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宣译员的素养
2021-08-23白兰刘云红
白兰 刘云红
摘要:外宣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外宣译员具有较高的素养,从而保证外宣译文的质量,使其发挥向世界介绍和展现中国的作用。
关键词:外宣翻译;译员;素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6-0023-03
0引言
当下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外宣传,以此来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促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地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在世界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在世界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企图损毁中国爱好和平的形象,阻碍中国的发展和伟大复兴。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西方的政客却一如既往地歪曲事实,抹黑中国,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国民众在西方政客与媒体的煽动下产生了反华情绪。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尤为重要,这为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向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外宣译员在外宣翻译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决定着外宣译文的好坏,影响着对外宣传的方方面面。
1外宣译员的素养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和中国人民,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让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由此可见外宣翻译的重要性,而外宣译员是外宣翻译的重中之重,落笔的一言一句都关乎中国的形象,关乎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发展。外宣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外宣译员需具备较高的素养。
1.1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度
对外宣传工作担负着向世界介绍我国的国情、政策、方针、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外宣翻译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对译员政治方面的修养要求很高。译员需紧跟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步伐,熟知我国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政治立场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当涉及领土主权、重大国家利益等问题时,外宣译者需要头脑清醒,态度严肃,永葆政治上的正确性[1]。对有政治含义和影响的词句,尤其要字斟句酌,多从政治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并掌握好分寸[2]。
例如,一些西方国家企图阻碍中国的发展,在世界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形象,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流与交往。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论题。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和平崛起”这一概念的提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发展的道路,有力地回击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和平崛起”的英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Chinas peaceful rise”,另外一个是“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相比第一个译法,笔者认为“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更适合作外宣翻译的译文。“rise”总给人一种“起来后要干些什么”的感觉,容易给外国受众一种危机感和压迫感,但“development”就不会给外国受众一种受威胁的感觉,恰恰相反,这种译法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强调中國还是发展中国家,不会对任何国家造成威胁。可见一字之差,所产生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再如,关于本属中国领土但外国却自宣拥有主权的地名翻译,一定要采用我国的翻译标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翻译是“the Diaoyu Islands”, 把“黄岩岛”译为“the Huangyan Island”,将“南沙群岛”译为“the Nansha Islands”,中国不用外电的译法而用自己的译法,说明中方对这些地方拥有绝对的主权,并不承认日本、菲律宾、越南等的主权要求。
总之,外宣译文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国际形象,外宣译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
1.2过硬的双语能力
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必须具有扎实的双语功底,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源语信息,并尽可能完整地将源语信息用目的语表达出来。译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双语能力。双语能力不仅指英汉两种语言的运用和转换能力,还指对中外两种文化、习俗、思维习惯等的了解。翻译界对译文的评判标准有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钱钟书的“化境”等,这些标准同样可以用来评判外宣译文的质量,但外宣翻译的特殊性需要译员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3]。好的外宣翻译不是按中文逐字逐句地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要删减,有时要增加背景内容[3]。“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要求译员完全理解原文词语的意思,特别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词语,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这是外宣翻译的第一步,也是翻译活动的基础。“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和“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要求译员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外国受众所熟悉的词语和句式传达原文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解释或增加背景内容,使译文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和欣赏习惯。有时“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和“贴近国外受众”会出现矛盾,译员需根据翻译目的和得失进行协调。例如,旅游景点的汉语介绍词中经常会出现形容词、副词堆叠、大量运用排比句的现象,这种遣词造句的手法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也符合中国受众的思维习惯,如果译文照搬汉语的句法句式,就不符合英语受众的思维习惯,因为英语句式与汉语句式相比,更注重句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句子相对紧凑、简洁,很少出现词语、句式堆叠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译员需抓住原文的主要内容,用符合英语受众接受习惯的句式传递原文信息,这样既保证原文主要信息的传达,又能使译文得到英语受众的接受和喜欢,从而达到宣传旅游景点的目的。做到这点实属不易,需要译员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功底以及高超的双语转换能力,这里的“高超”不仅指译者能准确、恰当地选择目的语词语和句式来表达原文信息,还指译员能根据英语遣词造句的习惯和英语受众的思维喜好来准确判断哪些内容需删减,哪些内容需解释的能力。
例如: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6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山青水绿、万象生辉,东西两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Longmen Grottoes is located 6 kilometers south of Luoyang City, along the banks of the Yi River. Surrounded by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green hills and a clean river, a lot of caves and niches are located on both cliffs, just like a honeycomb.
