也就没有水晶鞋和之后的故事了。因此,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情节描述行动中的人。”我们想要让自己写的记叙文或者故事更加好看,就必须搭建一个动态的故事场景,也就是多用动词,让人物行动起来。很多同学讲故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缺乏动词思维。通篇用了很多描写情绪和情感的华丽辞藻,但人物没有行动,文章就变得空洞、乏味。
怎样在日常写作中避免静态的空洞描写,快速训练动词思维呢?教大家两个简单的方法:动词串烧练习和情绪转化练习。
动词串烧法,即刻意观察人的一连串动作,把这些动作运用准确的动词表述出来,像做烧烤一样,形成“动词串”,进而汇集成我们专属的“动词库”。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了。比如,我们去观察一个厨师做菜的过程,把每个步骤都用相应的动词记录下来。想象现在正在做的是红烧鲤鱼:“第一步,要把鲤鱼刮去鱼鳞,再掏除内脏和鱼鳃,反复冲洗多次。然后,用刀斜着在鱼身两面各划出三个刀口,便于入味。紧接着,切两块生姜,一块涂抹在鱼身上除腥,另一块擦拭锅底和周沿,这样不易粘锅。然后,开火,倒入花生油,让花生油覆盖锅底。烧热后,将鲤鱼放入锅中,调到小火,煎到鱼身一面金黄,再用铲子小心翻到另一面,继续煎。下一步,切一些葱段、姜丝、蒜瓣,混合着花椒、干辣椒,放入锅中和鱼翻炒,炒出诱人香味。然后,放入白糖,倒入少许料酒、白醋、生抽和老抽,小炒一会儿,加清水,开大火烧5分钟,再转小火焖10分钟,收汁,盛盘,撒香菜和葱花。”我们看这段“红烧鲤鱼”制作的过程,每句话都有动词,分别有“刮、掏、冲洗、切、涂抹、擦拭、开火、倒入、覆盖、烧热、放入、调、煎、翻、炒、撒”等一系列动词,串联成鲜活、生动、色香味俱全的文字剧场。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记录一下:咖啡师制作一杯咖啡的过程,茶道师冲泡一杯茶的过程,一个体操或跳水运动员运动的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一系列动词去展示流畅连贯的动作组合。记得把这些动词记录下来,收入到你的动词库。
情绪转化练习,是引导自己将笼统的情绪或情感描写,转化为更加形象、鲜明的动作表现。例如,你写道:“今天我真倒霉,气死我了。”你可以运用一系列的比喻或者环境描写来形容、烘托这种情绪状态,但是这样的句子无法让读者产生可视化的代入感。想一想,一个人倒霉,具体经历了什么?如果用搭建文字剧场的方法,我們可以将其改成这样:“今天一大早起床,迷迷糊糊的,居然把牙膏当作洗面奶涂到脸上了,然后又用沐浴露洗了头。匆匆忙忙喝了牛奶,谁知道拉肚子,跑厕所,发现卫生纸用完了。等朋友送来纸巾的时候,不小心又把钥匙掉进了马桶。好不容易把这些风波都解决了,一看手表,糟了!要迟到。马上去赶公交车,刚好公交车抛锚。改成打的,又遇大堵车……”经历了这么多倒霉事,我的气愤具体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可以用一系列动作展示。比如,“气得我抓耳挠腮,直跺脚;气得我无心听讲,只想在本子上涂鸦,可是越涂越烦躁,撕了十几张纸,团了一堆的破纸球”。也可以是:“气得我只想找盆冷水扎猛子,或者买一瓶冰可乐,浇灭心中的焦躁气焰”。类似的,你可以试着写一写:一个人悲恸欲绝的场景,一个人紧张和恐惧万分的场景。请注意,一定要运用足够多的动词,表现出具体的经历和动作。
当我们能够自如地运用动词思维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更高级的锦囊。这个锦囊便是来自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的“刺激—反应公式”。它可以助力我们去写作一个比“美食制作”和“情绪表达”更复杂的、更有挑战性的场景。比如我们要写一场篮球比赛,或者写一场追逐戏,这里面就涉及多个人的动作交替。如果只记录一个人的动作,那就失去了“对抗性”,比较单调。如果是忠实记录多个人的动作,就会眼花缭乱,分不清主次。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刺激—反应公式”:先确定一个主人公,想象在他身上安放了一台摄像机,将其他人(对手)的动作视为“刺激”,“刺激”发出后,主人公作出反应,主人公的反应又引发了对手的回应,环环相扣,精彩纷呈。具体我们来看《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的例子: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在这段场景展示中,“老虎扑来”是一个刺激,这个刺激引发了“武松闪到老虎背后”的后续反应。武松躲到老虎背后,刺激了“老虎掀起腰胯”的动作。这个动作引发了“武松再一躲”的反应。武松两次躲开,激怒了老虎,让老虎大吼一声震山冈。然后老虎咆哮着“尾巴一剪”,武松的反应是又躲。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个动作,引发了武松三次躲闪的反应。之后武松由被动转为主动,一劈棒子,没打中,老虎受到惊吓咆哮着扑来。武松第四次躲开。武松见老虎贴近,抓住时机,揪住头就打。整个场景节奏鲜明,一连串动词连缀起刺激和相应的反应,富有张力。仿照这样的模式,我们可以试着写一写足球比赛、闹市里的争吵等复杂场景。在写作时,注意动作是谁发出的,尽量写得流畅,又能环环相扣。
创意写作练习
试着从迪士尼动画电影,或者好莱坞探险片、科幻片里选取节奏明快的动态场景,例如追逐戏、战斗戏、拯救戏等,对其情节进行复述,训练自己的动作思维,搭建属于你的文字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