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23张冬
张冬
摘要:目的 探析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3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均于2019.4.26至2021.6.10以来经该院诊治入院,分组依据为抛硬币法,将32例患者分为早期组(n=16,早期功能锻炼)与结合组(n=16,联合施以每日唤醒),评估其应用效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肌力(MRC)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合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早期组,MRC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干预前组间动脉血气分析异,P>0.05,干预后结合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早期组,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早期组,P<0.05。结论 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肌力状况,提高其肺功能,促进预后,建议采纳。
关键词:重症肺炎;每日唤醒;机械通气;早期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75-01
重症肺炎主要以肺部感染伴肺泡毛细血管受损与肺水肿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衡为特点,并伴有肺内分流、顽固性低氧血症及肺顺应性下降等生理学变化,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肺部炎症的散播、肺部局部炎症程度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等三个因素。临床普通应用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长期使用镇静以确保机械通气的生理稳定与防止发生拔管事件,但长期镇静、卧床会使患者发生肌肉萎缩、全身浮肿、骨骼肌蛋白分解、生理功能减弱及肺不张等现象,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继而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反复出现呼吸衰竭而延长病情恢复时间。部分报道显示[1],对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不仅对骨骼肌蛋白的分解起到改善或抑制效果,降低肌无力发生情况,同时间接使肺功能得到锻炼,使患者成功脱机,促进恢复;而每日唤醒则是每日将全部镇静药物撤离直到患者意识恢复到一定程度。基于此,文章抽取部分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抛硬币法将2019.4.26至2021.6.10以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早期组与结合组,各16例,早期组男女分别为10、6例,最小48岁,最大75岁,均数(62.54±6.36)岁,结合组男女分别为9、7例,最小47岁,最大76岁,均数(62.38±6.39)岁,所有患者临床讯息完整且相比无差异,可对比,P>0.05。
入组标准:①结合组均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诊断标准[2];②患者意识清晰,可展开功能锻炼,年龄超过18周岁;③机械通气维持时间≥72h;④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同意参与。
剔除标准:①运动肢体存在血栓、伤口者;②特殊体位要求、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及肺大皰者;③机械通气时间低于72h便撤机、拔管或不愿治疗、死亡者;④对本研究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者;⑤抗感染效果不佳者。
1.2 方法
早期组: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按照患者病情择取合适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每次锻炼结束后评估效果,并依照评估结果调整锻炼方法。呼吸锻炼:指导患者展开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等,每种方式各锻炼10次;被动肢体锻炼:在床上协助患者展开四肢屈伸运动,按摩其关节与肢体肌肉,包括活动四肢关节、踝关节活动背屈、捏小腿腓肠肌、上肢外展运动,每次20~30min,2次/d;半主动肢体锻炼:随着患者生命指征稳定与肌力恢复指导其平缓坐立于床沿,双脚尽量与床边地面接触,轻扶患者躯体避免摔倒,每次坐立时间<30min;随着患者耐受与肌力时间的加长,指导其平缓坐于床边轮椅上,按照患者恢复时间逐渐加长半主活动时间与频率。
结合组:联合施以每日唤醒,每日上午9点左右作为唤醒节点,停止应用镇痛镇静药物,轻轻将患者唤醒,指导患者做简易的指令动作与回答简易问题。唤醒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征、意识变化与呼吸机参数,避免出现意外事件;针对未见脱机指征或停用镇痛镇静药物后血压、心率、呼吸显著上升且躁动不安患者,则按照原有镇痛镇静药物一半剂量继续镇痛镇静,而后按照患者状况调控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1)在干预前后通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两组病情状况[3],共71分,得分愈高病情愈重;同时通过肌力评定MRC量表(the 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评估两组肌力状况[4],总分为 0~60分,0分为四肢完全瘫痪,60分为肌力正常,得分越低肌力越差。
(2)在干预前后统计两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二氧化碳分压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依照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APACHEⅡ、MRC评分比较
干预前组间APACHEⅡ、MRC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合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早期组,MRC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见表1:
2.2 组间血气分析比较
干预前组间血气分析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合组氧分压、血样饱和度均高于早期组,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早期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肺炎在危急重症较为多见,临床时常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但部分患者会出现“人机不协调”现象,难以彻底适应机械通气,会发生诸多问题,使预后不理想。因此对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预后,促进康复。
文章结果表示:干预前组间APACHEⅡ、MRC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合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早期组,MRC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干预前组间动脉血气分析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合组氧分压、血样饱和度均高于早期组,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早期组,P<0.05。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展开功能锻炼能对肌肉蛋白酶的活性产生抑制效果,进而降低肌肉蛋白的分解,其次能加大肌肉蛋白合成酶的表达,进而加大肌肉蛋白的合成,两种作用协作会使肌肉蛋白的水平上升;此外,早期功能锻炼能减少机体炎性炎症与活性氧自由基的表达,进而避免出现全身炎性反应,防止炎性因子损伤肌肉细胞;且早期功能锻炼能加强肌肉的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避免肌张力下降或肌肉萎缩。而每日唤醒是在患者良好状况下将其唤醒,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在降低镇痛镇静药物应用量的同时可防止由于过度用药而出现的相应并发症。两者联合应用能降低患者制动时间,防止肌肉衰退,提升其肌肉力量与关节灵活度,促进肺功能恢复,继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使患者早日脱机促进预后恢复[5]。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临床病症,防止肌肉萎缩与降低肌力,避免呼吸肌功能降低而延期拔管,提高肺功能,促进预后恢复,有应用推崇价值。
参考文献:
[1]宫婷,费伟,关娟,等.每日镇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7):987-989,992.
[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97-107.
[3] 江方正,杨钰颖,叶向红,等.每日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ICU获得性肌无力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8,32(21):3466-3469.
[4]崔婷婷,丛丽丽.每日唤醒加音乐疗法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J].现代医学,2020,48(2):263-266.
[5]郭昆,张红英,彭四萍.每日唤醒与舒适化镇痛镇静两种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0):9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