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述评(一)

2021-08-23裴娟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1年8期
关键词:糖画辣条公公

名师简介:裴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真题回放

生活處处有趣味,单是食趣就颇多。请以“食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透视

这是一道充满烟火气息的作文题,因为“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和“食”密切相关。看到作文题的同学们,可以第一时间还原生活情境,去回忆、寻找、感悟和“食”有关的趣味。

作文要写好,审题很重要。静心思之,作文题“食趣”看似简单,却颇具内涵,我们不妨把“食”和“趣”分开来品味一下。

如果将“食”作名词解,那么同学们可写出食材的外形趣、食材的组合趣,甚至是食材生长过程中的自然趣。如将“食”作动词解,那么品尝美食、制作美食过程中的趣事均可成为写作素材,表达生活的情与味。

何为“趣”?有意思、有意味即为“趣”。而和“食”有关的趣味,在一些名家名篇中不乏经典片段,我们就以文学大家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为例。在《端午的鸭蛋》中,蛋黄那“吱”的冒油声真是生动有趣到让人忍不住咽口水,文中描写的儿时挂鸭蛋、挑鸭蛋、用鸭蛋壳装萤火虫的事,哪一件不是趣味十足?当然,同学们在这些“食趣”中,应该也读出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念与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无比珍惜与怀念。在另一篇文章《昆明的雨》中,作者提及“中吃不中看”或“中看不中吃”的昆明菌子,以及在雨中的小酒店,要上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小酌半天写首诗的故事。同学们仔细琢磨,一定能体会作者在写作时自然流露的对昆明的那份情,对生活的那份爱。所以,“食趣”中的“趣”,除了食物本身具备的妙趣,同学们还应在文章中反映相关的情趣、意趣、理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食趣”这一题目,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丰富的意趣情感。正如作文题中所述“生活处处有趣味,单是食趣就颇多”。同学们一定要联系平常生活,打开写作思路,这样才能体会生活的妙趣横生,感悟写作的意趣盎然。

迷津指点

1.精心选材说味道。

我们每天都在和“食”打交道,很多同学都能担起“吃货”的头衔,说起和“美食”的故事来更是头头是道。生活中有关“食”的写作素材数不胜数,同学们只要做个有心人,定能挖掘到丰富的素材,并生发无限的创作灵感。“佳作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取材于校园生活,第二篇文章有关传统美食,第三篇文章来自家庭生活,三件身边小事,皆被小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食趣”。

2.细腻描写显趣味。

细致的描写总能抓住人心。一句言语,一缕香味,一抹颜色,“食”的色香味俱全,全靠细致的描写。修辞自不必说,人物、环境、感官描写齐上。以下三篇佳作中,偷食辣条的刺激,等待糖画的渴望,挑选糖果的纠结等,每一个情节都在小作者生动的描写中趣味十足。

3.深刻立意悟生活。

“千古文章意为先”,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同学们在写作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作文想“说什么”。“食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文章写得有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应通过文章表现生活的意趣和理趣,令人回味深思。比如,写和家人学做一道家常菜,趣中显亲情;写和同学朋友共尝美食,趣中显友情;写自己家乡那道传统美食,趣中显乡情。写流传久远的中华小吃,传统文化必让人骄傲自豪;写儿时喜欢的某味小食,童真童趣也定能感染读者。下面三篇佳作,偷食辣条的趣味尽显同学间纯真的友谊,吃糖画的趣味体现传统技艺的延续,吃糖果的趣味渗出亲情的珍贵,让人感动。

佳作赏析

食  趣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顾宸郗

呀,书包里有包辣条!“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我轻声哼唱道。“这不赚大发了!”我暗自窃喜着。

这包火红的“小妖怪”细细长长,整齐划一,一粒一粒饱满的白芝麻点缀其中,红白相间,甚是诱人。我用手挤了挤袋子,整包辣条发出了“吱吱”的响声,袋中的红油汩汩流淌,向东向西,倏尔消散。鲜辣的香气似已隔袋而出,探入口鼻。

我眨了眨眼睛,咽了咽口水,还是犹豫地将辣条放回书包里。

“呀,想吃独食啊?”身后的小易说道,“来,分一点,分一点嘛!”

