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呈上,文明回归
2021-08-23李晓露
李晓露
你,是否听到过一种遥远的哭声,声音里面有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流落的悲伤?你可能会问,它是什么?它是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巧思和匠心精神。
当人们站在圆明园海晏堂的废墟上,或许很难想到这里曾是一处华美绝伦的欧式景观。当年,十二尊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在这里依序呈“八”字形排开,每个铜像代表一个时辰,轮流喷出水柱,被称为“水力钟”。它们铸工精细,用材考究,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以水报时”所应用的先进科技原理,至今尚未被完全破译。而兽首上的划痕与破损,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带来的伤痛。
为了保护文物,让文物回家,近代以来,国人付出了无数努力。2019年11月,爱国人士何鸿燊将六千多万港币购得的马首铜像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这件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的消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之后,从拍卖中回流、被华商捐赠、由国外收藏家返还……兽首铜像通过各种渠道返乡。
文物,凝聚人类智慧,维系民族精神,见证了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遏制文物流失、抢救重要国宝便开始被提上日程。从国内艰难寻访、各方出资购入,到国际谈判合作、海外主动归还,不断开阔的文物回归之路证明,一个国家只有开始对文化遗产尊重,才能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对文物,我们呈上的答卷是:让它们回家。
文物如人,有“姓名”,也有祖籍,当它们离开故乡,那些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损失了大半。当经历战火的颐和园宝云阁铜窗终归故里,使这座铜质建筑恢复完整形象;当商代铜器皿方罍器重回湖南省博物馆,器身与器盖合体;当唐代邓峪石塔塔身落地陕西博物馆,甚至有可能重回榆社县原存放地,使塔身实现永久的“金身合璧”……這些久别重逢,激发出巨大能量,既还原了蕴藏于文物中的历史细节,也将人们拉回历史的现场。
文物,代表着千年的文明,记录着国家的兴衰。一档综艺节目曾提出一个主题:美术馆着火,一幅名画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节目中,有人扔出了一个颇为动人的比喻:对世界的认知越高,越能听到遥远的哭声。而让文物回家,正是因为我们听到了“遥远的哭声”。隔洋千万里,我们依旧不知疲倦地接一个又一个文物回家。
就像习总书记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共同富裕,同样,全社会也给中华文明呈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让文物回归,是无数国人心中的理想,当文物回归、当器盖合体,无数人欢呼,无数人感伤。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文物代表着它所属时期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亘古的沧桑,又带着遥远的呼唤,我们呈上时代的答卷,只愿文明回归。
(指导教师:陈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