这是洛阳市著名旅游景点龙门石窟的景点介绍词,可以看出原文中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四字词语:“山青水绿”“万象生辉”“星罗棋布”“密如蜂房”。但译者并没有全部照搬翻译,而是将“万象生辉”和“星罗棋布”略掉,这样处理并没有影响原文信息的传达,因为译文中“Surrounded by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green hills and a clean river, a lot of caves and niches are located on both cliffs”完全可以表达出“万象生辉”“星罗棋布”的意境。这样的删减反而使譯文显得格外的简洁和清楚,符合英语受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1.3一定的百科知识
具有一定的百科知识是对包括外宣译员在内的所有翻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有人会说这个要求有些苛刻,很少有人能做到,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可以随时查找信息,用不着这么高标准地要求译者,只要懂外语,手头有字典和互联网,就能做翻译工作。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才会导致现在的翻译市场鱼龙混杂,致使译文质量良莠不齐。笔者认为,懂外语不等于精通外语,只懂而不精,是做不好翻译的,“精”不仅指精通一门外语,还指对对象国风俗和文化的了解和积累,光靠字典和上网就想做好翻译简直是天方夜谭。外宣翻译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发展,外宣译员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尽量使自己变为“杂家”,博览群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是因为,语言只是外壳,里面无所不包,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可能成为交流的内容。这是由外宣翻译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外宣译稿常常会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举凡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无所不包。如果译者没有较广泛的知识,英译时就会很吃力,译文的质量也就会受影响[1]。成为“杂家”只是理想目标,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外宣译员无法做到事事都懂,但却是外宣译员努力的方向,平时要善于学习,增加自己的百科知识,因为在翻译工作中,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译员知识面的宽窄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杂家”和“专家”这两个名词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在“杂家”的基础上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某一领域的“专家”其实就是这个领域的“杂家”。外宣译员应向着成为“杂家”和“专家”的目标努力。
1.4基于隐喻思维的认知能力
谭业升提出并阐述了双语隐喻表征系统,认为外宣译员对于根植于涉身体验的两种语言文化,在认知上存在异同,以此为基础阐释了外宣译员在创造性翻译中所具有的认知限定以及自由空间[4]。对于汉语来讲,其隐喻表达有着非常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根据谭业升提出的双语隐喻表征系统来看,可以将认知层面规划为文化互通隐喻与文化特色隐喻。外宣翻译要求译员在对文化特色隐喻进行翻译时,需要对原来的隐喻表达方式进行突破,并以国外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形式为基准,创造性地将汉语中所隐喻的文化特色精准地表达出来。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外宣译员拥有基于隐喻思维的认知能力并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因为正确、恰当的翻译策略,不仅能够让汉语文化中的特色隐喻朝着文化互通隐喻方向转换,而且还能够将话语信息进行精准表达,这样的方式才能将汉语所隐喻的文化意象充分保留下来。
1.5严谨的工作态度
外宣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员需秉着严肃认真、谦虚谨慎的态度来进行外宣翻译工作,因为一时疏忽或一字之差就会造成误译或错译,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交流。在遇到捉摸不透、拿不准的词语时,要勤于思考、广泛查阅,找到正确的目的语表达方式。在肯定源语信息在目的语有相应的规范表达时,应用目的语的规范表达,使译文准确、地道。尤其是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有些公示语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规范表达,译员需具有语言敏感性,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和积累,不能自已认为正确地随意翻译或创译。好多外宣翻译中的错误都是由于译员专业素养不合格和松散、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造成的。例如:“爱护文物,人人有责”译成“Its duty of us that obligation the cultural relic.”;“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在一米线以外等候”译成“Please Wait Outside One Meter Line”;“电瓶车通道”译成“Battery Passageway”;“禁止下河毒鱼钓鱼”译成“Poison Fishing and Fishing Prohibited”。这些译文有词语、语法方面的错误,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甚至还会闹出笑话,造成误解,从而影响我国的对外交往和形象。外宣译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善于钻研和积累,将外宣翻译工作视为神圣的任务和使命,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向世界展示和介绍中国。
2结语
外宣翻译工作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形象和对外交往,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外宣译员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感度、过硬的双语能力、一定的百科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规范我国的外宣翻译市场,制定检验外宣译员资质的考试,为此行业选拔优秀的翻译人才,并制定相关的从业规定,避免鱼龙混杂,以此来提高外宣译文的水平和质量。笔者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国的外宣翻译事业将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高菲.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政治宣传材料英译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7(2):48-51.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9-30.
[4]谭业升.译者的双语隐喻表征与创造性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14,31(4):247-255+286.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