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同龄人”瞿独伊:与党风雨同舟,命运共进

2021-08-23蒋寻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瞿秋白工作

蒋寻

这枚“七一勋章”,瞿独伊当之无愧。她是革命先烈的后代,1941年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绝不屈服;她是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在开国大典上,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她一生“跟党走,听党的话”,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因为身体原因,她未能出席授勋仪式,女儿李晓云代替她参加了仪式。李晓云气质文雅,为人也像母亲一样谦逊,她说,这份荣誉不仅是授予母亲一个人的,而是授予他们那一代人的,“母亲只是代表他们接受了这份党内最高荣誉”。

父母教会她的是“爱祖国”

1921年11月,瞿独伊出生于上海,彼时,她的名字还是沈晓光。后来,因为她生父沈剑龙不思进取,生活上也不检点,母亲杨之华便将她的名字改为“独伊”,意思是自己只生这么一个女儿,以后决不再要孩子了。几年后,杨之华离婚后又结婚,与瞿秋白结为夫妻。1925年,杨之华将女儿接到上海,将她改名为瞿独伊。

瞿秋白很爱杨之华,也很爱瞿独伊,一直视她为己出。瞿独伊小时候,杨之华工作很忙,所以总是由瞿秋白去幼儿园接瞿独伊。回到家,他又教她读书识字、写写画画。瞿秋白亲切地称呼瞿独伊为“小独伊”,她则总叫他“好爸爸”,而不是简单的一句“爸爸”。多年以后,瞿独伊回忆往事时说:“我从小就没有感到瞿秋白不是自己的亲爸爸,甚至感到他对自己的爱比普通的生父还要入心,还要周到。这是他心灵圣洁的表现,是他高尚人格的表现。”

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这让瞿独伊倍感温馨。而父母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她。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7岁的小独伊也随父母秘密进入会场,为代表做掩护,休会时为代表表演。时至今日,曾到过“六大”驻地的那些同志里,只有她一个人还健在。

1930年,瞿秋白和杨之华奉命回国工作。因为从事的工作太危险,夫妻俩不得已将女儿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虽然如此,他们时时都惦念着她,也时时不忘对她的教育。有一次,瞿秋白给瞿独伊寄去一张印着一个大飞艇的明信片,上面写道:“你长大了,也为祖国造这样的大飞艇。”这是瞿秋白给她上的爱国教育课。多年以后,她还铭记在心,当有人问她“爸爸妈妈教会你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祖国!”

然而,小独伊没有想到,自己的“好爸爸”有一天也会离她而去。1935年秋,她偶然从《共青团真理报》上看到了瞿秋白英勇牺牲的消息,顿时惊呆了,失声痛哭,晕倒在地。

或许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天,瞿秋白在临刑前一个月,于狱中写下遗文《多余的话》。在文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我还留恋什么?这美丽的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

在狱中决定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

当年,瞿秋白是唱着自己翻譯的《国际歌》英勇就义的,从那以后,瞿独伊每次唱起这首歌,都会想起他来。父亲的爱滋养了她,父亲对于信仰的坚定更是鼓舞了她未来的战斗。

1941年,瞿独伊13年旅居异国的生活终于结束了。她随母亲回国,途经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时,被当地军阀盛世才扣押监禁。同时入狱的,还有中国共产党应盛世才之邀从延安派来新疆帮助工作的人员、一些在新疆养病的红军伤残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包括杨之华母女在内,共有150余人。

狱中的斗争形势十分复杂,许多同志都受到了严刑拷打。大部分同志都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有少数经受不住考验而背叛组织的叛徒,出卖了自己的同志。1943年9月27日,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以及林基路等同志惨遭杀害。

杨之华母女先被软禁,后被关押在女监里。关在这里的,大部分是妇女同志,还有20多个孩子,有些孩子就是在牢里出生的。此外,还有一些重病号和残疾军人也关在这里。监狱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环境潮湿不见阳光,他们吃的是掺了沙子的发霉馒头,烂白菜汤里没有一点油水。一些患病的同志本来就十分虚弱,在这样的折磨之下,不幸病故了。

杨之华多次对瞿独伊说:“被捕,在革命是难免的。”她每次被敌人押着去受审讯,都是昂首挺胸地走出牢门,毫无畏惧之色。当敌人扬言要枪毙她,她就告诉他们,从信仰共产主义那天起,就准备掉脑袋,决不改变信仰!

敌人拿杨之华等人没办法,又盯上了年轻的瞿独伊。他们在审讯她时威逼利诱,对她说:“你还年轻,只要答应我们,出狱后,我们会很快给你找一份工作。”瞿独伊不为所动,愤怒地回答:“我决不单独出狱,决不会为你们工作,我们无罪!你们必须把我们全体无罪释放,并把我们送回延安!”

