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云岭抒情》
2021-08-2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常常以诗词或咏怀言志,或回眸忆旧,留下许多经典著作。这些作品是我们感悟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汲取精神养分的热血壮歌,值得品读和深思。
云岭抒情
云中美人雾里山,
立马悬崖君试看。
千里江淮任驰骋,
飞渡大江换人间。
叶挺将军的这首颇见军人阳刚大美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云岭抒情》,创作于新四军军部驻云岭期间,如今陈列于庐江东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里。
绵延的云岭山位于泾县、青阳、南陵三县的交界处,与黄山、九华山相接,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山问苍松翠竹掩映,所以叶挺在诗中称其为“雾里山”。环绕云岭的叶子河潺潺不绝,由东向西注入青弋江,在芜湖注入长江。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泾县云岭,军部各机关分驻在云岭东西约15公里的13个自然村里。参谋处和秘书处驻地罗里村有两幢明清建筑风格的地主庄园,一幢叫种墨园,一幢叫大夫第,叶挺军长就在种墨园的两问厢房办公居住。与种墨园仅一晒场之隔的大夫第,是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办公居住地。
当时的云岭,东、南、西三面均驻有国民党军队,北有日军、偽和军长江天险。新四军选择云岭作为军部驻地,固然有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关系较好,云岭接近前线,位置适中,便于军部与深入江南和皖中敌后抗战的新四军各部联系,以及云岭周围多山,日军不易侵入,有利于新四军指挥机关活动、干部的整训等诸多优点,但也有相当不利的一面:一是一旦国共关系恶化,新四军军部便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之中,回旋余地较小。二是日军飞机常到这里轰炸。三是地理环境有局限性。
1939年2月23日至3月15日,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到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经过调查研究,经多次与新四军领导同志交换意见,共同商讨,并征得叶挺、项英的同意,把新四军的发展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向北发展”指的是多抽部队过江,加强江北领导,把江北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据地。次年1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新四军发展方针的指示》将这一方针概括为:“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这个方针为新四军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上述方针,经中共中央同意,5月5日,由叶挺主持,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安徽省庐江县东汤池成立,张云逸兼任指挥。指挥部成立后,立即整编部队,共编成9000余人。各部队一面开展游击战,打击敌人;一面协助地方党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根据地,江淮地区抗战局面为之一新。至1940年2月,新四军江北部队迅速发展壮大,仅主力部队就发展到1.5万多人,并取得了反“扫荡”、反“摩擦”的一系列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