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08-23张子琪张立冬王伟尚靖

中国化妆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化妆品发展

张子琪 张立冬 王伟 尚靖

为顺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导向,化妆品作为“大健康”的重要产业应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本研究对化妆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在人才资源、行业发展状况、行业基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论述并且提出建议,并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后,新背景下化妆品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相应需求变化进行分析,以国内高等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并提出我国未来在推进化妆品行业人才建设方向的战略新思路。

目前,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转变,化妆品产业发展迅速,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不容忽视的市场前景。化妆品行业的成熟化,也伴随着对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化妆品行业在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方面与欧美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化妆品行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突显了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因此,为响应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我们针对创新需求度高、科研技术需求迫切的化妆品产业进行分析,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产业人才建设谋策略。

中国化妆品市场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国内化妆品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地域发展看,我国化妆品企业高度集中,主要位于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从行业发展看,国内大部分化妆品企业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中低端市场恶性竞争。并且很多企业只重视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而不重视产品的技术研发创新,着重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大大限制了行业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局限了企业的稳步提升。而国际品牌化妆品公司却非常重视技术的研发创新,并且做到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建立研发中心,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这也是欧美大型化妆品企业能随着市场变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2.化妆品企业专业人才资源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妆品市场不断发展扩大,但国内能培养专业化妆品人才的相关院校只有10 余所,每年培养的化妆品学科方向的學生名额不多,相对于国内3000 余家注册的化妆品产品公司、较多的化妆品原料生产公司及贸易公司,人才资源的差额相对较大。因此,在国内形成了每年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各公司只能选择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这些专业的学生比较缺乏化妆品行业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较漫长的适应期。

3.化妆品行业的基础缺乏

我国化妆品行业起步晚,产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企业科研水平低,产品技术落后,科学配方研制开发仍处于模仿阶段。创新实力弱,研发投入占比小,原料品种少且质量不稳定,这些问题影响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化妆品产业持续领先的背后是化妆品产业的整体创新升级——由传统化学品制造业转变为集前沿研究、先进制造、工业设计和商业运营为一体的高端制造产业链。

4. 化妆品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化妆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化妆品专业人才存在严重短缺。我国化妆品产业涉及的相关学科专业强度薄弱,严重制约化妆品方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调研显示,化妆品产业与化学、新材料、生物工程、皮肤医学等学科结合更加紧密,生产过程结合智能制造,产品设计结合大数据分析,商品性开发需要人文、艺术、营销等综合素质,将更加需要科学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与合作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因此,化妆品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化妆品行业需要聚焦科研、助力创新,将市场需求与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并分析借鉴国内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已有经验,探索新时代化妆品产业未来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代化妆品产业的人才需求

为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提升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我国自2021年1月起,开始实施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代表了化妆品监管迈进了新篇章,为新时代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为了满足化妆品市场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构成的需求,新时代下的化妆品产业发展也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

中国化妆品行业随着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落地和实施,需要对应作出调整与规划。例如,《条例》中第二十二条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在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专门网站公布功效宣称所依据的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产品功效评价资料的摘要,接受社会监督。对此,化妆品行业需要培养具有相关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的产品功效及其宣称的负责人。

化妆品是集文化与实用、概念与功效于一体的多元素产品,同时紧跟市场、潮流的发展,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产品。《条例》第九条也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推进化妆品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在此种情况下,结合中国精神、中国品牌和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化妆品的文化与历史的创新是必要且必须的。因此,培养兼具文化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的化妆品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新时代化妆品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思路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化妆品行业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当今化妆品产业存在的人才资源缺乏、行业发展不平衡、行业基础缺乏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且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后化妆品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相应变化,提出一些建议和新思路。

1.创新化妆品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为行业提供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也为政府部门提供行业高级监管人员。

2.化妆品产业发展与中国特色文化结合,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文化技术创新,推进化妆品品牌建设。

3.产学研应有机结合并打造国内一流的化妆品产业孵化平台,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有力保证。

4.化妆品行业内知名企业的品牌效应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头雁”效应。

5.化妆品产业监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体系建设应借鉴国外模式,打造中国特色的监管和行业发展互促模式。

