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质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1-08-23李艳珍
李艳珍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数字化,特征标识化与身份化,品质评价在线化与智能化,以及生产的标准化和区域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现就农产品品质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初步探讨。
一、发展现状
(一)品质数字化表征技术的研发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部分农产品已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品质数字化表征技术研发也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澳大利亚肉类标准(meat standards Australia,MSA)通过20多年的研究,涉及8个国家超过100 000名消费者,700 000个样品、8种烹饪方法,建立了以增加消费者满意度(肉的食用品质)为目的的肉类分级标准,得到了业内、消费者一致认可。在我国,果蔬、大宗粮油、畜产品、水产品、特色农产品等方面也进行特征品质分析和挖掘工作,建立了相关数据库。但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品质评价缺乏对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全面综合评价,以及“时空”品质评价,而且品质评价方法和标准与我国的消费习惯和膳食模式存在一定脱节。
(二)品质特征标识化与身份化的应用
自1996年,欧盟就开始实施原产地保护产品(PDO)、地区名牌保护产品(PGI)和传统特色保护产品(TSG)认证。每年对特色农产品特征指纹进行分析,建立土壤、气候、地理、特征品质等的基础数据库,如法国葡萄酒已经积累了近100年的数据。2008年,我国实施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近年也大力推动农产品的“身份证”管理。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品质评价主要以感官和理化品质评价为主,特色农产品的特色标志物不明确,理化指标阈值缺乏,特征标识化和身份化基础工作非常薄弱。
(三)品质评价监测在线化智能化的开发
发达国家应用光电、光谱等技术在农产品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方面远超于我国。在畜禽行业,澳大利亚 Scott公司、丹麦Frontmatec公司研发的品质评价、智能分级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并建立了无人工厂;在果蔬行业,荷兰Greefa公司研发的分级技术与装备,具有高效、精准、无损、智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对农产品品质的快速检测大多是单机和离线检测,而且检测指标少,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低。但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智能化分级设备,又由于缺乏与我国农产品主要品种匹配的基础数据库和后台支撑模型,难以实现本土化推广应用。
(四)生产标准化和区域化布局的现状
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了大宗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划分与布局。如美国苹果种植以西部华盛顿州、中部密歇根州、东北部纽约州和西海岸加州为主要优势产区,且不同优势产区从种植适宜性、本土鲜食、加工专用及出口贸易等需求布局不同系列品种;加拿大西部以优质硬质红皮春小麦、琥珀硬粒春小麦为主,东部地区为软质红皮冬小麦为主。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也已呈现优势区域划分与布局趋势,地方品种也呈现出一定的品质优势特色。我国大宗农产品虽基本形成区域优势产区,但特色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区域化还未形成。
二、趋势与建议
(一)加快提升品質综合评价能力
依据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特点,将对农产品资源开展 “时空”品质评价,既需考虑何时采收、储运过程、保鲜长短等“时间”品质的评价,又要考虑品种、产地、部位等“空间”品质评价;同时要加快提升对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安全品质的“四维”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能力。
(二)不断拓展应用技术发展战略
今后,我国应利用各种光谱、质谱、组学等技术围绕质量、营养、安全等品质进行全面分析,筛选特色农产品的特征指纹,建立数据库对其产品进行身份认证。由此,农产品品质特征标识化和身份化将可实现农产品品牌战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趋向评价在线化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消费的改进升级,农产品品质评价与分级在线化和智能化需求日益突出。品质评价技术将进入工业阶段,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并基于智能传感、物联网等技术,布局研发智能化分级技术与装备。
(四)形成生产标准化和区域化新布局
在“时空”品质评价现有基础上,我国要逐步形成不同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与标准化生产,要形成一批特色化优质品牌农产品。以特色化塑造农产品品牌的独特性,以标准化和区域化确保品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战略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