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形式的创意设计

2021-08-23朱丽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7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学习活动创意设计

朱丽萍

[摘 要]语文学习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学生带来历练能力的机会。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全面对接学生的学习需求,整合活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是学习主体,自然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应围绕学生展开活动设计,使学习活动更高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活动;创意设计;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編号] 1007-9068(2021)19-0022-0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历练的机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学优化,赢得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对互动性、趣味性、开放性学习活动有特殊的参与热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设计,整合活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

一、整合活动资源,创设适宜学习情境

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广泛搜集活动资源,以便做出最为合理的设计,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以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活动资源有不同的类别。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性筛选,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借鉴常规设计

课堂活动要体现学科属性。在学习活动预设时,教师要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对学习活动资源展开整合,以提升教学的适配性,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重要选择。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有筛选意识,根据以往常规设计进行必要的遴选,以提升设计的针对性。角色诵读、课堂演绎、话题讨论、课堂辩论、读写结合、主题发言、即兴作文、游戏竞赛等,都属于语文学科活动范畴。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观察进行朗读。学生对小蝌蚪比较感兴趣,朗读情感也比较丰富。于是,教师从语气、语调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传授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逐渐进入文本中。为调动学生朗读情感,教师推出比赛活动:“请大家自愿报名参加班级朗读比赛活动。我们要现场进行赋分评价,排出比赛名次,看谁能够获得朗读冠军。”任务下达后,学生都能投到朗读训练中,探索朗读的方法。教师深入课堂中,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观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比赛正式开始,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学生进入比赛状态,教师在评价中进行总结,确保朗读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运用朗读比赛展开教学调度,这是最为常见的常规性设计。

(二)搜集活动信息

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时,需要广泛搜集活动信息,以提升活动设计的针对性。首先,搜集语文学科活动的最新信息,并进行整合,及时推出最新活动内容,让学生顺利进入训练环节,形成有效的训练。其次,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如果教师能够推出多个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教学适配性会大大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也会有所增强。最后,要对信息进行技术处理,改进活动程序,优化活动组织形式,以达成活动的目标。

学习活动是否有吸引力,关键要看活动的形式是否有创意。因此,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活动进行实践探索,以提升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识字环节推出歌谣,要求学生在朗读歌谣中完成识字任务。学生对歌谣比较敏感,识字学习顺利展开。教师出示歌谣:“有女就是娃,有水就是沆,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为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创编识字歌谣,参与班级展示活动。低段学生年龄较小,虽然不能创编出很好的歌谣,但在活动中能锻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科活动形式众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创新活动形式设计,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在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以对接文本内涵、学生思维,以提升活动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认知。

(一)对接文本内涵

创新活动形式设计,教师要有对接意识,深潜教材文本,展开深度的阅读和探究。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有高度的切合性。因此,教师深入文本进行对接研究,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学习活动不能脱离文本内容而独立存在。只有展开多重对接,才能形成教学合力,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教材文本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深度解析教学内容,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也可以同桌合作演绎这个故事。学生开始思考和选择,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阶段。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确保学习的活动顺利展开。在复述故事时,学生大多是概述,不能讲清细节。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提醒学生,使学生的复述具体形象一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跟进指导,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指导,学习活动进入高潮。学生对学习活动比较期待,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设计,形成教学启动点。复述故事、演绎故事,这是最为常见的学习活动形式。教师集中推出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对接学生思维

学生对学科活动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因此,教师要有学情意识,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具体活动,这样才能创设最适合的学习情境,提升学习活动的效度。在活动设置时,教师要注意对接学生的学习思维,考虑活动展开的客观条件。特别是低学段学生,对演绎性、游戏性、竞赛性活动有特殊的敏感。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维对接,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更加有效。

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教师通过网络找到动画片《坐井观天》,并进行播放,让学生认真观看。低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动画片很感兴趣。在动画播放后,课堂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学生逐渐理顺了故事的情节。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求学生在观看完动画之后,同桌两个人演绎这个故事,自行设计台词和动作。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紧张地进行排练。课堂演绎属于表演范畴,需要学生形象思维的参与。学生很欢迎这样的学习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在学生演绎时,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学生能够登场演绎,就值得肯定和表扬,这是战胜自我的表现。

三、征询活动意见,拓展学科训练域度

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设计时,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或者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使活动更有针对性。

(一)线上征询意见

语文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时,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一是针对教学内容展开搜集,对活动形式进行选择;二是引导学生展开信息搜集,征询更多适合活动方案的设计意见;三是扩大征询意见范围,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活动设计提供更多选项;四是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求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教师通过网络,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希望获得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案。经过交流,教师在众多推介中选择了哑剧表演这一形式。为让更多學生都能够获得体验的机会,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演绎这个故事——一个人负责朗读课文,其他人则进行哑剧表演,对故事进行展示。这些表演成为课堂的亮点。在朗读中,学生的目光都会聚焦在表演上。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借鉴他人的做法,推出了“表演+朗读”的形式,这给学生的感官带来多种冲击。学习活动形式的创新,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切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活动。

(二)线下征询意见

利用网络搜集活动信息只是一种选项,线下征询活动也是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深入学生展开学情调查,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参与课题研究,与其他教师进行专业研究,同样有收获。课内课外的广泛对接,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推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历练的机会。亲子阅读、延伸阅读、课本剧创编、读写训练等活动,需要有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有融合意识,以推动学科活动的顺利展开。

学习活动有不同的展开方式,教师要做好筛选和优化处理,切准学生的关切点。如,在教学《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时,教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推出课外阅读材料的搜集活动:“借助课外多种信息渠道,搜集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传说等内容;同时,展开针对性阅读,将这些内容写在读书笔记上,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有很多传说。学生深入生活之中展开调查,能够收集到很多信息。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中,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的学生讲述大禹采用疏导的方式进行治水;有的学生讲述神话故事版,特别说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小组成员积极展开评价,课堂学习进入佳境。教师要求学生展开生活调查,以故事形式进行展示,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总之,学习活动启动后,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形式进行优化,根据活动进程做出必要的调整,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课堂活动是学生学习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活动形式进行改造和优化处理,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活动环节,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慧君.精彩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20(14).

[2] 李晶.论小学语文主题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J].亚太教育,2019(12).

[3] 朱冠军.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39).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学习活动创意设计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广东省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