在小易的“鼓舞”下,我缓缓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刺啦”,袋子被我撕了开来,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直冲头顶。小易的嘴已经咧到耳朵根。小马不知从哪里突然冒了出来,一脸堆笑。我们三人眼神碰撞,思想统一:立即瓜分,速战速决。

“对嘛,这才够兄弟!一起分着吃才有趣嘛!”话音刚落,还未细细品尝,悲剧就发生了。

“谁在吃辣条?”这声音荡气回肠,响彻教室。辣条的气味迅速而不可遏制地弥散在整个教室内,麻辣辛香,持久浓郁。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嗅觉也是灵敏的,我们三个被抓了个正着。

刚才还明朗的天空好似笼上一层阴霾,明明是温暖的天气,却让人手冷心寒。我一步一步挪向办公室,贴着墙,走得很慢。老师问起时,我手指微微抽动,脑后的汗珠顺着脖颈滑向后背。我用余光扫向小易,他默不作声,心中的纠结与矛盾全然写在紧皱的眉间。唉,没办法……我刚要认错,小马却对着我使了个眼神,虽然戴着口罩,但我仍能感受到他那英雄般的神情。“老师,辣条是我带的,是我让他们吃的……”

我走出办公室,愧疚感袭满全身,不知该怎样表达我的歉意。“喂,下次咱哥几个换个地方吃。”小马乐呵呵的,似乎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勉强挤出笑容,心中荡漾着温暖。

夕阳下,小马、小易和我嬉闹着走出校门,当然,我们仨都明白了自己今天犯下的过错。一包微小的辣条,一次有趣的品尝,一份珍贵的友谊。微风吹过,鲜辣的气味又弥散开来。“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我们轻轻地哼着……

情境式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我”的那份喜悦及快乐也开始感染读者。

把“辣条”比作“小妖怪”,再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夸张而生动地表现出辣条对孩子那不可阻挡的吸引力。

小伙伴之间分食辣条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可惜分食的地点、时机不对,必然招惹麻烦。此处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此处趣味十足,小作者紧紧抓住辣条香味浓郁的特点加以描写,味道久久不能散去,无法掩盖,无计可施。可以想象三个小伙伴心中有多么“绝望”和后悔。

通过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凸显“我”被请到办公室时心中的紧张与忐忑。

一组简单的排比句,道出了偷尝辣条的乐趣,更显现出小伙伴之间纯真的友谊。歌词与开头呼应,这次是“我们”一起哼唱那食趣中美丽的友情。

综合点评

同学间分享食物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小作者就从身边挖掘写作素材,借写在学校里偷食辣条的趣事来展现同学间的情谊。文中的一幕幕情景如在眼前,似在身边。总有同学带零食到学校,总有其他同学发现并“怂恿”着一起分享。不被发现便罢,一旦被发现,常免不了一场教育,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小伙伴们分食的乐趣。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真实又生动地描绘了偷食辣条的前后故事,趣味中透露出同学间的那份友谊,纯真而美好。

食趣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丁思齐

每次去夫子庙,都会在街边看到卖糖画的小车子。众人围观,有看糖画的,有等糖画的。那个小小的角落对我来说充满诱惑,趣味无限。我总会顺势挤到人堆里,因为激动,心怦怦直跳。

付好钱,第一步自然是选。小车上通常有一转盘,转盘周围印有十二生肖的图案。卖糖画的大叔说我转到啥就做啥,他自己头也不抬地忙着画糖画。虽然每次我都在心里想好转到哪一个,但没有一次心想事成。趁大叔不注意,我再转一次,还是不能如愿。耍赖对于孩子来讲,再容易不过了。看清位置,下手一按,稳、准、狠,指针不偏不斜地停在想要的生肖图案上。“哎呀,真幸运,我就要这个了!”我大声喊着,好像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转中了想要的生肖图案。大叔依旧不偏头不抬头,爽快地回应着:“好,好,我马上给你画……”我心里偷笑着也疑惑着:大叔真的不知道我的小伎俩吗?

等糖画的过程是多么快乐啊,真是百看不厌。我就瞅着大叔熟练地舀一勺糖浆,把勺底轻轻贴在画台上,再微微转动手腕,金黄透亮的糖浆就流了下来。一开始并不容易看出他在画什么。但,别急,大叔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图案的雏形很快就显现出来。我经常选猴子,圆脑袋,大眼睛,耳朵朝上,咧着嘴笑,两只手环抱着桃子,细长的尾巴翘在后面。那猴子似乎马上就要啃上桃子一口。雕塑般的我等待着,期盼着,看大叔在糖画上按上竹签,等糖浆变干,再用小铲子将糖画铲起来递给我。我的心又一次怦怦直跳,快乐似乎已传到指尖,接糖画的动作麻利非常。

终于到手了!甜香味直扑过来,幸福感包裹全身。我高举着猴子糖画,对着阳光,那橙红色的糖画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怎么办,舍不得张口咬下去啊!心中挣扎着,犹豫着,最终还是决定先从猴子尾巴开吃。一口咬下,“嘎嘣”一声,硬中带黏,黏中带甜,舌上翻滚,口中嚼碎,一下滑入喉咙。呀,尾巴不见了!哟,耳朵没有了!哈哈哈,这大概就是孙猴子七十二般变化吧!糖猴子就这样一点一点消失,不对,它没消失,因为吃在嘴中,甜进心里。