6.建议高等院校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化妆品相关学科进行战略布局,与优势学科协同发展,并推动团队与平台建设,进行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国内高等院校化妆品行业人才培养策略

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人才的培养和孵化平台,能够为化妆品产业发展培养各类有针对性的适用型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国内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既为化妆品产业发展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也加快高校实验室成果转化,走向市场,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针对化妆品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1. 学科布局优化与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研究

化妆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其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产业相关人才需求持续保持旺盛态势。但我国化妆品研发人才仍相对匮乏,化妆品研发人才培养仍相对滞后。为此,国内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化妆品学科建设工作,开设化妆品相关课程和专业实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妆品研发、制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化妆品企业实践交流、化妆品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机会与平台。加强院系间合作,充分发挥新兴学科“成长性、综合性、创新性”三方面的优势,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具备皮肤生理结构、化妆品安全与皮肤健康、化妆品材料、化妆品组方设计及功效评价、化妆品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化妆品科学与技术高级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已有北京工商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开展化妆品相关学科教育,成立化妆品研究室,并有专业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化妆品课题研究工作。2018 年,中国药科大学还率先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大陆地区)增设工业药学方向化妆品与皮肤健康研究生专业,每年培养专业硕士 15 人,并且配置跨学科导师进行指导,研究领域涉及天然药物、经皮药剂、皮肤药理、美容药学等方向,充分结合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化妆品专业设立全方位的教学课程,为培养适应化妆品产业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学科基础。

2. 多方面合作与发展提升化妆品产业创新能力

为了应对当前国内的皮肤研究平台与化妆品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缺乏针对皮肤健康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支撑,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俨然已被外资品牌抢先一步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我国高等院校需逐渐完善化妆品产业基地平台建设——申请化妆品专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化妆品产业相关重点课题项目;设立“校企联合培养”化妆品相关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开设化妆品相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学生开展化妆品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放性实验以及“互联网 +”等项目;与国内多家化妆品企业建立关系,为开展化妆品产业合作、建立化妆品公共实验平台奠定良好基础,逐渐形成我国化妆品领域高等人才从本科到硕博士研究生的完整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有利于培育出更多化妆品科学与技术高级专业人才。

3. 服务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和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的要求,鼓励利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主体的教育资源优势的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我国高等院校为探索化妆品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化妆品产学研融合发展,定位化妆品前沿及未来发展方向,应从多方面展开化妆品产业人才培养实践。

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整合“政产学研”各方面优势,与医院、化妆品机构、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积极参与药监局相关宣传活动。例如,中国药科大学化妆品与皮肤健康专

业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校内导师由具有产学研背景的应用型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论文审阅等,校外导师由理论基础深、科研经验丰富、行业影响力大的技术专家担任,主要负责研究项目计划、实验指导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除了开设必选化妆品专业课程外,另开设了一系列体现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的选修课程,如中药美容学等;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考核,专业研究生可由导师分配前往合作化妆品产业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实习期间由合作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建立化妆品专业毕业考核评价标准等。

同时,高校为应对新时代行业发展趋势,应积极组织筹办化妆品产业发展前沿论坛,聚合国内外化妆品业内教育、研发、经营管理专家,为探索化妆品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化妆品产学研融合发展,探讨化妆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国际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规律,明确新趋势下专业人才定位,分析国际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方向,搭建了一个实现信息互通、经验共享的平台。

结论

对于中国化妆品发展而言,探索建立以体制机制为依据,聚集政府部门、行业及企业、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多方资源,构建以政策为指导,产业应用和企业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科研机构为协作的多维度、多途径创新模式,对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化妆品专业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中国化妆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国进军化妆品领域,应坚守东方文化底蕴,结合西方生物科技,将中国特别元素融入化妆品行业,致力于打造中国有影响力的化妆品品牌。未来,中国化妆品企业和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扬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指导精神,坚定不移走大健康发展之路,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化妆品产业发展,加大创新科研驱动,不断拓展产业鏈、扩张产品群,持续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化妆品研发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国化妆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探索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化妆品发展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化妆品/留电话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