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抗日根据地怎样办基础教育
2021-08-23聂红琴陈洋
聂红琴 陈洋
1938年夏,新四军率部挺进华中,先后开辟了苏南、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皖、皖中、浙东8块根据地,组成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40年以后,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华中的局部执政。教育事业是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是华中敌后抗战的中心。本文拟以苏北抗日根据地为例对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进行比较清晰的勾勒,并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进行简明论述。
一、華中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恢复、巩固和改革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大体经过了恢复、巩固和改革三个阶段。
1.1940年至1942年夏是中小学教育恢复阶段
1938年4月,新四军遵照中央指示精神,开始东进,1940年3月陆续北上,创建根据地。10月黄桥战役后,新四军与南下增援的八路军在盐城白驹镇胜利会师,开辟了华中最大的一块抗日根据地——苏北根据地,包括淮海区和盐阜区。为巩固根据地,组织军民投身抗战,根据地立即着手建立各级政权组织,同时,根据3月和1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出的《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小学教育的指示》精神,一面着手恢复因战争动乱而停办的学校,一面想办法筹建新学校,确保基本覆盖每保每乡,改变沦陷初期教育无人管、学校停办、教师失业、青少年失学的情况。在恢复学校工作取得进展的基础上,两区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行政公署专设文教处(或教育处),县设立教育科,乡保设教育股(或教育委员会),具体职责是:①宣传人民送儿童与青年上学,负责组织与领导市乡小学校。②组织市乡俱乐部,进行有益于人民身体及抗战之娱乐,并宣传抗战时事,提高人民民族自尊心与抗战胜利信心。③开办男女识字班、补习学习与夜校等,开展识字运动,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消灭文盲。④筹办学校,在政府协助下解决经费困难。教育管理的制度化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恢复,1942年,盐阜区小学数量已由行署成立前的200所增至773所,共有学生35265余人,教师128余人。中等教育恢复及创办中学9所,文教处设有编审委员会,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10万余本。教育经费每年280多万元。淮海区也非常重视发展教育,积极恢复中小学校,这一阶段恢复小学100多所、中等学校4所。各个学校都设立了校董会,每校二三十人不等。据《新华日报》报道,到1942年6月,苏北(包括盐阜区和淮海区)已有小学5000余所,私塾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高初中有30余所。[1]
2.1942年秋至1944年春是中小学教育巩固阶段
这一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召开了参议会,颁布了《施政纲领》,提出了对教育文化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着重抓了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学业务的提高,进一步改造私塾和原有学校,继续恢复并兴办了一批中小学。1943年,盐阜区和淮海区都颁布了《小学暂行法》《中学暂行规程》,确立了中小学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规程》对中学的课程设置、考核办法及学习年限、休假、教育及经费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已趋向正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1944年7月止,盐阜区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已有1186所,学生67453人,教师2064人,实行中专教育的学校13所,学生1878人,教师207人,较抗战前增加了一倍多。[2]
3.1944年夏以后是中小学教育改革阶段
抗日根据地从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后,就开始了教育改革。目的要使教育从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中彻底解放出来,从旧的一套制度、课程、办法中彻底解放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发展教育事业。但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连续对华中各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发起反共摩擦,刚刚开始的教育改革被迫停止。1944年夏,华中各根据地在取得反“扫荡”、反摩擦、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后,随着整风运动的结束,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各根据地先后召开由教育行政机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教育会议,认真讨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并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研究贯彻党的教育改革方针及具体措施。淮海区行政公署7月召开全区中等教育会议。7月16日,盐阜区行署也召开文教会议,历时12天。会议确定,盐阜区今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培养为民主政治服务的干部和适合于新民主政治的公民。教育要以培养民族精神、民主思想、集体意识、劳动观念为主,以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在课程上,要适合于学用一致的原则;在学制上,要具有弹性。会议还要求各县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力量试办新学校,以获得经验来推动全面的改革,学校教育得到空前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46年3月,华中抗日根据地有中学77所,班级287个,中学生1.5万多名,教职员2803人;小学8688所,班级1万多个,学生45万多名,教职员1.3万多人。由此可见,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教材和教法
1.中小学使用的教材