这样亦糖亦画、可观可食的传统手艺,为我的童年增添了太多的乐趣。现在如果去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街巷,还常能看到糖画的身影,我也总是会停下脚步,转转盘,等糖画,吃糖画。我相信,多年以后,我一定还会吃到这神奇美丽的糖画,那时,定是另一番趣味了。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趣味之事即将发生。

生动的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孩子“耍赖”时的率真可爱,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类似的经历吧。

大叔真的不知道吗?小作者心里的疑问反而让读者体会到卖糖画大叔的善良宽厚。

小作者观察仔细,生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卖糖画大叔的技艺熟练。

小作者对糖画渴望至极,在他的眼里,等待的时间是多么漫长啊。激动与快乐并存,为下文食糖画作铺垫。

回想童年,你有没有哪样东西舍不得吃?小作者非常真实地还原生活,读来自然亲切 。

糖画甜到心里,不仅是糖甜,更表明糖画已成为小作者童年的美好回忆。

小作者没有俗套地呼吁保护传统手艺,但那份坚信多年后仍能吃到糖画的信心足以说明一切。童年吃糖画的乐趣也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综合点评

我国有太多的传统美食,特点鲜明,陪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小作者挑选了熟悉的糖画进行写作,分别从转转盘时的耍赖、等糖画时的期待和吃糖画时的快乐三个方面,条理清晰地呈现出糖画带给他的乐趣。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都是亮点,将孩子的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文末的抒情、议论不落俗套,一方面再次点题,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传统美食手艺传承的信心,立意深刻。

食趣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王绎恒

小时候,我经常到公公婆婆家吃饭,最让我惦记的,不是那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而是饭后那几颗为我带来无限欢乐的小糖果。

每次都期盼著饭后时光。我常常打着饱嗝,去拉开那会唱歌的老冰箱,随着转轴“吱”的一声,冰箱门上那些瓶瓶罐罐就互相碰撞,发出哐里哐当的声响。其中那个鲜黄瓶盖的玻璃瓶就是我的最爱,我的宝藏!因为那透明瓶罐里,装着各种美味的小糖果。我每次都将糖罐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不用打开瓶盖,也能闻到糖果的香甜。一圈、二圈、三圈,瓶盖精准打开,各色各类的糖果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五彩缤纷,赏心悦目。我的眼睛估计已经笑成一条缝了吧,反正身旁的公公婆婆早已笑开了花。

“哗”,我把糖一股脑儿地倒在餐桌上,无趣的餐桌立刻生机勃勃起来。红白相间的椰子糖散发出淡淡的椰香,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散发出水果的甜香,蓝格子的花生糖闻着酥香,雪白的大白兔奶糖奶香四溢……我可怎么办才好!妈妈每次只允许我拿三颗糖。三颗呀!只能精挑细选,不留遗憾。我的眼神和动作总是不能合拍,矛盾纠结,犹豫不决。我太难了!婆婆眨眨眼,公公嘟嘟嘴,不一会儿,我的口袋里准保多出几颗糖来,这怎么能不让我的心里蔓延出欣喜和快乐呢?

吃糖就甭提多开心了。一来,这糖本身甜甜蜜蜜,甚是好吃;二来,这糖是左挑右选出来的,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嘛,一旦不能敞开来吃,吃糖不就变成奢侈的事了?所以,我每次都会轻剥糖纸,放慢速度,把那糖果看得仔细分明。硬、酥、软一眼就能分辨清楚,奶、甜、酸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当糖果在我的味蕾上跳舞时,我是愉悦的,公公婆婆更是满足的。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我因为学业繁忙,去公公婆婆家的次数逐年减少。可我知道那个糖罐从没有空过,它总是装得满满当当,少有空隙,等我回家。前两年婆婆住院,这样选糖、吃糖的日子便戛然而止。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成长中不全是快乐。现在,婆婆已经离我远去,但公公家那个黄盖的玻璃瓶还在,那一瓶糖还在。公公说只要我去,随便我挑。那香甜的糖果啊,饱含着童年的快乐,更饱含着亲情的珍贵。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将糖果纪念珍藏。

开门见山,简洁明了。总领全文,既点出写作对象,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老冰箱发出的声响似乎成了欢乐的前奏。