面对这样的“硬骨头”,敌人也无可奈何,在1945年12月25日对母女俩的审讯报告中,他们这样写道:“杜宁(杨之华化名)、杜伊(瞿独伊化名)在苏居住甚久,所受赤色毒害亦深……”

在狱中,母女俩与难友们一起,展开绝食等各种方式的斗争,挫败了敌人的阴谋。1946年,在党的组织营救下,131名共产党员及家属被集体无条件释放。他们历经一个多月长途跋涉,回到了延安。党中央为他们的归来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同年,瞿独伊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

那几年的监狱生活让瞿独伊难以忘怀,她后来回忆说:“在与敌人面对面的斗争中,我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对阶级的爱恨观有了新的认识,出狱后便加入了共产党。”

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新疆的时候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延安入党的时候,直接就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组织免去了她的预备期,因为她在狱中与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已经证明她是一位对党忠诚的同志。

让世界聆听开国大典盛况

1949年10月1日,是瞿独伊永生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作为俄语播音员,瞿独伊在天安门城楼上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了毛主席的讲话。

年轻的瞿独伊从未见过那样热烈的场面,当五星红旗伴着国歌冉冉升起,许多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而她,不仅是这一历史场面的见证者,还能亲自向世界报告新中国的成立,她感到自己很光荣。

1950年3月,瞿独伊和丈夫李何被派到莫斯科去建立新华社记者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建立的第一个驻外分社,瞿独伊和李何则是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

他们的工作开始于赴莫斯科的途中。3月12日,正逢苏联举行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列车上也设了投票箱。他们便在列车上采访旅客,完成了从国外发回的第一篇新闻。

刚到莫斯科时,万事都要从头开始,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分社只有他们两个人,从采访、发稿、打字、抄写、译电,到日常买菜做饭,所有事情都靠他们自己做。有一次,他们去拜访苏联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下了公交车又步行了很久。因为恰好天降大雨,他们到达目的地时,全身都湿透了。苏联新闻司司长因此说,有些事情不必他们亲自过来,写信派人送到收发室即可。当得知他们既没有车子,也没有通讯员时,他不禁哑然失笑。瞿独伊解释说,中国目前要厉行节约,一切力量都要放在建设上。

他们处处为国家着想。在定薪时,李何主动减薪400卢布,瞿独伊更是减薪700卢布,因为她觉得,她的工作能力不如李何,所以减得更多。

夫妻俩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在苏期间发回了很多报道。1950年10月,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盛典,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先后向国内发回10多篇消息和通讯,受到新华社总社的通报表扬。除此以外,瞿独伊还经常给中国访苏代表团担任翻译,甚至周总理访苏、中国驻苏联大使张闻天参加宴会和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也由她来担任翻译。

莫斯科分社在瞿独伊夫妇的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7年,他们奉调回国,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瞿独伊一开始接受组织安排到中国农科院工作,后来又回到新华社,任国际部俄文组编辑、翻译工作,直至1982年离休。回顾她的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付出是最好的注解。

替离去的亲人好好活着

百岁光阴,瞿独伊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内心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瞿独伊是在狱中认识李何的,两个人是共患难的狱友,是并肩作战的同事,也是彼此一生的至爱。李何非常有才,是新华社有名的“笔杆子”,他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甚至在瞿独伊和楊之华看来,他身上还有一点瞿秋白的影子。

瞿独伊与李何结婚后,生活十分幸福,然而1964年,李何因工作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而猝死。半年之后,他们还在读大学的儿子又身患癌症,不幸去世。瞿独伊连续遭受巨大打击,天天以泪洗面,整宿失眠。很久以后,她才算走了出来,“刚开始我也接受不了,后来就努力用工作把生活填满,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慢慢就过来了”。

不过,瞿独伊此后再也没有结婚。就像杨之华至死怀念瞿秋白一样,瞿独伊也一直都怀念着自己的先生李何。

1973年,杨之华在北京不幸离世。这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留给瞿独伊一句话:“独伊,你和女儿一定要跟着党走,跟着党走,听党的话。”

瞿独伊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在父母、丈夫、儿子相继离开自己后,依然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乐观态度、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她觉得自己依然是幸福的,“幸福就是替离去的亲人好好活着”。2021年,作为“党的同龄人”,经历了百年风雨,她终于亲眼见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逝去的亲人虽未能陪伴身边,但这盛世如他们所愿,山河壮美,国泰民安。

猜你喜欢

瞿秋白工作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不工作,爽飞了?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选工作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多余的话》与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