华中抗日根据地建立初期,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教材为基础,用增、删、改、剔的办法,对旧教材进行改造,以满足根据地受教育者的需要。增,是增加抗日救国和乡土教材的内容。删,是删去课本中思想性不强的部分。改,是对难懂的词语和习题进行改动。剔,是把旧教材中的反动内容加以剔除。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旧的教材体系,重新编写符合新民主主义教育方向的新教材,便成为根据地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各根据地的党政领导也予以关注,并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1941年起,各根据地先后设立了教材编审机构,制定出编审教材的具体实施方案,统一编写和审定各科教材。华中抗日根据地编印的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各科教材都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战斗性。这在社会科学教材中尤其突出。如语文课本中有介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的内容,有歌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的内容,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内容等。在历史、地理甚至算术练习题中,也贯穿着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教科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第二,各科教材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各年级语文教材介绍了许多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如书信、墙报、挑战书、应战书、发票、通知、收据的写作方法。数学教材上有大量实际生活中用到的计算内容。这些知识,学会就可以拿到实际中去应用,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第三,各科教材内容生动形象,文字简明扼要,注重通俗性。许多教材大量吸收“三字经”、顺口溜、歇后语,有的教材还配以木刻图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和学生的欢迎。
2.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地认真贯彻教育为抗战的方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抗战进行灵活教学。
一是普遍采取教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教育思想,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在抗日根据地继续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为重要和迫切。因为各抗日根据地都处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在这里既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还要维持当地人民群众和军队官兵的生活。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生产常识的课,如选种、浸种、耕作方法,防病虫害,以及纺棉纱、搓棉纱、写收条、记账等等。学校还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农上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注意与生产劳动相适应,随农时闲忙采用全日制、半日制、早午制办法,还以班级教学、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以便让学生既能学习又能参加生产劳动。当时《盐阜报》报道,淮安县马逻小学校长沈顾宣针对农忙假中学生不到校读书的情况,创造了“农忙假教学法”。他根据学生在家劳动的种类,将其分成“看门”“拣豆”“放猪”“割豆”等小组,每天利用各组学生的劳动空闲时间分头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二是实行教武结合的教学方法。战争中需要教育,也能进行教育。1942—1943年两年内,在日伪军频繁“扫荡”“清乡”的环境下,华中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心区、游击区、敌占区的不同情况,因时因地采取集中教学、分散教学、跑反教学、隐蔽教学等方式。中心区的学校和学生人数稳步发展。游击区分散教学,敌来则跑,敌去上课,弦歌之声不辍,学校坚持办下来,学生基本没有减少。敌占区的学校隐蔽教学,表面上用敌占区的课本,暗地里教抗日教材,师生还为新四军侦察敌情,提供情报。抗日民主政府的教育行政干部随敌后武工队潜入敌占区,检查办学情况,帮助学校克服困难。这对以后的中小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是采取教宣结合的方法。在农村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中小学校师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41年7月,苏北文协发出《告苏北教育界人士书》,要求教师利用暑假,在家乡办识字班、民众学校、大众俱乐部,进行有益的娱乐生活,唱歌曲小调,演戏,帮助农民自卫队和农、工、青、妇、学救会进行文化教育工作。在为推进社会教育而制定的《中小学推行群众教育办法》中规定:中学每校要为农村办理俱乐部1—3所,组织学校剧团1个(以演地方戏为主),常在附近村庄和参加当地各种会议进行文化宣传工作,出版墙报1—3处。小学应协助当地群众办理农村俱乐部,开办读书识字班,出版墙报,组织剧团或秧歌队,配合当地政府、群众团体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宣教文娱工作。[1]各个学校组织剧团或宣传队在苏北非常普遍。他们围绕根据地中心工作进行课外宣传。1943年苏北组织大参军运动,当时海南中学师生剧团到各县区作巡回演出,宣传参军,歌声响彻四面八方,影响极大。1944年2月21日,苏北盐阜行署在给各校长的指示信中专门强调学校教育要“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进行社会活动。例如春季中心工作有参军,学校应有计划地发动师生参加这一活动,除组织宣传队、演讲、演剧、写标语、出墙报外,还要实际动员拥军参军……”
三、华中抗日根据地中小学
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在抗战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农村儿童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保障了农村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中小学生和教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对敌斗争,支援了根据地的生产建设和军事斗争。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以下两点:
1.促进了中共权威被逐渐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在根据地民众中得到逐渐确立的重要法宝,就是赋予自身所有主张和政策的某种正当性,并给自己的行为以合理的解释,获得民众的认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而中小学教育是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的重要传播媒介。其宣传的主要受众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同时小学还与社会的文化活动相联系,与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消灭文盲运动等紧密结合,成为小学所在地的文化活动中心。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小学教育积极宣传本党主张,抗日救亡的道理;大量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面目,反对封建遗毒;引导中小学生及相关民众自觉地同国民党顽固派和封建地主斗争,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民众对共产党的了解和認同,最大化激发民众积极参战的热情。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人民办教育,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2.创造了一支文化大军
