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注射氯丙嗪致低血压休克1例
2021-08-23刘煜湘
刘煜湘
【中图分类号】R5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419-0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80 岁,农民,因“气急伴咳嗽3天”入院。既往有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冠心病病史;平素服用美托洛尔47.5mg、螺内酯20mg、呋塞米20mg、华法林2.25mg治疗,平素血压波动在110mmHg左右。住院期间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甲氧氯普胺针肌注不能缓解,遂请针灸科会诊。针灸科辩证后予足三里穴位肌注氯丙嗪25mg治疗。用药前患者临床症状已明显好转,偶有咳嗽,无胸闷心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等情况。用药前查体:脉搏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54mmHg,体温37.0℃;神清,精神可,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4.56×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 62.5%,红细胞计数 3.59×1012/L,血红蛋白 127g/L,血小板计数 109×109/L,超敏CRP 6.58mg/L。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范围。心肌酶谱:TnT 0.004μg/L。凝血功能:INR 2.22,PT 24.8秒,D二聚体0.39。胸部CT:右肺中、下叶钙化灶,左肺下叶纤维灶,纵隔及右侧肺门淋巴结钙化,双侧胸膜病变。心电图:窦性心律。心脏超声:左心增大、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退变伴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双下肢深静脉超声:血流通畅。氯丙嗪穴位注射后患者当时无异常不适主诉,回病房后约2h左右,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滑落在地,倒地时意识清醒,对人有反应,睁眼不能,见全身紫绀,测血压73/41mmHg,心率50次/分,律齐,立即予吸氧,开通静脉通路,多巴胺3u/min/kg微泵维持升血压,紫绀逐渐消褪,肢体无力逐渐好转,用药10min后患者收缩压升至90mmHg,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余生命体征均平稳。当时复查血气分析:乳酸1.7mmol/L,余指标均正常范围。急诊生化+心肌酶:尿素氮9.46mmol/L,肌酐121umol/L,CK-MB 68U/L,TnT 0.005μg/L。凝血功能:INR 2.55,PT 29.3秒,D二聚體0.26。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下肢血管超声、胸部CT等均未见改变。患者多巴胺维持3天后,血压在无血流动力学药物应用的情况下,可达110/50mmHg。
讨论 足三里健脾和中、止呕降逆,是针灸治疗呃逆的常用穴位[1]。而穴位注射历史悠久,早见于60年代就有证据可用来治疗呃逆,且疗效较单纯针刺法早期效果显著[2]。氯丙嗪属吩噻嗪类药物,可阻断中枢边缘系统的多巴胺D2型受体、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及M胆碱能受体、抗组胺等作用[3]。因其镇吐效果好,所以临床上常将其于治疗顽固性呃逆[4][5]。秉承着1+1>2的中西医结合美好向往,多有研究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即足三里穴位注射氯丙嗪来治疗呃逆[6]。但氯丙嗪不良反应较多,常见反应有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等,急性中毒反应有休克、昏迷、心肌损害、心搏骤停[8]。虽然有报告称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概率可高达26.2%[9],但严重低血压反应少见,且多与药物过量有关[10],多发生在15-30min内[11]。暂无相关文献报道其低血压持续时间,仅有报道异丙嗪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时间可维持4-6h,与某些药物有协同作用时达到8-72h[12]。该患者症状发作为穴位注射后2h左右,低血压持续达72h。目前考虑为氯丙嗪药物性低血压导致,但也不能排除穴位因素。曾有人认为针刺足三里可抑制交感系统而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产生降压作用[13]。且国内有多个研究证实其降压的有效性[14]。
中医是中国医疗历史和未来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西医结合依然是中国医疗届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穴位注射治疗仍屡见不鲜,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馆,但报道多是称赞其有效性。其实中西医疗法结合产生的作用,不论是正向的,又或是反向的,都是中西医互相医验证的进展。
参考文献:
[1]臧郁文.穴位注射治疗呃逆[J].山东医刊,1960(12):42.
[2]徐英男,辛丽华.穴位注射治疗呃逆105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3(05):45-46.
[3]马越鸣主编. 药理学[M]. 2013.
[4]蒋雷. 氯丙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中枢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17-119.
[5]鲍鑫. 氯丙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合并中枢性呃逆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104-105.
[6]高志波,梁卫东,郭红军,等. 氯丙嗪足三里封闭治疗中枢疾病伴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4):402-403.
[7]熊方武,余传隆,白秋江,修成娟主编.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化学药卷 上[M]. 2018.
[8]胡绍英. 氯丙嗪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观察和护理[J]. 医学信息,2014(4):232-232.
[9]武旭,王艳娟. 氯丙嗪过量致低血压1例的治疗[J]. 吉林医学信息,1999,016 (2):17-18.
[10]氯丙嗪肌肉注射所致严重低血压反应(附六例报告)[J]. 中华内科杂志,1965,13(7):639.
[11]吴文凤,陈银喜,陈银珍.氯丙嗪、异丙嗪静注致呼吸、心跳停止1例[J]. 海峡药学,1995,7(2):46.
[12]伦新强.156例异丙嗪不良反应分析[J]. 药物警戒,2016,5(9):135-137
[13]冯明磊,王舒.浅谈针灸治疗高血压机理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4,30(07):71-73.
[14]张雪芹,中医与针灸配合治疗轻中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