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铸魂育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1-08-23李志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党史

李志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和谋划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上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程”“挖掘资源上好课程思政”,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大思政”格局下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背景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关键工程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所谓“大思政”,我认为其根本还是教师在授业解惑基础上的传道。这个“道”,就是贯穿在学科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行为规范。这是所有课程的育人目标,即为了共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中学课程教育的向心力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因此,我们需要构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应该是全时空的,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无时无处不在;应该是多维度的,既直接又间接,既显性又隐性;应该是长链条的,用培养对象当下的教育联通其过去,特别是奠基其美好的未来;应该是多渠道的,线上与线下,家庭、社会与学校,多种力量协同参与形成育人共同体。总体而言,“大思政”实际上就是突破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育人方式的限制,打造出“时时、处处、人人”的全课程育人场域。

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党史学习教育为例,为了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厚重的教科书,纵向上,我们按学段把党史内容融入到各年级各学科课程中,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以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深度融合、整体发力。横向上,分主体进行系统化、课程化的设计。理论层面,面向教师开设党史专题讲座与理论宣讲课程。实践层面,组织党史宣讲团,开展“党史特展”“我讲微党课”“党建微论坛”等系列活动;通过线上“青年大学习”、学长讲堂、团课、校园广播、升旗仪式、党史知识竞赛等,发挥校园红色阵地作用;此外,将党史学习与美育相融合,开展党史主题画展、党史艺术展演、建党百年师生演唱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师生树立了正确的党史观,以大历史观深刻认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了信仰、信念、信心。

“大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当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在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上是极其重要的“关键多数”,责任重大。因此,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要建立和形成“大思政”格局,切实发挥引路人作用,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广大教师要在积极践行“四有”“六要”“八统一”基础上,做好自身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资源观的建设。

首先是人才观。作为培养人的人,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德是才之帅,要始终牢记“我们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要搞清楚,现在非常明确坚定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总体宏观上的认识,更要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十分清楚,从校园里走出去的学生虽不能都成为“才德全尽的圣人”,至少应该是“德胜才的君子”,绝不能是“才胜德的小人”,甚至“才德兼亡的愚人”。对于中学而言,当我们接触到学生时,他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学校教育,加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这些构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学生文化起点的不同。我们认同教育应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特别是为人的个性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教育在充分满足人个性成长需要的同时,一定要有对人的共性培育,那就是,我们要让他长成中国孩子,怀揣中国心、说中国话、办中国事。他们要爱中国、希望中国好并成为托举中国梦的脊梁。这个共性,在越是追求个性解放,价值观越是多元的今天,我们越不能放松,因为这远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其次是质量观。我们始终坚持生命成长的增量即教育质量的质量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数学校做的是不选择生源的教育。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尊重和接受学生原始生命状态的不同,让每一个生命在原始状态上都有变化、有提升,这是教育人应有的情怀与使命。在广渠门中学,我们追求“是小草就让它绽放绿色去装点大地,是小树让它长得强壮成为栋梁”的变量,坚定每个生命都不同,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光彩的信念并执着实践。在我们的校园里,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尽管他成绩一般,但依然可以成为篮球明星,可以成为乐团首席。学校就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激发他内在的动力,让他因内心的热爱而产生主动成长的内驱力。教育的高质量核心是人的高质量。作为教师,当我们追求生命整体提升,不唯分数时,那么,分数这些附加的变化也会随之而来。

第三是课程观。人格的构建和发展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生命质量的增量的变化,构建一个文化场域十分必要。在这个场域下,要涵养和润泽每一个生命,促进其生存、生长和生命的升华。场域育人,课程是重要载体。它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显性和隐性要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育人课程里,教师本身首先应该是一部好教材,要用自身优质的生命影响人、引领人、塑造人和培养人。教师应有纵向学段衔接的课程意识,设计课程思政内容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小学阶段重在启蒙情感;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以实践课程为主的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则重视常识性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形成政治认同。教师同时还应有横向课程连接的观念,把学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引导学生们讲起来、唱起来、做起来、学起来。切实保证将思政课程上好,把课程思政上活。

第四是资源观。“大思政”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各学科教师都要有意识、设计和行为。要抓住每一个契机,积极主动地开发思政资源,把育人元素挖出来、教出来,使其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这是教师理解、使用教材,以教促德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建立“大思政”资源观——除了课本,将一切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拿来做思政资源。对此,教师应该始终以为学生提供广义的教育资源网为导向,让学生的获得、获知、获益真实发生。教师要充分挖掘智、体、劳、美“四育”中的德育内涵,通过其内在关联的联通形成互促,让“五育”融合真正落地;教师应积极构建线上与线下相融合,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化体系,形成时、空、人、物等多线联通的育人网;教师应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学校各方资源,让各方力量汇聚协同,成为学生生命健康成長、多元个性发展的有力支撑。总之,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材是唯一学习资源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我们的学生要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教材,向万世万物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

“大思政”需要大格局、大智慧、宽视野、深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该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广大教师心向往之的情怀抱负,引领教师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勤奋实践。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党史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党史上的今天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