使用夸张手法表现出自己对糖果的热爱。

“我”快乐,公公婆婆更快乐。这是一条隐含的线索,贯穿全文。

在糖果的点缀下,餐桌也充满生趣,估计只有孩子才会这样想吧。

转折来了。小作者那么喜欢糖果,可是每次只能挑三颗,选糖时要多么纠结和仔细呀。

因为公公婆婆的疼爱,每次都会有意外惊喜,快乐自不用提。此处对公公婆婆的神态描写使用了对称句,生动还原了老人家心疼孙子的有趣表情,颇为真实。

小孩子的心理就是这样有趣,为下文慢吃糖果作铺垫。

再次強调公公婆婆因为我的愉悦而满足,亲情线索更加清晰明朗起来。

糖罐是满的,亲人的爱也是满的,只是小作者长大了,因为学业压力而与公公婆婆逐渐疏远。

这是一份成长中最真实的感悟。

卒章显志,与开头一样简洁明了。至此,童年吃糖的乐趣与亲情的珍贵双线合一,感人至深。

综合点评

吃糖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写作素材,想写精彩不容易,但小作者巧妙地设置了线索,值得仔细品味。写作素材均来源于生活,读者能在质朴的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取糖、挑糖、吃糖的有趣孩童,也能看到一个童年的自己。另一方面,长辈的疼爱总是陪伴着孩子成长,但随着孩子的长大,那份亲情常被迫疏远,再回味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是一篇趣中有爱的文章。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同学们要善于观察,注重积累。

食趣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裴 娟

放学之后,回家之前,绝对是我童年上学时最愉快的时光。

校园门口,梧桐树下,零食摊早已如一幅画定格在我的心里。如果因为刮风下雨,一连几天看不到熟悉的画面,我的心必定会空落落的。

最喜欢一位老奶奶的摊点,自然是因为她的货最齐全。还有,我当时总觉得这位老奶奶有着先知先觉的神力,要不然她怎么能很快就知道哪个小孩子有钱,哪个小孩子没钱?现在想来,老奶奶的精明只是见多了小孩子顾客罢了。有钱的孩子大多声音响亮,目标明确,动作利索,甚至走路都带风。没钱的孩子呢,一般会东看看,西瞅瞅,左挑挑,右拣拣,连问价钱的声音都低三分。问完价格,半天没有回应,因为此时此刻,他们要不在心里盘算着,要不就在口袋里摸索着,琢磨着钱够还是不够。我就常常属于后者,口袋里没有几毛钱,于是,饱饱眼福也觉得是趣事一桩。那些零食,什么时候增新品种啦,什么时候换新包装啦,除了老奶奶,没人比我更清楚。说来好笑,我甚至为自己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还自豪过一小阵子呢。

当然,过嘴瘾显然比过眼瘾更快乐更有趣。

其实,平时也不是买不起,特别是月头,总感觉自己无比富裕。但我更喜欢省吃俭用,积攒到一定数量的“巨款”,放学后请上一两位“死党”共享吃的乐趣。首先,自己可以充当一次“大款”,尽情享受那感激的目光洒满全身,整个人像电视剧的主角一般自带光芒。其次,互换零食,趣味无限,你给我几颗鱼皮花生,我还你几颗“老鼠屎”,慷慨大方,心满意足。在孩子的逻辑里,别人的东西似乎总是更好吃一些。吃什么不重要,和谁吃才是关键。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互通心灵的愉悦,孩子的深厚友谊大多都是在吃的时候奠定下的,相互分享,互相不弃。

我现在严重怀疑,至今未变的圆身材,是否和我那会儿放学后吃零食有直接关系。

春夏秋冬,吃的东西一样也不少。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夏、冬季节。夏天的棒冰雪糕,清凉舒爽;冬天的烘烤山芋,温暖香甜。妈妈说,我总是能精准地计算学校和家的距离,无论吃什么,到家门口总能消灭干净。当然,我那是消灭证据,谁没有一个有秘密的童年呢。有一年春天,我照例没事人一般跨进家门。妈妈紧盯着我,目光犀利如锋刃:“是不是吃桑葚了?”“没,没有……”“爪子、舌头都紫了,还要瞒我!”我低头一看,几个手指可不是又黑又紫的。“爬树即得,免费品尝……”还没等我说完,就听到一堆“爬树危险”“不卫生”之类的话。当时,自然是左耳朵没进,右耳朵不出。在孩子的世界里,吃得开心、吃得有趣是头等大事。要不然鲁迅怎么会说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可惜,我只吃过桑葚,覆盆子始终没有机会品尝。

不得不说,现在孩子放学时吃的东西比我们那时“高大上”多了,但我想,乐趣都是一样的吧。饱口腹之欲,享美好时光。食中有趣,趣中有情,那份欢乐与满足定会烙印在记忆中,伴随一生。

新题练笔

1.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规范。

2.请以“值得珍藏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工整规范。

猜你喜欢

糖画辣条公公
Sugar Painting 糖画
辣条城,我来也!
辣条“国标”将火热出炉
有你相伴(2)
有你相伴(二)
冬公公
远离辣条
八十八岁公公
辣条Boy
太阳公公病了