各根据地的党委和政府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政策,把团结和争取文化人及广大知识分子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当时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不少教师存在错误思想,例如,有的认为教师是“自由职业者”,无所谓政治立场。在蒋介石统治时代是教书,共产党来了还是教书,甚至到日伪占领地区,也还是一样教书,把教育看成是超政治、超阶级的。也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狭隘的地域观念,不愿意离开自己所熟悉的一块小天地,不愿服从民主政府的调派。在教师中还有相当多的人存在着雇佣观点。各根据地民主政府针对上述错误思想,贯彻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普遍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宣传教育,启发教师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端正教育思想。黄克诚在《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问题》中说,1943年反“扫荡”后,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完全转变。他们已经由雇佣观念转而认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由只知在屋子里教学生,改变为领导学生做各种抗日救国社会活动。总之,根据地的学校不仅是文化教育机构、基地,而且还是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大军,它将文化教育与宣传抗战合为一体。这种教育与文化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关系,犹如丁华在《普及大众教育》一文中所说:“一切文化人、知识分子、教师、学生、各种民众团体以及每一个工作同志都是大众教育的播种人……一切大众的宣传与组织,如歌咏、戏剧、说书、集会、参加群众团体都具有教育作用。”
四、华中抗日根据地
发展教育事业的启示
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1.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重要保证
194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指出:“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是当前深入动员群众参加与坚持抗战,培养革命知识分子与干部的重要环节。各地党的领导机关及其宣传教育部,必须认真地把这一工作当作他们的中心任务之一。”各根据地党委和政府都把办好教育作为日常工作职责的一部分,积极动员和组织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努力克服物质条件差、环境艰苦的困难,因陋就简地办起了一大批中、小学校,保证了广大青少年入学权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华中抗日根据地基本普及教育,做到了村村有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办好教育,依然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思想政治教育是创办教育的灵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944年7月《解放日报》社论《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革问题》提出:“文化教育工作是整个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抗日根据地教育应成为进行抗日战争与民主建设的一个战斗的侧翼。它应该面对大众,深入大众,使大众从愚昧、欺蒙中觉醒过来,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提高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使他们从散漫走向组织,从保守走向斗争,为民族的解放与自身的解放而努力。因此,对现有教育必须从根本的指导思想上加以改革。”盐阜区《小学暂行法》规定:“小学应根据‘抗建需要,遵照抗战建国纲领及新民主主义文教方针,以培养儿童民族意识、民主精神、健康身心及生活必需之基本知能。”《中学暂行规程》规定:中学为培养“抗建”人才及新民主主义下之健全国民之场所,在教育中应启发民族意识,培养民主精神,培植科学智能,养成劳动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陶冶艺术兴趣,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抗战时期的教育指导方针突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教育,反对奴化教育及复古教育;提倡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要求着重培养民主自觉之集体意识;提出教、学、做合一,以求理论与实践一致;主张不论新旧中外,凡有利“抗建”者皆吸收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依然是当前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办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拥有“四个自信”,饱含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去的一代新人。
3.尊师重教是办好教育的重要举措。办好抗日民主教育,教师是关键。根据地党委和政府关心教师的政治生活,让他们参加参议会,提供他们政治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坚定其革命立场;从各方面加以尊重,竭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盐阜联立中学成立时,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三次邀请当地教育界名人江重言出任校长。[3]特别注重改善教师生活待遇。李一氓在淮海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中讲到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小学教师对于发展学校教育及提高教师待遇,都有很多积极提案。但政府根据盐阜、淮北、淮南以及山东各地经验,对于提高待遇,发展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及奖励文化事业,都拟具了具体详细的例则。这些提案,不仅内容比中小学教师所提更为丰富、切实,特别在待遇上,比中小学教师所希望的,还要高得多。盐阜行政公署成立时,刘少奇就要求文教处长白桃(戴伯韬)等人团结地方知识分子,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能够赡养家属。盐阜区教师的待遇比县长还要高。政治上的正确引导和生活上的关怀爱护,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摆脱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影响,积极投身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强国须强教,强教须强师。新时代要建立起完备的教师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教师权益保障体系,为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确立良好环境;加深全社会对教师职业认同度,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皇甫束玉,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228.
[2]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441-442.
[3]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华中抗日根据地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580.
(聂红琴: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陈洋: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