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候不对,海鲜变“毒物”

2021-08-23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渔业局鲳鱼贝类

为何它们会突然变成“毒物”

河北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前段时间发布预警通告称,根据检测结果,海虹(又称青口贝)体内所含毒素超标。福建省泉州市海洋和渔业局也提醒,时下是织纹螺(俗称麦螺)毒性最强的时候。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虹和织纹螺为什么突然变成了“毒物”?相关部门的通告中提到,海虹的主要食物是藻类,如果藻类由于赤潮等原因产生了毒素,海虹等贝类就可能通过滤食过程将毒素摄入体内。不同藻类产生的贝类毒素有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中毒之后,轻者会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一般到了6月份,海虹体内的毒素含量才会降到限量值以下。据报道,部分织纹螺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而每年4月到9月则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

中老年人如何吃海鲜

除了上述两种“高危海鲜”,中老年人吃海鲜还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海鲜尽量不要生吃。海鲜中可能携带致病菌、寄生虫。以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为例,它耐热性较强,生吃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平时最好别吃醉虾、醉蟹等。

其次,老人一周吃一次深海鱼是有好处的,但应首选食草的海鱼。常见的黄花鱼、秋刀鱼、带鱼、鲅鱼、鲷鱼等都是食草海鱼。此外,建议中老年人少吃帝王蟹等大型食肉性海鲜,且尽量不要吃鱼头、虾头等。

根据季节吃海鲜

一般而言,春夏之交是吃鲳鱼的最佳时候。用鲳鱼做粥可益胃健脾。具体做法:把鲳鱼放入砂锅煮熟,捞出后去骨切碎,再与粳米、葱、盐等同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每年七八月份,鮑鱼肉足肥美。将鲍鱼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鸡汤和清水煮沸,再放入葱、姜、料酒、笋片,文火炖至烂熟,最后加一点盐食用,可健脾养胃。

每年九十月份,对虾的口感最好。白灼对虾最为简单:先把虾洗净,锅中水开后将虾倒入,加点料酒煮一会儿即可。

从冬至到次年清明,是吃牡蛎的最好时节。将牡蛎煮成泡饭食用,能缓解体虚不适。具体做法:将麦冬20克、海带半条,水煎后取汤汁。加入牡蛎肉200克煮沸后,放入适量米饭拌匀,煮成泡饭。用香油、食盐、香菇、芹菜、香葱调味食用,可滋补身体。

食用海鲜有套安全指南

现在生活好了,海鲜早已走入寻常人家。但是,不管是贝类还是其他海鲜,从加工到烹调,做好以下几件事才能安全放心地食用。

处理时戴上手套。处理海鲜食品时,尽量戴上手套,避免感染。

彻底熟透后再吃。蒸虾、蟹、贝类时需加热至100℃,持续30分钟。

内脏部分不要吃。海鲜中的毒素大部分聚集在内脏部位,最好不要食用。

食用海鲜要限量。海鲜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不宜大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吃鱼、虾类食物50~100克(不超过2两)即可。

不宜与水果、茶同食。海鲜中的高蛋白会与水果、茶中的鞣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建议最好在吃完海鲜1小时后,再吃水果或喝茶。

摘编自《武汉晚报》《中国消费者报》

猜你喜欢

渔业局鲳鱼贝类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低碳效应评价
QuEChERS-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贝类中6种亲脂性贝类毒素
4个月整体规格超8两/尾!“鱼瘟”影响下,这一金鲳鱼养殖户为何能逆袭?
比窦娥还冤的鲳鱼
深圳农林渔业局原局长被开除党籍
贝类水产品中汞的形态分析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成员名单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
鲳鱼不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