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人才当中学老师应成为佳话
2021-08-23韩浩月
韩浩月
我走上写作道路,与小学、中学遇到的两位语文老师有密切关系。直到现在,他们在我心目中,都是身上发光的人。他们虽然只是普通的语文老师,但依然让我印象深刻,这在于他们身上,有着属于教书先生的风采,让人仰望。
近年来,深圳、廣州等一线城市的中学,吸引了不少哈佛、北大、清华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前来任教,前不久,河北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因为跳槽去广州某中小学教书成为新闻。在我看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是自带风采的人,甚至可以用“风采奕奕”来形容。
这么说是因为,无论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普遍都有着“名师情结”。学校请来名师,教学有底气。家长把学生交给名师,心里更踏实。而学生在名师课堂学习,更容易被激发出一种上进心。
但是对于高学历人才到中学任教,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核心无非两点:要么觉得他们追求高薪不对,要么认为这样属于大材小用。
这一现象,确实值得议一议。首先,高学历人才到大城市当中学老师是供需关系的体现;其次是在薪资鼓励下,大城市教育所产生的虹吸效应还会继续增强;再者,薪资吸引力促使人才的就业观念发生很大改变;最后,高学历人才投奔大城市的中学将会产生鲇鱼效应,会促使整个教育行业发生深度变化。
在“大材小用”方面,其实无需多虑。中学时期,正是一名学子成长的重要阶段,高质量教育人才的出现,会让基础教育这片“土壤”变得更加丰富、营养充足,这些人才的视野、学识、境界,会快速、有效地传达到学生那里——可以这样大胆地推断:有高学历人才作为师资的学校,诞生优秀学子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回看历史,有不少名人也曾在中小学担任过教师。比如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就曾在绍兴府中学堂(今绍兴一中)任教员,讲授博物学、生理学课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从1912年开始担任小学教员,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近十年;季羡林在清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成为一名国文教员……沈从文、汪曾祺、吕思勉、钱穆、朱自清等文学或史学大师都有过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西方的萨特、维特根斯坦、魏尔斯特拉斯、斯宾格勒等哲学家,也都当过中小学老师。
不胜枚举的例子表明,文学大师也好,高学历人才也好,到中小学教书,都不是一件特别令人诧异的事情。
相反,学生以及后世的口口相传,使得这样的事情成为一段佳话。所以,现在不妨也把高学历人才到大城市当中小学老师,当作佳话来看待与传播,不要赋予这件事过多沉重的色彩。
当然,客观存在的较大的城乡教育差异,使得四五线城市乃至城镇乡村,较少有可能吸引到名校毕业生来当老师。但这一现象,老师们并没有多少责任,而应该在制度、待遇、荣誉等多个方面,为高学历人才返乡从事教育,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条件。
文化人都有故乡情结,如果能够在家乡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厚待,相信会有不少对大城市生活“不感冒”的高学历人才会主动选择返回地方,为小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高校毕业生求职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这些年人们常感慨教师岗位吸引不到更多优秀的人才,现在机会来了,期望大城市也好,城镇乡村也好,都能够敞开怀抱,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优秀的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让每一所中小学都能出现更多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